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呼吁:要坚决反对科学界的“3F”风气

本帖于 2009-10-22 10:24:1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新华网上海3月2日电(记者 张建松)“这些年,我国的科学界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浮躁、浮夸和腐败的‘3F’风气,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们要坚决反对!”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主任贺林在2日召开的一次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呼吁。

    “目前,我国科学界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科学研究资金数额的问题,而是如何用好这些科研资金的问题。”贺林说:“这需要从机制、体制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让游戏规则更加合理化,让实的东西多一些,虚的东西少一些,真正鼓励科研人员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进行科学研究。”

    “投入科研领域的大笔经费,如果能用在解决科学问题的每一个实实在在的课题上,一定会比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忙于‘拼盘’所得的效果要好得多。”贺林认为:“投资多,往往并不一定能换回高水平的科研回报,如果管理没跟上,反而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科学研究是一步
一步做出来的,纵观诺贝尔奖获得者,极少出自所谓的攻关大项目,更多是来自于一、二十人组成的研究团队持之以恒的努力研究。”贺林说。

    经过长达八年的艰苦努力,贺林带领的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揭开A-1型短指(趾)症的致病机理,这一研究的相关论文被国际权威学术杂志《NATRUE》(《自然》)网络版提前登载。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对现代遗传发育生物学、肢体和骨骼发育生物学有着重要意义,还可以为相关骨骼疾病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科学研究者要耐得住寂寞,虽然我们这八年来的研究道路极不平坦,充满了酸甜苦辣,但非常值得。”贺林说:“最为高兴的是,通过这项研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承担A-1型短指(趾)疾病致病机理研究的三位年轻人高波、胡建新和马钢,都是在贺林的高徒。

    为了让自己的科研团队自觉抵制“3F”风气,贺林不仅身体力行,还经常教育学生要享受“快乐科学”,他将单调的实验室布置成浓郁的艺术氛围,并经常用艺术的原理引导和启发学生。目前,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是继美国斯坦福大学之后的第二个Bio-X中心,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神经精神疾病样品库。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呼吁:要坚决反对科学界的“3F”风气
  • 总设计师叶培建详解嫦娥一号撞月
  • 中国成美国最大债权国明智吗?
  • '生存恐慌'加剧 美国金融危机催生'焦虑一族'
  • 《泰晤士报》:十三个未解的科学之谜
  • 所有跟帖: 

    中国的“3P”风气, 坚决拥护党中央! -benchmark- 给 benchmark 发送悄悄话 benchmark 的博客首页 (15 bytes) () 03/02/2009 postreply 14:32:3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