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媒体热议'中国两会' :'E两会'意义'非比寻常'

本帖于 2009-10-22 10:24:1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2009年中国人大和政协两会开幕在即,然而,中国两亿多网民自己的“两会”已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一个多月,这被称为“E两会”。

官方的新华网、人民网,半官方的中新网,商业运营的新浪网站、搜狐网站等,都掀起了网民关注两会的热潮,这还不包括数百家地方网站在提前举行的地方两会中的“专题策划”活动。

这种媒体参与和民众参政热情在西方都为罕见,唯一能媲美的恐怕只有美国大选,而这种火爆局面也只能四年一遇。2005年,中国总理温家宝的一句话将网络议政引入“大雅之堂”,他在当年两会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于是,中国百姓似乎找到了与总理对话的新渠道,次年,就有网友给温家宝“发请柬”,要求与他“网聊”。

2008年6月,胡锦涛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交流,道出他上网的三个目的:看新闻,了解网民关心的问题和看法,了解网民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此,网络轰轰烈烈地成为中国民众参与两会的渠道。

中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北京开幕。俄罗斯《专家》周刊3月2日就此刊发了题为《意义特殊的“人代会”》的文章,认为在今年的中国两会上,经济将是最主要的议题,代表们都在期待反危机的具体指示。

临危受命

期待反危机具体指示

文章说,去年,中国人大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通胀和经济过热的危险,时隔一年,情况已发生180度的转变,如何刺激经济发展变成了当务之急。反危机计划的实施可能引发中国国内财富的重新分配:20年来一直落后于富裕沿海地区的内地省份希望能得到4万亿元中最大最好的部分。

中国“人代会”的第二个重要议题将是失业问题。据预测,2009年失业率将达到4.9%,这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创纪录新高。而且不单是城市失业问题,还要考虑到2000万农民工。还有一个难题是大学生就业。今年将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其中大部分人都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中国经济正快速地从出口型转向内需型,所需要的不一定是近几年培养的那些人才。

发展契机

内陆地区欲迎头赶上

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很不平衡,目前受害最重的恰恰是近10年依靠出口发展最快的那些地区。中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受到的影响要轻得多,它们希望以危机为契机,缩小与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可见,此次“人代会”还将是为地区项目游说的绝好机会。许多专家认为,中国内需的拉升将主要依靠“二类”城市,危机将使这种趋势进一步增强。

一些专家估计,此次会议不会宣布新的反危机计划,多半将是对现有计划进行更为具体的细化,可能会有一些支持内需的新举措。

关注民生

力争经济增长“保八”

代表们关注的还有社会保障问题——卫生和社会保障系统的改革以及食品安全问题。会议将投票表决成立一个新的食品安全委员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