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印度女记者被问:你愿当中国人还是印度人?

来源: 五步蛇 2009-01-12 18:59:4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30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五步蛇 ] 在 2009-10-22 10:24:1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当印度女记者被问:你愿当中国人还是印度人?

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比较中国和印度不是什么新鲜事。无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惊人速度与印度更缓慢、更适度的增长,抑或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印度复杂的民主制度,这两个国家不断被比较分析。

  但是,尽管外界对于两国最终谁将在工业化竞争中胜出绞尽脑汁,但其实 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能十分清楚地囊括哪个国家使国民生活更好的辩论。这是一个在上流社会很少有人敢提出的问题:如果你今日出生,你希望自己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

  出生于印度德里的帕拉维·艾亚尔(pallavi aiyar)是第一位会讲中文的印度驻北京记者。她在新著《烟雾与镜子:中国经历》中,尝试回答了这个有趣的问题。她说,最佳选择是成为一名印度高种姓男子(编者注:印度传统的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高种姓人就是指地位较高的人),他的政治自由度肯定胜过中国公民。但如果这不可能,她会选择成为有钱的中国女子,因为做中国女人不像印度女人那样遭受种种限制。如果只能当个穷人,她宁愿出生在中国。艾亚尔说,一个印度厕所清洁工或许能投票,但一个中国清洁工被视为低等人的可能性要小很多。

  看来在北京生活了5年的艾亚尔不愿给出明确回答。确实如此。与许多逐渐发现中国的外国人一样,她的看法永远在变。她对蓬勃发展和正在全球化中国的看法之所以与众不同,原因在于她融入了个人经验。她在亚洲和西方生活过,在北京不仅当记者还是一名老师,她熟悉她的同胞对中国人的看法,以及中国人对她的祖国的看法。她是属于那种“世界人”,能引导我们进入改变世界和被世界改变的中国。

  艾亚尔在英国和美国留学后到北京教英语,其后成为《印度教徒报》驻华记者。每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都会受到他或她所在国家的影响。艾亚尔没有掩饰这个事实。她知道自己的印度背景能使自己具有更有趣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崛起。

  对许多印度人来说,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相隔不远,但在观念上却是个神秘、遥远的国度,中国经常令印度人产生复杂的情绪,包括对奇怪食物的厌恶、对有限自由的蔑视以及对摩天大楼、道路和奥运会的嫉妒。艾亚尔对这些态度不以为然。不过,当论及中国壮观的机场和高速路时,她自己的惊叹反应有助于我们理解南亚对东方大国崛起的不安。

  纵观《烟雾与镜子》整部书,艾亚尔描写了中国的人、地和事件,同时不忘反思印度的一面。她还让我们一窥印度人对中国的评论,以及中国人对印度的意见。我们遇见在纽扣业工作的“孟买买主”贾耶什说:“我们需要的是像中国这样的政府。没有结党营私,不说废话。”我们听到一家印度银行代表尼加米抱怨中国人谈生意时吸烟和喝酒。“我们印度人很难适应。欧洲人当然在这里如鱼得水……许多人甚至跟中国姑娘结婚,食物他们也吃得惯。”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