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没教育改革 只能继续给世界提供廉价劳动力【陈志武】

本帖于 2009-10-22 10:24:1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中国如没教育改革 只能继续给世界提供廉价劳动力【陈志武】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

陈志武160;160;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



160;160;160;160;160;160;160; 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只能继续是给世界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工厂。中国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除了法治、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外,还与中国教育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有紧密关系。令人痛心的是,中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不是在培养人格完善的现代公民,而是培养埋头干活的苦力和头脑糊涂的愤青。

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但我从小在中国受教育,1986年去美国读研究生,1990年毕业后至今一直在美国的大学教书。我有两个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女儿,这些年看着她们在美国上学,同时,也因为跟国内的一些大学一直有交流,基本总能看到国内同行和教育界学者、业者每天的运作目标,这些经历和观察让我感触比较多。特别是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在专业上那么突出,但思维方式却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

当前中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时期,尤其是经济领域面临很大的挑战。现在大家提得比较多的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如此艰难?我们究竟靠什么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与中国教育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中国经济今天以制造业为主体,这当然就需要有很多的工程院士,大学要培养很多的工程师。相比之下,美国的服务业占GDP的85%以上,所以美国的教育体系侧重点就不同,是侧重通识教育,培养通才。在中国和日本变为世界工厂之前,几乎所有的美国州立大学和一些工程学院都非常侧重技能型的工程系科,像中国的大学一样侧重理工训练。但是,我发现过去的四、五十年,特别是三、四十年,随着制造业向日本、韩国和中国转移,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耶鲁大学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的毕业生,如?涑晌锢怼⒌缒浴⒒?Щ蛘呤侨魏瘟煊虻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