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六月,中国各地企业掀起加薪风,无独有偶,省市政府近来也纷纷从七月起上调最低工资。美国《纽约时报》周二刊登文章关注中国最新一轮的加薪潮,并引述分析家指出,中国政府支持劳工价格攀升背后的原因不简单,北京期望劳工阶层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缩小贫富差距,刺激内需,并借此迫使出口型的企业转型为创新及高价值产业。
文章说,加薪潮令在华企业经营成本乃至出口价格上涨,倘若人民币如许多经济学者预计的那样下半年升值的话,全球经济面临通胀压力,从纺织品到计算机、手机产品无一幸免。文章引述瑞士信贷银行经济师陶东指出,相当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通货紧缩的靠山,过去二十年来中国制造业的的低成本,令全球众多企业以低成本及低价格营销,然而此景将不再,「这是一个时代结束的开始」。
文章说,该转变始自本周日。全球最大消费电子产品代工厂商——富士康科技集团6日晚宣布,自今年10月1日起富士上个月,该企业一线员工基本月薪仅1000元。康集团深圳地区各厂区将再度上调标准薪资,经考核合格的员工的标准薪资上调为每月2000元,合约300美元,称此擧旨在提升工人生活水平。上个月,该企业一线员工基本月薪仅1000元。近期,富士康发生多起员工自杀案,引发各界对该企业的劳工待遇强烈抨击。在广州,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工厂上周同意为员工加薪24%之后,结束长达两个星期的罢工,加薪之后月薪(不计加班)约为300美元。
上周四,北京市政府宣布上调该市最低月薪20%达960元(合140美元)。据悉,今年以来,包括广东、山东、吉林、宁夏、湖北及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天津、山西等省市政府,已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今年还有20个省分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文章引述分析家指出,中国政府赞成提高工资,旨在刺激内需、减少贫富差距,并且减少中国经济对低价产品出口的依赖,迫使一些出口为主的企业投资创新或高价值商品。加薪潮反映劳工在中国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加,食品和房屋价格上涨削弱了劳工阶层的购买力,加之中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令薪金面临上调压力。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专家马歇尔.梅雅指出,中国人口变化减少年轻劳工的供应量,亦是近期加薪潮的原因。他认为,人口变化增加中国产品成本,这是中美战略经济谈判所达不到的结果。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转型正在进行。低价值商品有可能转移到中国内陆省份生产,甚至迁往越南和孟加拉,而高端产业在华将依然获利,原因是中国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复杂基础设施和质量管控系统。
密执根大学中国研究主任马瑞指出,「中国不会失去其制造业基地的地位,缘于其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他认为,加薪潮将促使企业转型到高端产品,而这恰恰符合中国政府的抱负—不满足于成为世界工厂,而有志成为高价值、高科技产品制造国。
美国惊呼:中国政府支持劳工加薪潮背后不简单!
所有跟帖:
•
早就该这样做。多少人跳楼换来的。
-airmechanic-
♂
(0 bytes)
()
06/10/2010 postreply
04:40:21
•
加薪有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作用。不能总靠低成本
-zhuanjia-
♂
(20 bytes)
()
06/10/2010 postreply
0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