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献礼作品:政治与商业的交融

来源: 2009-09-29 12:09:2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indepth/2009/09/090929_china60_propaganda.shtml



尚清

BBC中文网记者

在中共建政60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各地城乡电影院正在热放一部国庆献礼大片《建国大业》。据报,影片公映三天半后票房就超过一亿元人民币,刷新国产片最快过亿纪录。截至27日零点,该片票房已达到2.3亿元人民币。

在一切向钱看的当今中国,一部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影片票房能够一路高攀折射出了什麽道理?

其实,《建国大业》的成功并不在于它的故事内容,因为影片再现的从抗战胜利到中共建政这段历史过去已经出现在许多影视作品里。影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于它的商业运作。

商业运作

首先,就是有一大批来自中国国内和全球各地的知名华人导演、演员参演,堪称群星荟萃,大腕云集。

多达172位明星演员出演可以称的上是中国电影史上最牛的演员阵容!其中包括国际级的成龙、李连杰、章子怡和吴玉森等,还有就是一大堆国内的一线明星,像扮演蒋介石的张国立和扮演毛泽东的唐国强等,甚至就连知名导演陈凯歌和冯小刚也都披挂上阵,扮演角色。

这恐怕是该片的最大看点。很多观众就是冲着这群明星来的。有好事者还在网上把历史人物的原始照片同影片中的演员的扮相搞大拼比,看谁演得最像。

不仅如此,许多明星大腕都提出“零片酬”。有点像当年西方摇滚歌星为非洲赈灾募捐不拿一分钱的大型义演活动。但反过来说,能够参加演出本身就已经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商业宣传。

更何况,举国上下,城市乡村,无论是公家掏钱组织去看,还是老百姓个人掏腰包去看,都是趋之若鹜,不愁上座率不高。至于说,这里面有多少人是被爱国热情所驱使,有多少人是为了追星,就很难说了。

不过,据报也有一些中国网民对一些已经加入外国籍的华人演员出演此片提出质疑,认为他们连中国国籍都不要了,还有什麽资格演《建国大业》。

外籍军团

“大地说,那十年,她很累很累,因为在她的上空有一个沉重的云团;天空说,那十年她很苦很苦,因为她眼底有一场不停的劫难……”

朗诵诗《沉思与抉择》

据统计,《建国大业》中有大约21名外籍华人演员,其中包括在片中扮演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的陈凯歌就已经加入美国籍,另外,还有拿新加坡国籍的李连杰,还有陈红、蒋雯丽、顾长卫等加入外国籍的演员和导演。

不过,最具争议的是扮演宋庆龄的许晴,有人说她加入了日本国籍。但她本人后来出来澄清说,自己根本没有拿到日本籍。

面对这些质疑,《建国大业》的出品方中影集团发言人瓮立说,国际化合作是如今国产电影的趋势,像票房大卖的《赤壁》就是多国部队制作完成的。

说起外籍演员演绎国庆献礼片,他认为这并不会影响影片质量和口碑,更不会感到有讽刺的意味,“我们欢迎各个国籍的演员来参演,来宣传中国的历史文化。”

拥有英国国籍的华人演员张铁林虽然本人没有参加《建国大业》的演出,但他认为,观众的这种心态的确有些浮躁。他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中国人早应该具有一个大国应有的胸襟和气魄。而这种胸襟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宽容的心态。

他认为根本不需要去管什么国籍。因为这些演员和导演,大都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受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人,都是民族和国家的精英,他们走到哪里,也都有表达对自己祖国的感激之情的权利。更何况,这些人改变国籍的原因有很多,有不少是为了孩子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除了《建国大业》以外,北京人民大会堂还在上演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歌功颂德


《复兴之路》以舞蹈歌曲诗歌朗诵等文艺形式反映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所走过的复兴之路。全长三个小时,参演人数达三千两百多人。

它是中共建政60年来搞过的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在这之前曾有过《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

与《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不同的是它不仅再现了中共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到最终夺取政权的历史。也再现了中共建政后的中国历史,包括社会主义建设运动、学习雷锋、两弹一星、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等等。

而这段历史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文革,《复兴之路》首次以舞蹈和诗歌朗诵的形式再现了这段历史。

作家刘星创作的朗诵诗《沉思与抉择》第一次在中国庆典舞台上呈现“文革”十年的浩劫。诗作者在创作整个过程中严格遵循了“不回避,不渲染”的创作原则,采取中国古典诗词“比兴”的艺术手法,大地问苍天,苍天问大地,就是不问共产党,含蓄地带过这段令中共领导人深感不自在的历史。

其实,《建国大业》和《复兴之路》都是为中国共产党创作的歌功颂德之作。无论是出品单位和参演人员的动机如何,还是观众观看的心理如何,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它是政治与商业的交融,爱国与追星的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