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学习时报》刊文指出,据预测,2020年,中国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将提高到20%以上。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数总量增加到1.4亿人,届时将大大超过美国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才的总量规模,跃居世界首位。但文章同时指出,结构性知识失业问题依然严峻。
文章称,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造成了明显冲击,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矛盾、国民经济“重型化”与就业扩大的矛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以及就业难与“技工荒”现象幷存的矛盾。其中,大学生和农民工,不但是目前就业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未来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文章从劳动力总量、就业人员素质、城乡结构、劳动力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未来十年看,中国的劳动力数量虽然增量逐渐减少,但总量依然十分庞大,就业紧张的压力并不会消除。
从质量上来看,在未来10年,中国劳动力的素质逐渐上升,但结构性知识失业问题依然严峻。文章称,劳动力的供给质量体现为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的高低,主要通过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受教育年限指标体现出来。
从城乡结构上来看,未来10年中国劳动力的城乡结构更为合理,但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仍有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往城镇转移。不仅如此,户籍制度改革的缓慢和中国社会保障能力的限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如何做好流动人口的就业失业工作,仍是就业工作一个很大的挑战。
另外,从劳动力成本上来看,在未来10年中国劳动力的成本将持续上升,廉价劳动力时代正逐渐消失。因此,如何处理好劳动成本上升与扩大就业之间的关系,将是未来就业政策必须着重考虑的关键。
要解决当前及今后10多年的就业问题,文件建议采取8项措施:
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二是实现从“单一型就业目标”向“复合型就业目标”转变。
三是做好两个统筹:“城乡统筹就业”和“地区统筹就业”。
四是建立和完善失业预警机制。
五是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倍增”计划。
六是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七是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八是建立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