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经费80%为850万以党政军干部为主体的特权阶层服务

来源: citycity 2007-12-19 15:33:2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113 bytes)
《新快报》 2006年6月10日
  
  经过医改,我国广大民众看病是“自费模式”。据我国权威媒体报道,2003年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约6600亿元,政府只负担了其中的17%。
  据《2005年世界卫生报告》,在各国卫生总费用中,欧洲发达国家政府负担80%~90%,美国政府负担45.6%,泰国政府负担56.3%。众多穷国如印度、古巴、朝鲜(专题,图库)、苏丹、瓦努阿图、缅甸、布隆迪,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在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医疗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性的排序中,中国政府只负担17%的医疗费用,位列全世界倒数第四位。
  就连这可怜的17%的政府负担的医疗费用,又去了哪里呢?中国社科院近期有一份医疗卫生的调查报告:中国投入的医疗经费,有80%是为850万以党政军干部为主体的特权阶层服务的。据监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各级干部请长期病假,其中有40万干部长期占据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500多亿元。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告诫中国政府:就公共医疗卫生而言,最基本的职能都需由政府承担,由政府出资保证,使医院不必从病人身上要钱,使医生能够尽到他们的职责,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相信所有医务人员都愿意医药分家,靠技术来吃饭,谁都不想背着“回扣”这个屎盆子生活。


<<我国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全世界倒数第4>>
新华网

2005年1—5月,贵州省黄岗村一共出生了10余个婴儿,死亡8人,初生婴儿死亡率高达60.5%;而同期,发达国家平均初生婴儿死亡率仅为0.5%!村长吴成龙痛心地说,这是农村基本医疗资源匮乏导致的。“我们这什么药都缺;就拿我家来说,如果能及时输液的话,我的第一个孩子就不会死了。 可那天晚上医院没电,找不到血管,就没有输液……”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人大代表乃东红日前披露,全国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约500亿元。“政府投入不足”几乎是医疗领域一切症结所在,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公布的数字



显示,中国医药卫生总体水平仅排在第144位;卫生公平性排在第188位,是全世界倒数第4位;有人称其为“中国改革之耻”。

  近年来,政府在医疗领域投入了多少?如果在短时期内难以加大投入,又该如何将现有资金合理、公平地配置呢?

  政府投入只占2.7%

  刚结束的“两会”上有这样一个场景: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参加医卫组小组讨论时,问在座的委员们:“你们说,我们现在的医疗究竟该怎么办?”一些委员不约而同地表示,“给钱!”的确,一直以来,政府在医疗领域投入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的医疗开支均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0%以上,即使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非洲国家赞比亚,也达到了5.8%,而中国只占2.7%。

  “从前在财政部的时候给卫生投的钱太少了。”这是高强部长上任后的一句玩笑话。但在某医学院学生小张看来,政府投入少的根本原因就是医疗无法拉动GDP。“这不明摆着吗?把钱投给医疗,看上去就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根本拉动不了GDP。其实,只有医疗卫生搞好了,GDP才能上去,毕竟这是关乎生命的大事啊!”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施作霖认为,自1998年,从政府决定把整个医疗事业推向市场开始,这步棋就下错了,根源在于没把“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作为义务和责任。“在世界卫生组织的192个成员国里边,我们的医疗公平性列倒数第四位。而那些经济水平落后于我们的国家,如印度,其医疗开支占GDP的6.1%。1949年,印度通过的第一部宪法中就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享受免费医疗。就目前来说,由于我国医疗市场的惯性已经形成,想一下扭过来很难。在国家对科教文卫的投入中,科学占几千亿,教育占几千亿,而卫生只占到300来亿,这是远远不够的。”

  但和自身相比,中国政府的投入还是呈上升趋势的。2006年政府卫生投入比2002年增长了一倍多,今年国家用于卫生的支出比去年增长了86%,这的确是个可喜的现象。然而,想通过国家投入,实现全民免费医疗,似乎不太现实。“如果全部由财政安排,将占到政府预算的1/4以上。”高强部长在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认为,政府投入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不患寡而患不均”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据中国科学院的调查显示,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

  让我们再看看以下两组数字——第一组:城市医院病床的入住率,上世纪80年代平均为35%,现在为65%。说明来城市医院看病的人在增加。

  第二组:农村乡镇卫生从业人员数,上世纪70年代平均为350万人,最近降为不到50万人。说明农村医疗资源日渐贫瘠。

  在外企工作的赵女士的话恐怕代表了不少老百姓的心声。“我想问的是,投入不足真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吗?不公平应该才是吧。如果不能保证把钱用到百姓身上,而仍将绝大部分用于干部的医疗保健上,即使政府投入再多,也是白搭!”

  对这一说法,施作霖的态度则平缓、宽容得多。他认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大多数病房住的是离休干部,这些人的保健问题成了困难,这部分钱不能省。然而,政府确实应加大投入,提高老百姓的那部分份额,缩小两者差距。“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从哪里省出这一部分钱。在国家4万亿财政中,公车占2000亿,行政开支占2000亿,楼堂馆所建设占2000亿—3000亿,只要每个里面拿出一点给老百姓,就能解决问题了。”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永州市副市长戴菊芳说,分配不均更突出地体现在农村和城市间。首先,20%的城市人口占用了80%的医疗资源和设施,而80%的农村人口只占用了20%的医疗资源和设施。“目前国内大部分农村乡镇卫生院设备陈旧落后;卫生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差。我建议,国家应拨出专项资金用于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方廷钰称,他在农村调研时看到,虽然国家花了很多钱修了县一级疾控中心,但很多只有房间没有设备。“农民们形象地说,‘以前是在马车上看电视,现在在沙发上看电视’——还是没有用武之地。可见,基本的设备、检查手段和稳定的医生队伍对农村医疗来说,一样都不能少。”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