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发展的问题从来没有认真想过。直到这次短期回国探访之前。
从国内回到美国,心里十分怅然。
美国依然美好。美国没有变。是自己的想法改变了。
中国发展了,变了,真的是日新月异了。 但真的比美国更好吗? 首先总体上这是无
法比拟的。 比较任何东西要谈论从何种角度。比什么? 怎么比? 单独说物质层面,
我可以说,中国还是在总体上离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现在的中国人自信, 自强,从大家的精神风貌可见一斑。长期在美国,无论你心态
再好的人,总归是在人家土地 (可能有的华人同志会有不同感受,我只说自己的),
人多少会有一点谦卑,一点低调。 所以这一回去,怎么觉得在国内自己这气势都比
不过人家长期留守国内的人了。完了,以为自己心态挺平衡的,实际上多年的寄人
篱下还是影响自己不少。
中国人从心态上很自豪, 谈到美国之类的不象以前那么羡慕和仰视。有很多人很平
和的对待我们这种海外华人,甚至是一种很健康的友好。也会有些人觉得我们还不
如他们。可能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信心加强有很大关系吧。但是我觉得美国是
瘦死骆驼比马大,在环境空气清洁基础设施交通方面都比中国完善。这不会因为 经
济衰退一时半会受到影响。
所以我总是觉得,回国要问个为什么。
是回国发展? 还是回国生活?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得概念。
如果说发展,中国本身就是在发展中,而且是飞速发展。发展的地方发展机会就自
然多了。总是有空子可以钻。有机会可以寻。并且很多时候不是经过什么正式的渠
道,而是旁门左道。 在美国工作,大部分人还是那套老流程: 看广告,发简历,
面试。一心探讨这其中诀窍(看看职坛就知道了)。在中国,那就是山高任鸟飞,海
阔凭鱼跃了。有什么家伙都使出来吧。所以你要光想着挣钱,折腾,回中国是个好
的选择(当然看你在中国的社会联系了和折腾的资本了)。 所以说说到发展,你就要
权衡,你在中国的发展机会多还是在美国。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每个人条件都
不同。
如果说生活,这就要从另外的角度说话了。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期待都不同,生
活方式也不同。生活到底是什么? 吃喝拉撒, 衣食住行。 如果仅仅限于这点,也
太容易了。依次比较中国美国不就很容易得到结论了。吃喝拉撒在中国不比美国差,
甚至更好。在中国我看到满街满眼的饭馆,寻思我什么时候能吃过一遍啊。在国外
就是去中国城,也没有这么多选择啊。何况我家附近中国人不多,寻找个中餐馆连
想都不用想,就是那一两家。回美国之前,我一想到美国那几家有限的冷冰冰的食
品超市,就反胃。就痛苦。 在中国的任何一家小型超市,光酸奶就各种品种。我发
现的一种枣味 酸奶都没喝够就回来了。可惜不能带。
到是住和行在中国确实不如美国。你的人口明明摆在那里。但中国毕竟在解决这个
问题。北京地铁我走的时候只有一号二号线,现在不能说四通八达了,也颇具规模。
有点巴黎地铁的味道了。在巴黎,地面上迷路就钻地铁。现在北京也一样,一看地
铁对整个北京各地地理位置就有了大概轮廓。地面交通方面,北京已经修到六环路
了,城市规模变得很清晰。高速路条件不比美国差。只是堵车严重,在外地,很多
人开始甚至习惯性逆向超车。 但是我相信这都会随经济进一步发展有所改观。 当
然在美国,这方面相当舒服和规矩。很放松。
那么生活就是这些了吗? 我觉得光解决衣食住行只能说是活着,不能说是生活。
人长期出于一种状态下,尽管是不完美有缺陷得状态,也会因为习惯变得适应,而
接受其成为正常。
在国内最大的体验在国外没有的就是
亲情的温暖
人的最高层次, 当物质满足后,就上升到社交和社会认可方面。如果你觉得你在美
国被认可,祝贺你。 我个人在美国觉得最大的缺陷甚至影响人的心里健康就是社交
面的狭小。和亲情得缺失。要不大家为什么天天聚集文学城乐此不疲呢?
有的人看中物质大于亲情,那么留在美国生活很好。
但于我,没有亲情的环抱,社会交往的狭小,那只能是活着,不是生活。
在美国,你全家几点回来没有人知道;也没人关心。
这次在北京,我全家去看表演深夜归来,电话打爆了。都以为出什么事情了。我半
嘲笑对方大惊小怪的同时,心里那久违的温暖却腾腾升起。。
有个什么东西需要询问帮忙,这电话拿起来就打。总是有四面八方的信息和帮助。
人家甚至跟你走一趟。当然我要回请顿饭意思。饭桌上正好聊天,交流感情。温馨
的很。不如在美国,全都变成了金钱。清楚却冷淡。人的交流变得实际。人住的很
近,心的距离很远。
所以想明白真正生活的涵义,自然就知道如何选择了。
回国生活或者发展, 自己权衡
只希望这不是出于无奈( 被裁员了,被排挤了,灰头土脸回去就没劲了), 而是出
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