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先去做点功课,再慢慢分析感叹不迟:
1。代课老师的来源,在历史上某一个时期,他们是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本人也曾受他们的一些教育之恩;
2。改革开放后,随着师范院校学生的涌入,与正规院校的学生相比,有的代课老师从教学方法,心理学,教育学,甚至基本知识上都有一定的差距(不是所有,但整体水平确实有相当的距离);
3。为了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国家是有巨大的投入的:电视教育,函授教育,脱产教育,等等等等;
4。对于从教若干年的老代课教师,给与他们多次参加民转公办老师的考试的机会,只要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基本上都转成了公办老师(我有几个亲戚就参加过这种考试,有的还考了很多次,最后终于通过);
5。也许个别实在无法通过的或代课工龄较短的,告别讲台回家务农。
楼主在感叹之前想过没有:你是保留个别能力水平较低的继续在讲台上呢,还是该怎么办?如果您是学生家长,你愿把你的孩子送给他们去教吗?
当然,对从教多年的老代课老师,国家可以给与好一些的退休补助,但长江前浪推后浪的现实却是无法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