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13日报道指出,中国经济出现好转迹象,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已经开始见效。
彭博社邀请14位经济学家对中国的经济做出评估,预期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将达到6.3%,第二季度将进一步升至6.6%。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危机中首个复苏的主要经济体,”香港美林证券经济师Lu Ting表示,“在金融危机恶化到几乎崩溃之际,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在企业和个人信贷方面仍保持显着增长的经济体。”
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对市场表现出新的兴趣。中国的股市交易量在2月11日创出过去3年的新高。在中石化和紫金矿业的带动下,上证综合指数比去年11月11日的低点上涨了32%。
报道说,中国的经济下滑已经造成2千万人失业、出口下降以及房地产市场委靡,中国正试图扭转这一形势。中国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金额高达1.62万亿人民币,这与中国修路建房,带动铁矿石价格上涨不无关系。
报道认为,中国政府去年11月宣布的刺激计划,已经开始发挥效应。在这个计划中,中央政府出资1.2万亿元,这意味着银行愿意为项目提供资金。
香港道富环球的策略师Dwyfor Evans表示,中国央行公布1月份信贷数据显示,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这使政府的投资效应“倍增”。这一点对于背负着有毒资产的美国和欧洲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
不过,报道也指出,中国经济的复苏将是温和的,而贸易市场也存在着种种问题。
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出口创近13年来的最大跌幅,进口下降高达43.1%。上海渣打银行的经济师Stephen Green也透露,1月份企业解雇员工的步伐又加快了,不少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情况。他认为,即使中国刺激消费方案创造了8%的增长,达到政府预定的目标,但这或许不大会是“健康的、可创造就业机会的增长”,因为它主要将推动钢铁和水泥的需求,而对于消费的推动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