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比韩局长更高尚的请进(稍差点的也请)
《圣经》记录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妓女走在街上,众人纷纷拿石头砸她,或朝她吐口水。这时,路过的耶稣上前阻止道:“你们不能这样做!如果你们当中有谁从来都不犯过错的就拿石头砸她吧!”众人听了,都沉默了。最后,每个人都走开了,没有谁再有勇气拿石头砸向那个妓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瑕的人,也没有从未犯过错误的人!那些对待别人的过错完全没有一点理解和宽容的人,往往都是品格不见得怎么高尚、道德也不见得怎么无亏的人。
现在,韩局长就像那个被人围攻的妓女一样。他自己写下的“香艳日记”成了他的耻辱柱,他已经被死死地钉在上面了。全中国的人都在议论他,更多的是指责他、鄙视他、咒骂他。可是,当他的妻子和儿子或者亲人面对他时,当日记中那些女主角的亲朋也无辜受牵连时,他们会是怎么一种心情呢?假如也有一天,你,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人,你的丑事或者恶迹也被公开曝光,被人指指点点,到那时你的心情和处境又是怎样呢?!所谓将心比心,切莫斩尽杀绝,积点阴德就是这个意思。
我这样说,并不是存心为韩局长开脱!实际上,他现在也是自作自受!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身为一个国家公职人员,担任一定领导职务,他的所做作为应该是受到也必须要受到一定的制约和禁止的。所谓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村有村约。既然他违反了,又暴露了,那么他就该为此承担应有的责任和受到应有的惩罚。如今,他不但臭名远扬,而且已被停职接受调查,相信有关部门会对他的问题进行调查作出处理。这一点 ,已经毫无悬念了。
可是,这些天来,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对他恶意咒骂或完全责难的声音。也许,嫉恶如仇是一种人性中的优点,无可厚非。但是,假如我们只是一味的对某些公开的丑闻坏事津津乐道,完全像看戏似的在那里评头论足,没有一点触目惊心、猛然醒悟的样子,最终也会成为鲁迅先生所讲的“看客”,变得麻木不仁。
很多网友已经看出,韩局长也非什么大奸大恶之徒,他并非完全一无是处。这一点不用我多讲。只不过,他现在所面临的处境是属于官场中“比较倒霉”的那一类,比他腐败、比他卑鄙的人大有人在,只不过还没有暴露出来而已。我相信,类似那样的丑闻,还会不断的发生不断的充斥我们的视听。
我说过,对类似丑闻事件,人们的癖好就像苍蝇逐臭一样,对越臭的东西越感兴味,因此越臭的事情就越传得远,影响也更坏。很多人都在幸灾乐祸,隔岸观火,很少有人会后退一步,抿心自问,因此有所警戒。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说:“这个韩局长也太老实了,事情做就做了,为什么又要写出来?”我想,这其中一点原因是韩局长这一生大概一直都很顺,没有遭遇过什么挫折,因此他变得肆无忌惮、得意忘形了。只要他坚持赤裸裸的写日记,今日之报也是来早来迟的问题。
我们经常讲的话有:“多行不义必自毙”、“不见棺材不掉泪”等等,诸如此类,其实都是古人对后人的谆谆告诫,只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深有体会罢了。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共勉一下。还有,在有阶级差别的社会里,特权和腐败是永远存在的。但是,任何制度下的社会,都会有一个底线,一旦谁突破了底线或者踩踏了底线,必然会自食其果。你当干部当领导,一定程度上你可以利用职权,但是一旦你得意忘形、肆无忌惮、滥用职权,那么总有一天也会落得老马失蹄、身败名裂、甚至是家破人亡的下场,最后还被众人耻笑咒骂,甚至吐口水砸石头。到那时,就跟一个被人鄙视唾弃围攻的妓女一样。
耶稣是圣人,他对人类的过错甚至罪过都有很大的包容心,所以他能站出来制止众人对妓女的围攻。我今天讲这个故事,不是想充当耶稣的信徒,而是想给那些一味只懂得指责和咒骂别人的人一点点善意的忠告:凡事适可而止,切莫乐极生悲。闻难不要幸灾乐祸,遇险更不要落井投石。做人厚道一点,讲话客气一点,对人对己无偿不是一种功德。如此,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