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六省一市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数据交换平台今天在上海启动,申城各级检察院行贿档案查询系统亦同时启动。
此举意味着从明年一月一日起,华东六省一市任何个人和单位都可持书面申请、个人身份证明或者单位介绍信,在上海检察机关进入行贿“黑名单”查询系统,寻找相关信息。
记者了解到,已开通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录入了自一九九七年以来由华东六省一市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并经法院裁判的个人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介绍贿赂犯罪案件信息。
新启用的行贿“黑名单”查询系统囊括了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的行贿犯罪档案,扫除因信息不流通带来的查询“盲点”;查询领域也由原来的建设、金融、医药卫生、教育、政府采购等五个领域扩大到所有领域。
“黑名单”系统不仅收录个人行贿、单位行贿的犯罪记录,还录入受贿档案信息和行贿行为档案信息。相关数据库并建立了增量平衡机制,实现各省行贿犯罪数据库同步更新。由此,今后在六省一市内任何检察机关,都可快捷方便地查询到六省一市的相关数据。
有关人士表示,华东地区经济交往密切,该地区检察机关自二○○六年起已分别建设了各省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对外提供查询。二○○八年,六省一市检察机关就共建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开展了先期调研、长三角先行先试等工作,通过定期交换查询信息,使行贿犯罪档案实现异地查询,以遏制商业贿赂犯罪。
据统计,今年一月至十月,仅上海检察机关,便已受理招投标、社会诚信等查询五百一十次,涉及被查询单位一千四百二十多家,个人二百九十人。有关人士表示,行贿“黑名单”对防控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将发挥积极的警示作用、产生威慑效应。
行贿“黑名单”拟用于干部任用 查询平台启动
查询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启动 公务员考试考核有望借助该系统进行把关
从明年1月1日起,普通公民或企业可持书面申请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单位介绍信,前往就近的检察机关申请查询行贿“黑名单”。
早报记者 李淑平 实习生 沈惠华
昨日上午,华东六省一市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启动仪式在沪举行。早报记者获悉,今年1到10月,上海检察机关受理行贿“黑名单”查询次数比去年同期的2倍还多。该查询系统含有有罪和非罪两种行贿数据,目前公开可查的是前者。据记者了解,该查询系统数据今后有望用于组织人事工作。
查询系统中一方面收录了1997年以来,由华东六省一市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并经法院裁判的个人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介绍贿赂犯罪案件信息。从明年1月1日起,普通公民或企业可持书面申请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单位介绍信,前往就近的检察机关申请查询。
另一方面,该系统还录入了受贿档案信息和行贿行为档案信息,这部分信息是人民法院裁判认定的受贿犯罪对应的行贿行为、检察机关做出的撤案和不起诉处理但有证据认定的行贿行为信息。这些信息不对外提供查询。
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仅上海检察机关就受理招投标、社会诚信等查询510次,涉及被查询单位1422家,个人290人。
据悉,该查询系统还有望用于组织人事工作,在干部任用、提拔、引进,以及公务员考试考核中,对所选对象先期进行查询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