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劳伦斯·库恩
刚进入2009年,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来到北京,为他的新书《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做宣传。此书的英文版将在2月由约翰威立出版社在全球发行。这是他第二本引起中国媒体关注的图书,此前一本书是2005年出版的《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这是历史上第二次,由一个外国人近距离接触、介绍中国所经历的变革,和变革中的中国领导人。上一次是斯诺,也是美国人,在1936年,他到延安,找的是毛泽东。同样是向西方介绍中国,不同的是,斯诺的《西行漫记》引发了西方热血青年对中国的好奇和向往;而70年后的库恩,却引起西方媒体对其客观性的质疑。问题的焦点是中国不可思议的巨变。但有一点库恩和斯诺命运是相同的——他们都成为了中国领导人可信赖的好朋友,《中国新闻周刊》专访近日库恩,他谈到了他眼中的中国领导人。
库恩认为,从毛泽东时代到邓小平时代再到江泽民时代和胡锦涛时代,中国确实是从强人政治走向常人政治。毛泽东逝世以后,一个常人是无法解决中国的问题的,中国需要一个强人。正是邓小平使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江泽民时代,中国向正常国家转变,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每一代中国领导人都是应运而生的,他们面临的问题不同,领导方式当然也不一样。
在库恩看来,胡锦涛这一届领导集体充满了智慧,他尤其赞赏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这个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科学的政治思想,同时对中国当下复杂的问题有很强的适用性。
十七大之后走上中央领导岗位的领导人,大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岁月中接受高等教育并成长起来的,库恩认为,江泽民之前的中国领导人是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江泽民这一代领导人,既经历过革命年代,也经历了50年代和文革时期,他们是承前启后的一代领导人。
相比中美两国领导人,库恩曾经半开玩笑地说过一个笑话:美国的领导人大多出身于律师,而中国则是由一些科学家或工程师担当领导人,中美两国领导人不能更好地交流,不是文化上的差异,而是律师和工程师之间的交流障碍。
库恩说,“当然,我不是说工程师和科学家当领导人不好,但一个国家不能全都由工程师或科学家担当领导。”现在,库恩欣喜地看到,中国现任领导人更加多元化,他们有学经济的、有学法律的,而且大多数人拥有研究生学历,甚至还有博士学位,他们高度职业化,大都管理过两三个省份,有着丰富的经验。
这些领导人经历了文革,对中国的问题有很清醒的认识。他们会直面中国自身的问题,不会对中国采取革命式的手段,只会进行渐进式的、考虑周全的改革。他们参与国际事务,不会过分强调中国的国际地位。库恩说,他对中国现在的领导人和将来的领导人都持有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