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网民为何支持以色列?

来源: 屁眼冒火 2009-01-01 12:03:4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8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屁眼冒火 ] 在 2009-10-22 10:24:1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12月29日,署名为“moonyell”的网友,给以色列外交部写了一封信,表达对打击恐怖分子的支持。30日,以色列外交部回信表示感谢。(注)“moonyell”把这两封信发到论坛,很短的时间内便获得2万次点击,跟帖多达27页。从内容来看,绝大多数的网民都同情以色列。

为了证明自己绝不仅仅是个林嘉祥口中的屁民,大陆网民一直在努力。从揭穿周正龙的虎照作假,到第一时间人肉搜索出林嘉祥和“温州23人赴美培训团”的身份资料,周久耕(已被免去房产局局长职务)的天价烟和天价表也被搜了个底朝天。


大陆网民对“以色列空袭加沙”的反映,表明经过毒奶粉、杨佳事件洗礼的网民,再也不是任由CCTV愚弄的对象了。12月28日,CCTV播出自抽耳光的《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以色列空袭加沙》,业已被证明是名不副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有关各方“立即停止一切暴力行为”;欧美各国、俄罗斯、中共都没有强烈谴责以色列空袭加沙,只是呼吁双方停止武装冲突,恢复局势平静。

美、英认为空袭是哈马斯在以巴停火期满后向以色列发动火箭袭击,造成多人受伤引起。应该说,以色列空袭加沙获得国际社会不同程度的同情,才符合事实真相。中东媒体分析,以色列空袭加沙,首先是对哈马斯的火箭袭击的报复。

新闻报道应该最大程度地呈现事实真相,让受众自己作出判断。哈马斯针对以色列的“近200枚火箭弹和炮弹”的袭击,不分军事和民用目标,而以色列击中的230个目标,“包括哈马斯的基础设施,如建筑物、弹药库和火箭阵地”,已造成至少3百多人死亡。

署名“水边疯子”的网友发表《以色列“血洗”加沙原来只是谎言》的帖子:“用小学数字知识做个简单的算术计算可知,以军对加沙目标的攻击平均每个目标杀死不足1.5人,伤不足5人。如果以军没有精确打击能力和强烈的人道观念,要想从空中向人口密集的加沙地面高速轰击一个目标而做到零伤亡纯属天方夜谈。相比那些被人肉炸弹撕成碎片的众多无辜者,包括无辜遇上人弹惨死在中东的中国劳工,我只能含泪对加沙的居民们和哈马斯的‘烈士们’说,你们能遇上以军这样的仁义之师,真的很幸运。”

12月19日至26日,哈马斯不顾以色列的再三警告,向以色列南部地区发射了200多枚火箭弹和迫击炮弹。27日以色列忍无可忍,空袭加沙进行反击。此前,以色列向加沙地带的居民发送了信息,提醒他们远离卡桑火箭发射地点、哈马斯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前年夏天,在向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发起进攻之前,以色列空投传单、发布警讯、通过广播传递讯息,甚至以电话简讯通知黎巴嫩平民撤离。这些传单和警告将使真主党战士有时间逃避打击,重新组织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但是,为了尽可能避免误伤黎巴嫩平民,以色列甘冒让自己的士兵增加伤亡的危险。

军事行动之前通知对方的平民进行疏散,尽量减少平民的伤亡,和不区别目标的恐怖袭击、人体炸弹,显然有着天壤之别。网络时代,使得获取不同渠道的信息成为现实,中共想忽悠民众再也不可能象以前一样轻松了。

所有跟帖: 

样本多大?:) -sanha- 给 sanh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09 postreply 13:08:13

应该是250人支持以色列,其他无效票--100%:)) -sanha- 给 sanh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09 postreply 13:37:22

哈哈哈,250支持以色列,其他票无效--100%,顶呀! -是个华人- 给 是个华人 发送悄悄话 是个华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1/2009 postreply 13:48:35

油太人sign your paycheck??? -dumborange- 给 dumborang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09 postreply 13:48:24

估计帮他灭火:))))) -sanha- 给 sanh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09 postreply 13:51: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