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中国“和平崛起”成为泡影( 原创)

(写在前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烦恼,每次下笔写这样的文章之前, 三呆子照例要申明一下:我不是专家,也不是专业写手, 对大部分的问题和概念都是一知半解,而且这个话题太大太广,我也懒的去查究学习和认真修改了,因此下面的文字大抵就是痴人说梦、一派胡言,只是灌水而已。)

【前言】 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势力的快速崛起, 让中美博弈提前到来!

自1949年TG上台开始,其特定的政治体制就注定了中国这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的“另类国家”以后的道路不会平坦。由于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影响力等现实的原因, 在建国最初的几十年里,中国除了持续不断努力的捍卫国家整体战略安全以外, 大多数的时间里都猫在那片土地上艰苦却倔犟的生活着。那个时候的中国不大关心国外的世界,外面的世界也不太关心中国,因为世界上没有中国的位子、也看不到中国的影子。

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国家发生了令世人震惊的巨大变化。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阵痛、心酸和泪水(这个不是本文的讨论重点),可是它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那就是这个国家只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 就由一个贫穷落后被人凌辱挤兑的国家而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而在随后的10年中, 中国更像一个鲁莽的汉子,在这个世界舞台上不断的和各个层次的对手博弈,跌跌撞撞、几翻沉浮却依然执着前行, 将无数的对手甩在了后面。这个似乎并不那么惊心动魄的发展历程, 让这个国家的上上下下开始沾沾自喜、欢呼雀跃:我们可以和平崛起!

直到有一天突然遇到强大阻力,才突然发现原来是老大挡道!环顾四周, 中国发现原本只是候选配角的自己,突然被推到了舞台的中央,将直接和老大对戏。这种突然的态势变化,是中国自己所没有预料到的,同时也是美国所没有预料到的。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中美双方都没有足够的心里准备, 双方都没有完美的剧本。可是大幕已经拉开, 观众已经鼓掌,戏必须的演下去。两个主演都满腹狐疑的看着对手,心里揣摩着对方的套路,这个戏就这么仓促上演了。

【问题和挑战】中美对抗的三种方式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世界各国家之间的博弈也是一样,不管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其最终目的就是一个, 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现在, 由于中国客观上快速崛起,已经直接影响到了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利益,因此, 美国必须要通过各种名义和方式来找中国的麻烦、打击中国。 由于中美之间的对抗不是简单的单一对抗, 而是两大实体之间囊括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对抗,因此, 他们之间对抗方式和内容也是全方位、多形式的、而且还是相互呼应、互为一体的。

根据方式、内容以及对中美两国影响的不同, 可以将中美对抗简单的分为三种方式:美国打压中国、中美相互博弈、美国求助中国。

第一种,美国打压中国,也就是说这些问题上面,美国占有绝对的优势和主动权,它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它想什么时候搞就什么时候搞。这一类问题包括, 亚洲军事包围、对台军售,然后就是藏独疆独、以及接见达赖、人权自由等舆论和面子上的鼓噪。这些都是中国的核心问题,但是挑战这些问题对美国有利或者无害,因此这些事情的推进是不以中国人的意志而转变的,因为中国短期内没有现实而直接的办法来对付、控制和制止美国。中国要想化解这些问题并得到利益,除了依靠长期的暗地备战以外,短期内缓解则必须通过其他问题来交换。

第二种,中美相互博弈,也就是说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和美国即需要互相合作、同时又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些问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以中美两国为直接目标、都发生在第三方身上,但这些事情又和两国利益休戚相关、是两国都要力争的问题。这类问题包括,伊朗问题,阿富汗问题,朝鲜问题,联合国问题,反恐问题,环境问题,还有一些无关紧要的如支持中国民主运动等等。这些问题呢,对中美两个都有利或者有害,中国是可以有些直接对策的,可以和美国协商、通过在某一个问题上的妥协来换取另外一个问题的胜利。但是美国可以和中国妥协的地方也局限在这类相互博弈的问题里面, 就是说这类问题只能在本框架内解决,美国不会用其它类核心问题的妥协来做交换。

第三,美国求助中国,也就是说在一些问题上, 美国必须寻求中国帮助, 而且它还不愿意拿其他类的东西出来作为价码。这些问题对美国很关键,是美国的核心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就是以国债和汇率为主的经济类问题,这些问题和机会也是最近才出现的, 主要就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原始野蛮积累”、以及美国等国的经济危机。美国需要中国的慷慨借贷来冲抵其巨额的财政赤字和维持庞大的花消,同时又需要中国RMB升值来给国内经济复苏带来希望。可是这些问题却对中国少利、无利甚至有害,因此在这些问题上, 中国事实上有足够的主动权,可以权衡利弊、要挟美国,以此来做交换条件,为自己获得根多的利益,比如第一类问题。

【对抗现状】美国兵临城下,中国优柔寡断。

现在三类问题和挑战都已经摆在这舞台上了,让我们来看看中美这两个主角如何来演戏. 作为美国来说,它的作风就是一贯的强盗逻辑、步步逼近、唯我独尊。由于国内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式,使得美国必须要在各个方面有所作为、寻求出路,其中中国就有幸成了最直接的对手。 这个从最近美国对中美之间三类问题的不同运作就可见一斑。对于第一类的问题,因为中国没有事实上的招架能力, 因此美国就肆无忌惮的级链甩出,从网络人权自由、到对台军售、一直到接见达赖等,毫不含糊的打压刺激中国。而对于第二类问题, 由于中美之间都存在相互博弈的可能, 美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沾中国的便宜, 因此, 美国就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而第三类问题, 由于其事实上是美国图穷匕现的最终目的,可是它又不愿意拿其他类的东西出来作为价码,因此, 它唯一能够做的, 就是耍嘴巴皮子鼓噪和忽悠中国继续购买国债、并让RMB升值。在这个问题是目前美国的软肋, 可是美国也只能是硬着头皮上,除此之外, 别无选择,因为这个主动权完全抓在中国手上,而中国的决定却直接关系到美国国内核心利益。

这个三步充分反映了美国的直式思维和强盗逻辑, 就是我强势和对的地方如军售和达赖,我就坚决的利用, 而我弱或者不对的地方如经济, 我也要别人来承担责任。就个就好比英语语言一样, 美国人说英语的时候, 你听不懂英语是你自己的问题。而当美国人听不懂中文的时候, 就怪你没有准备英文翻译。而中国人却还偏偏认这个理,可哪知道就是这个心里原因使中国在中美博弈中丧失战机。 再来看看中国的具体表现。

由于战略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明显在第一和第三类问题上中了美国人的套,不得要领。首先就是自作聪明、故作多情的主动将第一类问题和第三类问题挂钩处理。因为按照中国的逻辑来说, 如果美国需要中国在国债汇率等问题上帮助的话,那么肯定会在别的方面比如军售啊达赖等方面给予补偿。因此,当美国在第三类问题上绝望挣扎而亟续中国帮助的时候, 中国就慷慨的给予大力支持,因为中国傻傻的相信美国会在随后的第一个问题上给予中国补偿, 或者让中国在第二类问题上有更多的话权。可是哪知道美国人根本不这样出牌,等它受到中国的帮助而经济稍有起色、不再受到中国要挟的时候, 就毅然拿出第一类问题来刺激中国。可怜的中国, 这个时候已经丧失了最佳时机、失去了要挟美国的决好机会, 此时中国手中可以抗衡的筹码已经不多了。

另外就是中国对于第二类问题的错误估计和乐观表现, 这样的例子很多,最近的就是那个让中国人出尽了风头的哥本傻根气候大会、甚至还有获得索马里打击海岛统一指挥权等等。如上所说, 这类问题是中美相互博弈的问题, 谁也沾不了大便宜, 因此在现在经济情况下美国根本就不在乎。可是可怜的中国却在会上大出风头、甚是还大牌十足的羞辱、鄙视和挤兑一下老大,足足的过了一会世界领袖的瘾,让长城内外为之兴奋不已。虽然这个会议不是导致美国对中国下手的直接原因,但是中国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中美之间的第二类问题只能在第二类框架内解决, 中国想通过第二类问题的表现来获得第一类问题的补偿是不现实的。

因此,现在的现实状况就是:美国兵临城下、步步逼近,而中国优柔寡断、盲目应付。

【战略和对策】避实就虚、落井下石

前面我们仔细的分析了中美之间的三类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当前两国核心的搏击是在第一三类之间,美国的战略思想就是要通过对台军售藏独等来逼迫中国为美国经济复苏买单,即“我对台军售接见达赖,逼迫你给我经济好处”。可悲的是中国采取的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委曲求全的对策,即“我给你经济好处,以换取你减缓军售和拒绝达赖”。这个从策略从心里防线、气势上一看就知道中国输定了。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虽然美国目前的军售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台海现状, 而且, 接见达赖本身也不会对中国的领土完整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可是,这个两个问题都是当今中国的核心问题, 已经是触摸到了中国的心里底线,国际国内形势都不允许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无动于衷,也就是说,中国在这两个问题上不能迂回、必须面对。

那么,既然美国已经把戏演到这幕了, 中国应该如何再演下去呢?

概括起来说, 就是扬长避短,避实就虚、落井下石!

目前最焦点的问题就是这个对台军售的问题。由于两岸关系现状以及军售对中国的客观危险性相对较小等原因, 中国至少在现阶段还不到该和美国正面武装硬拚的时候,因此那些诸如针对性的军备竞赛、武装攻占台湾等等都不是目前的首选对策。而且, 要从军事上对付美国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实现的事情。因此,如前所说, 现阶段我们事实上没有什么可以直接对付的办法,而那些所谓的制裁相关公司啊、中断军事交流啊、外交漫骂都不能够动摇美国的决心,而且也伤不到美国的筋骨。因此,我们现在能够做的, 就是避实就虚,在埋头刻苦搞出几件像样的杀器的同时,主要通过别的途径来化解目前的危机。

因为对台军售是美国为了达到经济目的而采取的战略行动,而美国战略行动往往又是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而只有美国国内民众、只有美国人自己的利益权衡才可能改变这一决定。就像美国在世界遍地开花的战局一样,只要这种战事没有影响到美国国内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根本利益, 美国国内民众就毫不在乎, 甚至大力支持这种战事。而当这种战事影响到了国内普通民众的时候才开始权衡利弊, 就有可能改变策略。因而,中国也只有通过间接途径来影响美国国内民众、从而改变美国策略、达到化解危机的目的。

目前中国唯一能够利用来影响美国国国内民众并最终影响美国战略的手段就是手中的钱,也就是说中国要通过经济要挟来逼迫美国放缓军售和支持藏独, 就是将中美之间的经济对话与台海关系牢牢栓在一起,即“如果你对台军售, 我就在经济上给你打击”。美国可以用自己的武力长处为自己的经济护航, 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够用经济手段为自己的国家安危保驾呢?这就是扬长避短!

现在美国的经济依然处于痛苦挣扎期,看看最近那个天文数字的财政赤字、很多人破产没有工作就知道了。这些钱从哪儿来?很大一部分依然是从中国来。如果中国铁心要用经济手段来要挟对台军售而搞美国的话,那就不但不能继续借钱, 相反,还要把所有的钱要回来、抛售国债。这就是落井下石、要让美国的经济雪上加霜。你说如果美国真的看到了中国有这种决心要这样搞的话, 现在形势下的美国招架的住吗?如果美国民众意识到是现有政策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损害的话, 他们还会支持这种政策吗?美国还会继续军售吗?

说到这个美国国债和RMB升值的问题, 祸国殃民的精英理论太多了,咱也懒得去一一批驳了,这种理论唯一的结果就是继续蒙蔽中国的眼睛, 让中国亿万劳苦大众用血汗创造的社会财富无偿的捐献给了美国民众。其实这中间是一个很简单、连村妇都懂得道理, 就是把借出去的钱讨回来自己用。你说我原先借出去了很多钱, 难道现在我把钱讨回来对我更坏吗?难道我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借钱给别人吗?这样的解释无人无何不能令人信服。

而RMB升值明显是对美国有利,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在叫嚣的原因。那么作为中国来说,太祖说过,“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 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因此, 不管如何,为了要挟美国,我们就要保持RMB汇率稳定、甚至继续贬值!

其实, 以上两点也是美国心地里面最害怕出现的事情,因为除此以外,中国再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和美国抗衡了。

可悲的是, 美国早就料定了中国不会打这张牌,也看死了中国没有这个胆量, 因为中国不但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关键点,而且还在各种精英的忽悠下,中国各个阶层早已深信不疑一种理论,那就是购买美国国债和RMB升值是一种中美双赢的合作、甚至对中国更加有利。

这就是现阶段中美博弈中中国失利的死结所在。

现在,虽然由于中国的优柔寡断、战略失误而已经贻误了很多绝佳战机,但是机会依然存在。美国在经济上依然需要中国的合作与帮助,中国依然有回旋的余地。可是,大国博弈, 战机稍瞬即逝, 中国只有抓住机会,看准时机,扬长避短,避实就虚,落井下石,才能从根本上摆脱中美博弈的被动局面。

【结束语】

中国仅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进入了世界舞台的中心,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中一支独秀,这种格局的变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冲击是很大的、长远的,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会对中国的新角色不适应, 而中国也会对自己的新角色不适应。美国虽然是世界的老大,但并不是世界的全部,目前中国与美国之间的问题,同样会在与别的国家之间不同程度的出现。因此,在这个磨合和熟悉过程中, 相互碰撞和摩擦是在所难免的,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局部激化。虽然这些矛盾激化很难在整体上影响中国的国家战略安全,但是中国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中国要想在现有世界政治格局中取得和自己国力相称的地位和威望,就必须抛弃所谓的“和平崛起”妄想,做好准备迎接某种阵痛、甚至作出局部牺牲,也只有这样,才可能为解决国内问题、为下一阶段的社会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