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火车票实名制原来如此!

本帖于 2009-10-22 10:24:1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铁轨上的两个印度 第三铁路大国如何出售车票(图)

  印度的铁路系统得益于英国殖民时期开始的建设,目前有6.3万公里,能到达几乎所有主要城市,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二,年运送旅客人数为62亿人次。印铁道部拥有150万员工,比印度陆军还多,被称作“铁路大军”,每年甚至在中央政府之外单独编制预算,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根据印铁道部网站公布的数据,印度每年长途旅客人数为16.7亿人次,与中国的情况差不多。

  火车票分8种等级

  有人说没坐过印度的火车到印度的经历就不算完整,此话不假,但要看坐的是那一种车厢了。印度的火车共分8种等级的客票。记者坐过空调头等卧铺和空调头等座位的车厢(大概相当于国内的软卧和软席),真可谓是宽敞无比,服务周到,即使时间较长,人也不觉得太疲惫。但像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所展现的人满为患、无处下脚、卫生很差那样的马立克兄弟的火车经历,也是完全真实的。

  可以说在铁轨上有两个印度。

  印度的中产阶级以上人士乘坐火车,一般是三等卧铺或者二等空调车厢以上,而这些车厢都是需要“实名制预定”的。广大人民群众如果选择乘坐较低等次的车厢,买一张便宜票就上车了,哪里还需要填表预定,能挤到一个座位就算是幸运的。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从统计数字上也可以反映出来:60%的印度铁路旅客(37亿人次)只产生10%的营业额,而只占旅客人数1%的“高端旅客”却为铁路提供了 20%的营业额。



在印度,众多的乘客“挂”在一辆列车外面



  部分“实名制”两面观

  印度火车票并非全部实行实名制。例如所有近郊旅客可直接购票上车,即使远途旅客也不是完全需要实名预定车票。印度铁道部的餐饮服务和旅游公司副总经理阿鲁恩·斯里尼瓦斯塔是记者的好朋友,两年前我们曾一同参加印度“佛教列车”的首次旅程。阿鲁恩介绍说,目前印铁道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只有不到20%的印度客运量、约12亿人次是通过预售票系统实名订购的。

  中国华为印度公司的公关经理黎剑先生是北京大学印地语专业的高材生,近年曾在印度乘火车到50多个城市旅行。黎剑认为,印度的火车票实名制还是有其优点的:可以提前三个月预定,可以网上订票,可以预定全国任何两个车站之间的车票等,这为人们提早安排旅行带来方便。

  但由于提前三个月就开始订票,很多热门线路的火车票到提前一周的时间里就预订一空,因此说实名制解决了“一票难求”的局面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尤其对于那些临时决定乘火车出行的人,“实名制”甚至加剧了短期内购票的困难。

  尽管购票和上车无须核对身份证件,但由于车票上有名字、年龄、性别等多个信息,因此现实生活中个人“黄牛倒票”的情形在印度的确极少出现。然而“实名制”是否是杜绝寻租和腐败现象的良方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果有人在火车上被查出无票乘车,只要塞给检票人员一些钱,总可以安然逃过。印度在实行电脑联网售票之前,铁路部门的一些售票人员利用职权收取贿赂的情形还是时有发生的。

  一个原因是,印度规定政府高级官员、议员(包括家属和随从)等人可以免费优先乘坐火车,铁路职工包括家属也可根据职务高低享受不同级别的免票,因此在铁路系统内部存在名目繁多的“配额”。当然,并不是每一天、每一列车都有这些要人来乘车,因此有些售票人员可以利用手中权力“内部调剂”这些配额。

  举一个本人亲身经历的例子。记者曾经在非旅游旺季乘坐前往印度北部宗教圣地之一哈里德瓦尔方向的快车,提前三天订票时被告知“头等空调车”无票,包括供外国人的三张“配额”票,于是只好买二等厢车票上车。这增加了我的好奇感,想看看头等厢“无票”到底会是何等拥挤的情况,结果令人失望。除了几个官僚模样的人和一个大声吵闹的“上等人”家庭,从新德里起点一直到接近终点的哈里德瓦尔,整个两节头等厢里几乎是空空如也,更不见一个“外国人”踪影。

  “印度火车票实名制”是否体现了“公平性”?对于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大家都在同样的起点上订票上车,尽管官僚、外国人享受一些“可以理解的特权”,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可以说是“公平的”。但对与超过80%的印度铁路乘客,尤其是在客运高峰时挂在车厢外面、坐在车厢顶上的普通人,“火车票实名制”似乎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情。

  “快速办票”也有弊病

  从2005年开始印度铁路部门为解决短期购票难的问题开始实行一种“快速办理车票”,即人们在列车出发的三天之内到专门的窗口可以“快速购票”,这也为一些有“关系”的旅游公司和个人开了方便之门。据记者的印度雇员芒珠讲,如果她着急乘坐当天的火车而又未事先订票,在新德里的两个火车站对面一些旅游公司那里交上车票一倍多的价钱总可以搞到票,因为他们往往能通过关系“团体打包”购买车票。

  应该承认,印度铁路系统在注重社会效益、照顾弱势群体方面还是做出了积极努力。例如印铁路部门明确规定,对60岁以上的老人、盲人、聋哑人、心脏病及肺结核患者、全国优秀教师、军人等乘车实行优惠政策,最高优惠幅度达票价的75%。

  中印同属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把蛋糕做大和如何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借鉴全世界先进的经验,当然包括印度的。印度长途旅客(采用实名制)的数量与中国铁路客运人数相当,印度能做到的“实名制”,中国也没有理由不可以做到,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政策选择。

  附:印度为什么没有票贩子?

  人民日报

  “买一张去加尔各答的火车票。”记者对售票员说。“单子。”售票员不耐烦地回答。“单子?!”记者一边颇感疑惑,一边把钱递了过去。或许是听错了,或许是当地语言中把货币叫做单子,记者心里嘀咕着。售票员举手把钱挡了回来,提高嗓门说:“单子!单子!先填乘客信息单。”说着,他递给记者一张纸片。

  记者退到一边,开始填写乘客信息单。呵,内容真不少,好像一张试卷!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乘车日期、拟乘车次、车厢种类等,还有一项很有意思,那就是:是否为医生。后来知道,如果是医生的话,在火车上有病人出现,医生乘客要听从列车长的调度,为病人服务。




  售票员接过记者填好的乘客信息单,将相关信息输入电脑,很快,一张巴掌大小的纸片从打印机中出来。记者如数把钱递了进去,他清点之后把那张纸片递了出来。这就是印度的火车票?!记者感到很好奇。票面上清楚地印着记者刚才填写的主要信息(见上图)。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广告。

  这是记者第一次在印度买火车票的经历。印度火车站一般都有两大售票厅,一个是出售当日的车票,一个是出售未来3个月的车票。进入售票厅,第一件事是到柜台取乘客信息单,根据墙壁上张贴的列车信息表填写拟乘的车次等内容以及个人信息,然后排队买票。看起来,在印度买火车票挺麻烦,但实际上,乘客也可在家里上铁道部门的订票网,网上填写相关信息,用信用卡付费,确认后便可自己将火车票打印出来,其流程就和网上预订飞机票一样。

  乘车前,乘客都要在车厢门口两侧看贴着的一张大纸,这张纸有点像公布的分数榜,乘客看的样子也极像考生看分数榜的神情。“榜”上打印着乘客的名字、车厢、座位等内容。火车行驶途中,查票人员手持那张“榜”文逐个核对乘客的车票。如果发现“名不符实”者,要详细盘问原因。

  印度铁路运输能力没有中国强,乘客却不比中国少,节假日铁路运输高峰也很多,但印度很少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即使买不到票,人们也会理解这是因为需求大于供给所致,这种理解大概就来自于售票实名制所体现的公平性吧。

  印度铁道部市场部一位官员对记者说,“由于供需矛盾,在印度,你可能会买不到火车票,但绝不会遇到售票口没有票而票贩子手里一大堆票的情形。”他说,铁路系统是公共资源,这种资源应该由全社会共享,如果任由票贩子左右,随意哄抬票价,受到损害的就不只是乘客,还有社会正义与公平。他认为,售票实名制在印度实行近百年,成功地维护了铁道部门的廉洁形象,也成功地杜绝了票贩子的孳生。

  售票实名制不仅可以有效地杜绝票贩子,也可带来其他许多好处。如发生火车事故时,可以及时明确乘客身份,迅速办理相关事宜。特别是在恐怖主义日益猖獗的今天,这种制度的重要意义更加突出。

来源: 文汇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