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全球进行“能源外交”。
《纽约时报》发表分析文章说,中国正在利用当前的经济衰退,投入到一个购物大热潮,在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投资,这将让中国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经济优势。文章摘译如下:
一些经济分析家说,他们认为,中国的投资对其竞争对手如美国等构成威胁。北京周五就进行了最新的行动,宣布其国有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将给予巴西石油巨头Petrobras100亿美元,以换取该国长期对华供应原油。
中国在本周与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签署了类似的交易,使本月北京的石油总投资达到410亿美元。这些代表了重要的投资。
但是,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说,中国最近的投资是值得欢迎的,因为这些将为迫切的发展项目供融资,在世界上许多大型的银行都不愿意贷款的情况下,增加全球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供应。
“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很多项目已经被推迟了, ”苏格兰邓迪大学能源政策中心主任安德鲁斯8231;斯皮德(Philip Andrews-Speed)教授说,“油公司现在可能获得了钱去生产石油。”
不仅是石油,这个月,中国最大的铝生产商还同意向世界上其中一家最大的矿业公司、澳大利亚的力拓投资195亿美元。周一,中国五矿集团出价17亿美元收购同样来自澳大利亚的巨大锌矿业公司OZ Minerals。
在信贷市场紧缩、以及产品价格剧降让能源和自然资源公司急需现金的时期,中国却现金充裕。对许多企业来说,中国的角色已经从“排斥者”转为“首要的贷款人”。
“这是沉重有力的能源外交”,安德鲁斯8231;斯皮德教授说,“如果你需要钱,你就会去有钱的地方,而今天,中国就是这个地方。”
本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非洲开展“友好合作之旅”,在那里中国拥有巨大的资源和采矿业利益。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则访问南美洲,会见巴西和委内瑞拉领导人,并就石油和矿物签署了合作协定。
委内瑞拉向中国借款60亿美元,并同意增加其石油对华出口,让中国在该国的投资总额增至120亿美元。在巴西,中国签署了一项10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巴西按市价每日为中国提多达16万桶的原油。
同时,本周在北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俄罗斯联邦副总理,中方同意给予俄罗斯石油巨头Rosneft和俄罗斯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Transneft合共250亿美元,换取20年供应原油,每年1500万吨。
这些投资是中国自2005年以来最大的行动,当年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尝试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却不果,引发了有关中国是否意欲捆绑全球资源的忧虑。
但是,自那时起,世界已经急剧改变。近几个月来商品价格大幅下滑。
“中国发生的改变是,其主要的竞争力有所增加,那就是资本,”投资银行CLSA资源分析师德里斯科尔(Andrew Driscoll),“很多公司都在乞讨资本。”
中方想要可靠的原油供应来支持其日益增长的运输部门,她需要铁矿来生产钢铁,以及铜和铝来建造房屋和消费品。
分析人士说,还有些人担心中方是否将与其他国家如美国和印度,竞争石油和其他自然资源。
分析指,中国今年将可能继续与小规模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矿产生产商和矿业公司进行交易。正如澳大利亚矿业公司FORTESCUE在传出正与中国商谈一项大投资后,本周该公司股价随即上涨。
在许多情况下,中国都能在美欧没有优势的地区如非洲部分国家和中东等,取得大量的石油供应和矿物。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协议确保了中国在今后几十年里,得到稳定的石油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