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雲湧,中國和美國到底誰怕誰?--转

SUPER-J 2010-02-23 11:18:21

新年以來,中美關係一波三折,風起雲湧,引起全球矚目。

美國要對中國反傾銷,要向台灣軍售,要見達賴,要......

中國也要對美國反傾銷,要制裁有關軍售企業,在人民幣匯率、氣候、伊朗問題......上,不按美國的要求去做。

雙方都表現得很強硬。美國有人認為,奧巴馬都釋出了這麼多善意,中國還是不合作,太不給老大面子了。美國人有裡子,沒有面子不行。中國有人認為,奧巴馬釋出的善意,是為了美國的國家利益。中國合作不合作,也應從中國的國家利益出發,中國人要裡子也要面子。

美國是老大,老大自然不怕。但是都說不怕也不是事實,奧巴馬就說了,美國不做第二。如果不是感到地位有所動搖,這句話就是多餘的。美國今年1.56萬億美元的預算赤字令全球市場震驚,奧巴馬自己也承認:如果赤字問題處理不慎,那麼美國經濟將有「從危機轉變為災難」的可能。債台高築,赤字遠超安全線,不用別人想,自己就覺得下盤有點不穩。

中國在很多方面已經是第二,但是離第一還有很長的距離。中國要說也不怕,這麼多年過來了,現在實力大增,還會怕嗎?過去實力不夠要韜光養晦,現在美國先是要拉著做G2,後是視作不合作的「夥伴」,想韜想晦也不成了。但是中國也不是都不怕,國內的問題也很多,貧富差距,產業結構等等,都是亟待解決的。發展需要穩定,消除不穩定因素需要勇氣和智慧。

美國是實用主義,比如當初希拉裡想要中國買美國的國債,就放下身段,笑容可掬,不談人權議題。現在重拾話題,也不過是現實需要。現實需要的時候,可以不提人民幣匯率問題,也可以拿出來作利器,再如軍售、貿易保護等等,這一切都是美國國家利益或者是民主黨的利益需要。一點都不奇怪。

中國是務實主義,力量不夠的時候就韜光養晦,能忍就忍,不能忍,面子上過得去也忍了。現在實力大增,該硬就得硬,也是理所當然。氣候問題、伊朗問題、人民幣匯率問題、如何處理,出於中國自己的國家利益的考慮,不容別人指手劃腳,核心利益更是不能讓步。也很正常。

美國和中國都以各自的國家利益為重,無可非議。

於是就開始硬碰硬。從兩國的歷史和現狀看,從地緣政治和全球戰略看,這樣的碰撞不可避免,而且還將長期存在。

美國的實力全球第一,中國正在崛起且握有巨額的美國國債。美國和中國,到底誰怕誰?

以為美國會依仗雄厚的軍力對中國開戰來擺脫危機,那不會是事實,至少在短期不會。以為中國會大規模地拋售國債以威脅美國,那也不會是事實。美國怕,中國也怕。那樣做,不僅美國、中國,連整個世界都會因此動盪因此受到損害。

美國在經濟增長方面對中國的依賴,和中國在外匯融資和關鍵市場方面對美國的依賴一樣,都是互不可缺的,如果僅僅是為了氣候問題,互聯網等問題,犧牲這種處於全球資本主義中心的重要的協作關係,是得不償失的,也是雙方所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實際上是誰也不怕誰,但是彼此都有幾分忌憚,有的忌憚多一些,有的忌憚少一些。最重要的,是誰也離不開誰。

如何在維護各自的國家利益的同時,在現實和未來的博弈中,把爭議和交鋒納入共同利益的框架之中,把中美關係維持在一個動態平衡之中,視乎兩國的決策人是政客還是政治家。


(文汇博客)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