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媒体的监督,写在王家岭煤矿事故中第114名幸存矿工升井的时候

首先感谢工作在救援一线的人们,是他们用八天八夜的不懈努力托起了生命的奇迹和尊严。同时也祝愿仍在等待救援的矿工平安。

瓦斯突出,透水,矿难,带血的GDP...这样的字眼在所有的媒体中屡见不鲜。因为这样的事故多发,山西成为媒体讨论的焦点。另一个令人瞩目的是,山西的省长在2005-2008年间换了4任,其中在短短400天内的连续更换了3位,这都与矿难有关。中央对山西省的如此的动作,也显示了解决官煤利益纠葛的决心。

尝试各种方案后,发现以罚为主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最终都不凑效,在腐败的裹尸布掩盖下的逐利冲动已经丧失了对农民工生命的起码尊重。改革的最终方案选择了--国进民退!毫无意外,这将招致民营资本激烈的反对。同样毫无意外,矿难还是发生了,这次在王家岭--国有煤矿。从目前媒体的报道看,肯定还是责任事故。

但是,这一次我们还是看到了不一样的地方。这次的救援应该说是科学有效的,从现场的抢险的组织、全国各地的设备和人员的调配,医疗资源的调动和组织都看到了一个大协作的有效形成。但这种协作的运作方式靠的是组织手段,从上至国家主席总理的批示,到山西的封疆大吏,国家安监局的官员的亲临指挥,下至地方的官吏具体实施。这本是中国共产党的强项,也是有效的手段。但我想要问的是,这里面是对权利敬畏的因素多?还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身职责的认识的因素多?如果是后者,我想这样的事故肯定就能避免了。

以前我们经常能听到瞒报这个词,瞒报无非是为了逃脱制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瞒报的好处之一,就是不会引起上面的注意,这个上面指的是中央和省一级的了。地方上的官僚早就搞掂了,并且瞒报本身对地方的官僚就有利。所以就出现一个怪现象,煤老板宁愿花大价钱搞定记者甚至是假记者,而对矿工的生命和赔偿却不屑一顾。瞒报所忌惮的就是组织途径,只要这条途径不起作用了,那么法律和经济的惩罚对于煤老板来说多是小菜一碟,这些手段的执行者都是基层,都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这一个现象本身就说明整个社会的管理构架出了问题,手脚上的溃疡信号与大脑中枢的联系出了问题。这是危险的。

这次在王家岭我们看到一个可喜的现象。那就是整个事件对媒体的开放。我们听到了记者质疑的声音,从对事故责任的质疑到对死亡人数的质疑。在记者疲惫的,满是煤尘的脸上,从他们沙哑的声音里,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身职责的认识。也是这种有力的监督,确保了参与救援的各级官员能打起精神,各尽其职。也让我们看到了一次有力有效的大救援行动的顺利实施的过程。

上一次重大事件对媒体开放的成功范例就是汶川地震,这是笔者记事以来,中国媒体报道最成功,最具震撼力的一次。希望这样的模式能继续下去。如实的将事实呈现在人民的面前是获得人民信任的唯一途径。有错误并不要紧,要紧的是有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和能力。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