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一改中共低调作风 引来外界关注和想像

本帖于 2009-10-22 10:24:1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农历年间,出访欧洲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发表的若干言论,引来了香港媒体颇大的关注和想像空间,有人认为,这打破了过去中国领导人鲜少公开评论涉外事务的低调作风。

  温家宝是于1月26日启程出访瑞士、德国、西班牙、英国和欧盟总部,并出席在瑞士达佛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根据媒体的报导,在头几天的行程?,温家宝发表了以下颇受关注的言论:

  一、温家宝在谈到当前金融危机时,表示某些国家採取「不恰当的微观经济政策」、「持续的低储蓄率和放任消费」、「一些财务机构缺乏自律性,盲目追求利润」。

  虽然温家宝并未点名是哪些国家,但港媒普遍解读为是针对美国。

  二、温家宝又说,金融海啸爆发后,有人认为中国可以做「救世主」,但后来又有人「唱衰中国」。

  三、在发表「唱衰中国」论后,温家宝又罕见地评论法国内政,表示法国爆发的大罢工,是当地人民不满「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力」。

  中国领导人过去的涉外言论一向予人谨慎、低调的感觉,尤其是避免干涉或评论他国内政,但这次温家宝的言论明显有别于从前,这难免引起港媒的关注和带来许多想像空间。

  连日来,部分港媒对温家宝的言论做出多方解读,而综合这些看法,温家宝的上述言论不外乎有2方面目的:1是要反击美国有人把金融海啸归咎于中国及不看好中国经济;2是报復法国总统沙柯吉先前不顾中国抗议仍接见达赖喇嘛。

  譬如,星岛日报就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温家宝不点名批评美国是金融海啸的根源,是要高调反击美国财长特纳早先发表的「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币值」的言论。

  在法国问题上,评论认为,温家宝「不顾伤害法国人民感情」,暗批沙柯吉,是要报復他先前坚持接见达赖喇嘛。

  对于如何解读温家宝的言论,上海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长周建明也表达了类似港媒的看法,认为温家宝是「有感而发」。

  周建明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说,西方国家有人对中国经济的成长提出了负面的看法,譬如不能「保8」,而温家宝显然对中国经济是有信心的,认为西方无法準确掌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因此,觉得有必要公开表达中国在这方面长期以来的信心。

  在金融海啸问题上,既然西方有人把责任归咎于中国的高储蓄率,温家宝就要说明,美国的过度消费,才是这次金融海啸的元兇。

  至于温家宝为何评论法国的内政,周建明相信,这与达赖有关。

  不过,周建明认为,温家宝评论法国内政,并非如某些港媒所说,是在「敲打」法国,而是向法国传达这样的讯息:今天我们(中法)大概到了一个平等协商处理世界事务的时候,你法国没有资格干涉中国内政;你现在自己的事情也够你自己招呼了。

  综合而言,他觉得,温家宝的上述言论既非高调,也非低调。

  周建明说:「如果要把温家宝这次出访的言论与过往中国领导人的谈话做出区别的话,那就是中国觉得自己有实力了,领导人谈话时不必再像以前只是为自己辩解……。」

  他指出,特别是金融海啸爆发后,全球的金融秩序需要重建,再也不能由美国单方面监管;而处于这个关键时刻,中国不单要当头,还要从自己的利益角度看,因此,领导人已到了不能不说话的地步,否则中国在全球金融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将会变得被动。

  但周建明认为,温家宝的讲话还是比较谨慎的、不算张扬。相较之下,俄罗斯领导人普丁对西方的批评更为张扬。

  此外,温家宝的言论也只侷限于金融秩序及贸易保护主义等经济层面,并未谈到政治和国际安全秩序,足以証明中国高层领导人还是掌握分寸的。

  据报导,在最后1站英国访问时,温家宝又再表示,各国应付金融危机的措施至今成效欠佳,是因为这些国家并无投资实体经济,促进消费。温家宝并未指名道姓,但其谈话又是明显有别于过去中国领导人鲜少直接道出别人缺点的惯常做法。

  因此,无论港媒或学者专家的上述解读是否準确,但1个大家都接受的共同点是:中国领导人过去出访时只为自己辩解、不直接批评别人的态度,看来自温家宝开始出现了变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