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很多大家的评论和争论。对当时的见闻我不想多说,尽管我是名副其实的目击者。我只是觉得很多评论和争论,已经偏离实际情况太远。
一、邓小平的实际情况
要说中国的戈尔巴乔夫是邓小平可能没人相信。其实,邓小平的言行比戈尔巴乔夫还早。如果当时成功的话,事后大家会说戈尔巴乔夫是苏联的邓小平。早在1984年大阅兵后,邓小平如日中天。他在小范围内讲了如何改造共产党。他的想法是:解散全国的基层党支部。我当时听到这个小道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几年后赵紫阳当总书记时实施的一项“改善党的领导”的措施就是:在所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取消党组织,党员关系移交地方党部,或者说归街道党支部管。本人当时在一个中型国企。有一天全公司干部开会正式传达。到现在我还记得我们党委书记念文件时的苦瓜脸。当时赵紫阳的行为绝对是邓小平的旨意,是邓小平实现多年设想的行动。可惜这个行动太匆忙,又和物价改革赶在一起。结果随着物价改革失败而失败。我们公司的书记又像打了鸡血似的,开大会宣布党委工作一切如常。邓小平为什么把党内改革和物价改革赶在一起?因为从84年到88年,几经折腾,改革派(或者说邓小平自己)已经失去了胡耀邦。加上年事渐高,邓小平深感来日不多。这从他的一句话可充分说明:“长痛不如短痛”。所以他很想在自己还有势力的情况下,尽快付诸实施自己的设想。
到了1989年,随着物价改革和党内改革的失败,邓小平的势力(其实就他自己)已经大大削弱。他既要忍受极左派的反攻,又要忍受改革派的不满。作为势单力薄的他,在危机时刻为了自保就自然倒向了势力强的一方。说邓小平铁腕镇压也好,为维持稳定不得已镇压也好,其实都没有切到点子上。如果六四发生在邓小平势力的上升阶段,又恰好在接近顶峰时,情况很可能是相反的。比如在84年北大学生打出“小平您好”后接着提出建立学生与官方的对话渠道,邓小平多半会顺水推舟地将学生的声音与体制内接轨。那样总比魏京生在体制外大搞要好得多。所以,中国的易经说得好,一切都在势的消长。
六四后的一些细节也表明邓小平并不希望极左强硬派做得太过火。比如他在第二天听取汇报后就说:“好在没有坦克轧死学生”(这是公开文件传达的内容)。但事实是在六部口发生了坦克轧过一批学生,至少有两人死亡。我在医院见到了挤夹在履带中间,背部大面积刮伤的学生。但邓小平在当时显然没有得到这个他最关心和担心的信息。后来一个细节有点搞笑了。邓小平大概当时还不知道王丹等学生被抓。他公开说“学生是没错的”(意指背后操纵者和暴徒是打击的对象)。第二天香港明报就登了一幅漫画,一个人对着囚门后的王丹狂喊:“你还在里面待着干什么?!”
另外,邓小平被以陈希同为代表的腐败势力和官倒势力所欺骗。他们歪曲和夸大了北京知识界对学生的作用。从我在广场第一次看到那十几位中年人来,就明显感觉到他们是劝学生冷静和返校的。当然,广场上也有给邓小平献花圈的,但那只是极个别,且和学生没有互动。
再有,当时的邓小平可以说不能直接指挥一兵一卒。他甚至不如赵紫阳。北京卫戍区的相当一部分是赵紫阳的铁杆,当然是在邓默许下甚至帮助下发展起来的势力。所以邓小平和军委中的强硬派自然要调集全国的兵力。不要以为大批坦克是针对学生市民的。它们来自各个军区,就是为了防止北京卫戍区哗变。
可以说,邓小平在六四的各方势力中是最软弱和被欺骗的。他的铁腕性格仅体现在做了就扛到底,而且在台上的谁也跑不了。杨尚昆想洗刷,绝不给机会。
二、镇压的真正拥护者
种种迹象表明,镇压的实际决策者是极左强硬派,而他们以千百万革命先烈的名义所付诸的,是保护他们羽翼下的腐败势力。本人刚好当时在王震儿子王军的企业中,那是全国第一大的官倒。镇压后在公司看官方电视上平爆录像时,大家心情很压抑。但是当坦克出现的那一刹那,我旁边突然有人喊了一句:“看!那是我们的坦克!”屋里所有人都飞快转过头来看是谁说的。可看到的是我们分公司的总经理,这个房间里地位最高的人。有人刚想骂出来又咽回去了。别以为总经理是脑残。所有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毫不犹豫地承认他思路过人,绝顶聪明(确实是尖秃顶)。他当时年届四十五至五十。日后十几年的利益注定和官倒绑在一起。后来在电视上看到六四第二天就拄着拐杖在天安门广场视察的军头王震,就让我想起总经理那情不自禁的一喊。
另外一拨坚决支持镇压的人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很多人会觉得滑稽。因为中国政府一直在说那个势力是暴乱的幕后操纵者,尽管政府一直也没有找到确实证据。本人当时在中国最大官倒内的工作就是天天和外国资本家及其走狗打交道,具体说是一家重量级的外资企业。从该公司最高管理层的个人态度和公司老板的一系列后续措施来看,外国雇员(包括总经理)是同情学生市民的,但老板是相反的。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去年我看了一个美国著名电视台在中国拍的纪录片。该片的一个目的是试图发掘中国政府合法性的基础。其中老百姓对政府的态度我就不说了,倒是一个被采访的在中国的外国老板很引人注目。一看此人穿戴和皮肤质量就知道他是做亿量级生意的。他当时坚决明确地表示支持中国政府对社会言论、新闻,以及各方面的高压管制。理由很简单,他要赚钱。
所以,所谓的学运头子的主子——外国反华势力,即不是资本家,也不是代表资本家利益的外国政府(老布什的制裁都是点到为止,象征意义居多)。那是谁呢?西方新闻界?不像。西方老百姓?这可是中国政府断不能承认的。说实话,学运分子在西方国家有同情,但没有主子。他们恐怕还巴不得那些说他们有主子的人给他们介绍一个主子呢。客观地说,被关押的民运分子实际上帮了政府很多忙,他们对政府的价值比现在整天帮政府说话的人高多了。每放一个民运分子,中国政府都能从美国那里得到回报。这些回报很多是广大中国老百姓受益的。中国这些年的很多进步,都是在民运分子走出监牢的那一刻实现的。所以,不管他们的个人素质和理想是什么,我对他们是抱着宽大为怀的态度的。
三、学运失败的原因
很多人说是学生太过火了,政府和学生太缺乏智慧了,甚至通讯手段不先进而错过机会了。其实,不过学生过火不过火,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中共高层的势力消长。邓小平作为中间势力太弱,而改革派和保守派水火不容。改革派在明处,保守派在暗处。决大多数改革派不了解保守派的思维方式,学生就更不知道了。举个例子。当时我的顶头上司是以前转业的。他在镇压前很久就说:“在军人眼里,一个营,最多一个团,到广场上一冲,半个小时就解决问题。”当时我听后吓了一跳,心想:原来军人想问题就这么简单。其实,这就是保守派的正常思维方式。但与之对立的一方并不了解。所以,在改革派势力急剧减弱的大背景下,就是有充足的信息和充分的智慧,都很难。在这种情况下,要邓小平倚重改革派那不是要他的命。
四、六四的未来
要看六四的未来,还得看中共上层各方势力的消长。在这里我不想多说,不然又犯了当年学生犯的错误。但可以肯定的是:民间(包括各坛子里的)中主翻派现在干的,主压派现在干的,都是在使势态向他们意愿相反的方向发展。大家不如切切实实做些基层的、渺小的事,一步一步让中国的老百姓日子好起来。
六四背后
所有跟帖:
•
回复:六四背后
-太白郎-
♂
(208 bytes)
()
06/04/2009 postreply
13:06:18
•
haha,本人和邓没有丝毫瓜葛,只是看事而已
-behind64-
♀
(0 bytes)
()
06/04/2009 postreply
13:08:31
•
回复:haha,本人和邓没有丝毫瓜葛,只是看事而已
-太白郎-
♂
(136 bytes)
()
06/04/2009 postreply
13:22:23
•
没错,邓是背着黑锅走的,所以他连骨灰都不留
-behind64-
♀
(0 bytes)
()
06/04/2009 postreply
13:34:53
•
Really some good thoughts.
-lillyflower-
♀
(0 bytes)
()
06/04/2009 postreply
13: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