安理会新制裁伤不了伊朗的筋骨
[9852] (2010-06-10)
联合国安理会美东时间9日上午表决通过了制裁伊朗的第四份决议。与之前的几个制裁决议相比,这份决议对伊朗制裁的力度更大,制裁范围更广。(中新网6月9日电)
这是自2006年以来,伊朗遭受到的第四次制裁。虽说联合国安理会刚通过制裁决议,但早在5月18日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俄罗斯和德国就制裁伊朗问题达成一致,并向安理会全体理事国散发了草案文本,那时起就决定了新制裁定会被通过。这不是一个意外事件,也并不出伊朗所料。近一段时间来,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外交博弈正酣,伊朗也在加紧活动争取让新制裁对其产生的影响降到最小。
伊朗5月17日与土耳其、巴西召开三国联合会议,就核燃料交换问题达成协议。根据三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伊朗同意将其国内生产的1200公斤纯度为3.5%的浓缩铀运往土耳其,用以交换约120公斤纯度为20%的浓缩铀。伊朗的这一举动得到了美国一定程度的肯定。这也为制裁措施的软化发挥了一定效果。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的作用。其实,西方国家历来一个鼻孔喘气,制裁决议能否被通过关键看中国和俄罗斯的态度。熟料,俄罗斯早被美国“拿下”,态度已经软化,很早就表态支持新制裁,这让伊朗很难堪。只有中国硬撑着,帮着伊朗减压,降低新制裁对伊朗的负面影响,制裁决议由50段删到20段,中国的影响功不可没。中国可谓仁至义尽。
美国代表虽然称新决议“措辞强硬”,又是史上最严厉的,可若仔细分析,其作用更多的是表明一种强硬的姿态,并没有伤到伊朗的筋骨。制裁方案主要5条:
一、禁止伊朗进行任何与可运载核武导弹有关的活动,包括接受弹道导弹技术;
二、投资铀矿开采;与外界进行铀浓缩等敏感活动;
三、以及购买坦克、战机、攻击直升机和大口径火炮等重型武器,并会检查可疑船只;
四、将伊斯法罕核中心负责人拉希奇列入制裁名单。制裁一旦生效,拉希奇将无法进入他国,海外资产将遭冻结;
五、名单列出40家伊朗企业和团体,其中15家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有关联,22家涉及从事核或弹道导弹活动,3家与船舶运输业相关。
前两条和没有一样。因为,美国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干的,这次只不过是通过书面形式正式表达出来罢了。伊朗的导弹技术和铀浓缩活动一直是美国等国监控的核心,也是极为敏感的。这样明着写出来,到时实施起来方便一些。
第三条对伊朗是有一定影响的。重型武器不能进口,无疑会削弱伊朗军队的战斗力。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本来就没几个国家向伊朗输出重型武器。西方国家一直提防着伊朗,向伊朗输出武器的大户俄罗斯“反水”了,也没啥指望了。中国向伊朗输出的重型武器以前就不多,对伊朗军队的战斗力也没多少重要影响。不过话说回来,虽然重型武器不能输入伊朗,但是相关技术和图纸输进去应该不是难题吧。
第四条和第五条对伊朗的影响也不太大。前一段时间,伊朗的核物理学家被炸身亡,近日又出现核专家被绑架事件。伊朗的核物理专家成了被袭击的对象,谁还敢往国外跑?再者,美国制裁的那些企业吧本来对外的业务量就不大,影响是有点,但是也没美国声称的那么大。
说到底,新制裁没有触及到伊朗的命门,反而关上了谈判的大门。我们知道,对伊朗来讲,最重要的是石油和天然气。显然,新制裁方案中没有任何针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条款,因而,内贾德也就没什么惧怕的了。相反,新制裁会让伊朗民众倾向于支持内贾德代表的保守派,他们会顺势而起,政治地位会更加巩固。美国等西方国家要想像上次那样趁着选举搞颜色革命,那就难上加难了。
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国为了推进制裁方案的通过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动用了很多外交资源。美国想急切的制裁伊朗,反而显露出奥巴马政府亟需在伊朗核问题上打开局面,给自己的外交加分。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震慑朝鲜,若对伊朗实施制裁取得突破,下一步对朝鲜制裁就大有眉目了。当前,对于“天安舰事件”,朝鲜与韩美处在僵持阶段,对于怎样制裁朝鲜,并没有明确的方案。因此,这次通过对伊朗的制裁方案也是投石问路,顺便也了解了中国的态度,可谓一石多鸟。可见,新制裁方案不会把把伊朗压趴下,但是也不能说这不是美国的一次胜利。
侯金亮
《联合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