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日报:美国引擎乏力 中国能否成全球经济靠山?

美国引擎乏力 中国能否成全球经济靠山?


朝鲜日报记者 郑喆焕 (2010.05.22 08:54)

2010年5月,中国站在十字路口。眼下中国经济就像烧开的高压锅。2002年以来每年以10%的速度快速发展留下的后遗症正在显现。加上,地区之间、阶层之间的社会矛盾也在扩散,已达到不能推迟的地步。

问题是中国经济不再只是中国的经济。中国是世界经济失去美国这一引擎后几乎唯一的靠山。人们希望中国日益增长的消费趋势,能填补因全球金融危机消失的的世界经济的需求。然而,如果目前的中国经济有泡沫因素,而且这个泡沫即将破灭,世界经济又会怎么样呢?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一举一动比任何时期更令人关注。本月24日,中美即将举行第二次战略对话。通过这次对话,中美之间围绕汇率的矛盾会得到结论。今年又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结束之年,要推出从明年开始的“十二五”规划的框架。今年中国的举措也许会决定世界经济的走向。

对中国的走向我们既怀有希望又感到惧怕。一些少数悲观论者认为,中国经济已达到泡沫极限,无法挽救。被称为“末日博士”的美国投资咨询师麦嘉华(Marc Faber)警告说:“随着楼市热潮的崩溃,中国经济将在9个月至1年内陷入破灭的境地。”如果他的预测正确,世界经济很难避免陷入双谷衰退的恶梦。也就是说,在短短的4年内,人们将看到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国的过热楼市接连把世界经济推向危机的可怕情景。

但是,中国如果克服泡沫危险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中国的购买力通过人民币升值和工资上调更上一层楼,最终会成为世界经济的救星。如果这样,为满足中国旺盛的需求,美欧、日本的工厂会重新运转,非洲、大洋洲和南美矿场的灯光将彻夜不息。这将意味着全球经济新时代的开启。说不定世界经济会迎接由中国主导的“黄金时代”。

那么,目前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记者见到了两位权威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史蒂芬-罗奇显得相当乐观。他说:“会出现暂时性的资产泡沫现象,但中国政府有充分的能力去应对,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通货膨胀在今后两三年间也不会超过3-3.5%.”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也估计“房价会有所调整,但不会暴迭”。但他认为,中国的退出战略迫在眉睫,其强度可能比预料的更大。他说:“中国政府将在几周内进行人民币升值,而且从年中到年末,会分四次调高利率。”他预测,目前年5.31%的基准利率,到明年将会上升2.5个百分点。

所有跟帖: 

广东工人这几年不便宜了。劳动法一出,民工荒一闹 -powerovergamec- 给 powerovergamec 发送悄悄话 (22 bytes) () 05/23/2010 postreply 01:35:20

世界500强大公司,靠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得到生存和发展 -eurohead- 给 eurohea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3/2010 postreply 00:36: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