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胡温新政的历程回顾与前景瞻瞩

来源: 2009-02-23 07:58:1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前 言
简述一下本文主要内容与大致结构,以方便阅读。
本文以二零零八年的中国回顾开篇,由零八年中国社会热点事件分析中国面临的形势,回顾了胡温新政在零八年的主要工作及六年来走过的历程。从多角度对胡温新政进行历史定位,初步分析其目标。
文章的重点是根据邓小平曾着重强调过的三个论断,分析胡温新政所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
即由‘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首先是高层’这一论断,分析胡温新政面临的领导体制调整完善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课题;
由‘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失误在教育’这一论断,分析胡温新政面临的解除社会精神危机与打造中国价值课题;
由‘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及‘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这一论断,分析胡温新政面临的解除土崩之危与壮大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中坚力量课题。
全文共七个部分,总计二万五千余字。
第一部分、零八年的中国:回顾与检讨(第01-第04页) 简略回顾零八年的主要成就,重点是分析中国社会若干热点事件,提出中国所面临的天地交攻、上下夹击、内外围困。
第二部分、零八年的胡温新政与胡温新政历程回顾(第04-第07页) 着重回顾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的创立完善过程
第三部分、胡温新政的历史定位与目标简析(第07-第10页) 从多角度分析了胡温新政所处历史时空定位及其目标
第四部分、胡温新政面临的第一个重要问题:领导制度的调整完善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11-第15页) 重点分析了新老交替制度
第五部分、胡温新政面临的第二个重要问题:解除精神危机打造中国价值(第15-第17页)
第六部分、胡温新政面临的第三个重要问题:解决土崩之危 (第17-第19页)着重分析了善用‘损’‘益’分而治之缓解问题与根本解决之道
第七部分、简略结语:前景展望(第19-第20页)谈胡温新政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
本文是第十四稿,与初稿相比,删掉的部分主要是由国家主席制度谈领导体制调整完善,以及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等等。这两部分篇幅较大,均可以独立成文。现分别列有文章大纲附录于本文之后,以供参考。
2009年2月21日
湘潭市湘潭大学校园宾馆
七年之痒:胡温新政的历程回顾与前景瞻瞩
副题:零八年的中国诊断报告与中国世纪宣言书
一、二零零八年的中国:回顾与检讨
二零零八年可谓当之无愧的中国年。如果二十一世纪真的是中国世纪,那么零八年就是这个中国世纪真正的开局之年。
八月份,北京奥运会以盛大完美的成功展现了中国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了它的国际形象,加强了它全球领导有力竞争者的地位。
九月份,金融大风暴带来了华尔街大崩溃并迅速蔓延全球。直到现在,形势仍在恶化,危机继续纵深发展,最终有可能摧毁美国领导的现今世界秩序体系。中国对危机迅速地采取了积极措施认真应对,力度之大,步骤之有条不紊,好象早有预案。中国的胸有成竹与西方世界普遍的惊慌失措形成鲜明对比,也为全球携手共渡危机提供了急需的信心、勇气、希望。
十二月中旬,北京举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将一年来全国各地持续不断的总结、纪念、庆祝活动推向高潮。中国全面展示了业已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总结了成功经验。
如果再充分考虑中国在这一年里战胜两场特大自然灾害所展示的巨大力量、非凡勇气、惊人能力和已取得的辉煌战果,人们就更有理由确信,没有什么困难挑战能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然而,在荣耀背后,这一年中国社会里的某些暗涌潜流也接连出现,它们同样引人关注。
零八年初,中国南方长时间持续遭遇特大暴风雪灾害。各种交通工具、道路、电力通讯设施、数以亿计春节返乡人潮等等,全都长时间大范围地被恶劣天气所堵塞、包围、中断,陷入瘫痪境地。
五月份,更大的灾难降临了。西南的四川汶川地区爆发里氏八级以上特大地震,大半个中国被震撼。灾难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空前,堪比一场大战争,全世界都被震惊了。
半年里自然界给中国制造出天地交攻灾难场景,这是否就是中国古代哲人所著《周易》里‘否’卦所指示的现象呢?观察这一年里中国社会的热点事件,也许会发现,自然界展示的灾难,的确具有中国古人所谓天象示警的意义。
中国社会在这一年里,类似这种由于‘天地悬隔,阴阳不交’而导致冲突危机大迸发的事件,实在要多于往常。这一年中国现有的社会秩序制度体系价值体系等,某种范围内不同程度上,都处在上下夹击内外围困的形势中。
零八年的中国底层社会里,有三起个体事件曾引起全国广泛注意和议论。
地震灾难发生不久,震区有位青年教师就写了博客文章,他用个人价值至上观念的文字,为灾难来临时他的自救行为辩护,并与批评者公开论战。他的言行对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价值的破坏力似乎被无限放大了,他坚持自己观点拒不认错的态度更令公众震惊,激起了广泛的愤怒批评,也令他自己陷入困境。非常时刻,他的言行被视为对社会价值体系公然挑衅。
六月底七月初,一位青年公民在上海市某警局内接连砍伤杀害多名警务人员,案件震惊全国。事件显然超出普通刑事案件范畴,由于行凶者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并非具体受害者个人,因而带有公民个人以极端方式对抗社会制度体制的含义。
在中国农历年的十二月初,中部地区的湖北随州某位废品回收业者,再次以一日内连杀八人的特大案件血惊全国。而案件最后所指向的,可能正是中国文明传统中最核心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
三起事件当事人都只是身居社会中下层的普通公民。如果仔细地观察,他们都并非是身居底层而又缺乏社会竞争力的完全弱势群体成员,他们更象大多数底层普通人一样,具有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的条件和改变自身现状的强烈愿望。但是,在个人各自遭遇不同的挫折时,他们都没有选择其他途径去释放压力或解决问题,而共同采用了以激烈对抗言行表达的方式。他们的言行因此具有某种代表性意义,三起事件都引起社会广泛地关注、持续地讨论思考,并非偶然。

与三起个体事件相比,这一年里,三起群体事件同样引人关注而且意义显然更加重要。
在云南孟连、贵州瓮安、甘肃陇南,西部贫困地区先后发生了三起震动全国的公众与地方政府对抗事件。
事件的规模和严重程度都是多年来少有的,而起因则轻微或意外得令人惊讶。一触即发的情形令人惊觉问题的严重性与解决问题的紧迫性。
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处理事件所获得的新经验教训;事件所展示的中国社会某些新矛盾新特征;互联网的参与及作用等等,都引起人们广泛地讨论深入地思考。
这些个体与群体事件表明,中国底层社会遭遇社会挫折的机会越来越多,却缺乏相应的社会救助以缓解疏导;他们要求改变自身现状的要求强烈,但未必受到应有的足够重视;利益表达渠道稀少且不畅通,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回应。这些令他们容易选择冲撞对抗方式乃至极端言行,以引起应有的重视与回应。而社会维稳机制应急处理机制也似乎难以适应新形势,不足以有效及时应付冲击。
个体事件也许带有偶然性,只是个人行为,与当事者个人特定的性格、家庭境遇、成长经历等有更大关联;甚至群体事件可能也仍是小规模的、缺乏有效组织的个别事件。它们未必昭示社会面临系统性风险。但是,如果对它们不给予足够关注,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防止类似事件重复发生乃至蔓延,那么它们变成有组织的大规模社会系统性风险,时间就并不需要太久了。
作为中国社会上层的既得利益群体,作为现有社会秩序体制最主要受益者,零八年他们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表现呢?
年初两会期间,上一年度首富对《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权益条款公开表示异议,引起广泛注意与争议。
年中,随着持续高涨的房价开始出现回落,房地产商为高房价辩护的声浪更加高涨。同时,部分地方政府采取措施托市救市,共同向中央宏观调控施加压力。这些都引起大范围讨论。一些地方因房价下跌引发冲突事件也引人注意。
毒奶粉事件中的企业行为和抗震救灾时某些知名工商界企业及富豪们的吝啬言行,引起社会公众对富裕阶层社会责任的大讨论。
年底,深圳发生了中央某部委派驻地方官员涉嫌公开场所对未成年人行为不检事件。该官员在事件中所表现的特权思想和狂妄言行,令全国震惊;同样是在先富典型代表地区的深圳,一起因娱乐场所火灾导致死伤多人事件暴露出来的官商勾结内幕也引人关注。
年末,最高法院副院长腐败案,年轻的首富夫妇涉嫌经济犯罪双双被拘捕调查案件,都在全国引起震动与议论。
底层社会典型事件大多发生于贫困欠发达中西部地区,而上层社会热点事件几乎全部来自先富地区。这些先富地区的热点事件表明,既得利益群体开始对现行秩序体制更多公开表达不满,充分运用自身能量施加压力影响,他们的某些腐化行为也引起社会更大的反制,双方利益一致空间在缩小,出现紧张关系升级扩大的趋势。
零八年中国社会秩序遭到底层社会与上层社会的上下夹击并非偶然,它们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只是这一年里表现得更集中突出,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趋势更加明显。值得庆幸的是,虽然上层社会与底层民众有时甚至会并肩共同施以攻击(如贵州瓮安、甘肃陇南等),但从整体上看,双方的鸿沟、对立、对抗、敌意,远大于它们对现行秩序共同的不满与抗议。它们对现行秩序寄予了基于各自利益的更多期待,而非更多失望乃至绝望。暂时的分而治之,仍可有效缓解问题从而争取到解决问题所必须的足够时间。
尽管如此,但它们终究是可以冲决社会秩序围堰堤坝的社会暗涌乃至社会洪流。从性质上来说,它们正是古人所说的‘天下之大患在于土崩’。
这是自然界造成的唐家山堰塞湖之外,是全球经济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在局部区域内制造的堰塞湖之外,高悬在中国社会稳定进步头上的又一座堰塞湖。不管是采取加高加固堤坝扩大容量消融它们,或是修起导流渠道宣泄减压,人们都必须认真面对他们,抓紧时间加快速度努力解决它们。
除了国内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