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国有股权转移

联想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国有股权转移

董哲

近日,联想大股东中科院转移27亿股权给泛海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但联想历史上另一起更大的国有股权转移却从未被关注。那次发生在1994年香港联想上市时的股权转让的获益者港商吕谭平后来公开承认,他持有的联想股票,“按现在的市值三十五亿港币”。由此推算,四位获益的港商总收益逾百亿港元。
这件事是一次堪称经典的暗箱操作,开启了中国大陆国有企业MBO的先河。但有关方面后来在各种场合有意无意地透露了内情,经敦科平先生收集、整理,写成《联想创业史上的一面门旗——从国有企业演变成民营集团》一文,使人得以了解内幕,如图1所示。
在上市前,香港联想由中方(国有企业)绝对控股,港方导远公司是吕谭平等四人的小公司,当初为了照顾他们缺乏资金,香港联想的注册资本只有90万港元。经营资金全靠技术转让公司的贷款,而技术和市场全靠北京联想。吕谭平等只是普通代理商,并无其它特长,1996年香港联想发生巨额亏损后,柳传志也批评说,吕谭平没有管理大公司的能力。
在上市前,香港联想的总股本只有1100万港元。上市前有一次增资,南明(北京联想全资子公司)投入了1270万美元,其中717.42万美元作为北京联想的增资,另外的552.58万美元由柳传志作主借给港方增资。上市后港方所占股份几乎赶上了北京联想,另一家国有股东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基本出局。这一过程在上市招股书中没有披露,但有1992.10.15.南明贷款552.58万美元给导远的合同和1993.6.28.联想财务会议纪要等为证,当事人吕谭平也承认,他借不到钱,“要增资扩股只能向柳传志借钱”。
冉志江律师就此事发表的法律意见认为,“北京联想违反国家关于企业不得擅自向外商提供借款、外汇不得自行转往境外的禁止性规定,涉嫌挪用公款转借港商”。
后来,中国科学院有关方面答复一些人大代表、院士的质疑时承认了港商“负债持股”的事实,并提供了关于事实过程的一些重要文件,但解释说:“贷款给港方负债持股是基于当时客观条件和北京联想取得控股地位的需要,目前港方已全部还请贷款和利息”。柳传志本人也是对“借款”一事供认不讳。
1995.6.举报此事的倪光南被免除联想公司董事和总工职务,1999.9.被解聘。从此,“柳倪之争”、“科学家和企业家”成为媒体有意无意制造出的“话题”。
自那时以来,人们的法制观念已有很大提高,上市操作对人们已不再神秘,国家对上市的监管也更加规范了,今天,联想历史上这起最大的国有股权转移难道不应该让公众知情吗?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