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谈天下(372) 北疆游之雅丹篇

来源: 2025-11-21 16:11:2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有关北疆旅游的文章很多,通常都是介绍某个景点,我想要反过来,根据不同的地貌来介绍,对于北疆的地貌丰富性,我想没有去过的人是没有亲身感受的,那里是集中了包括沙漠,戈壁,草原,高山,雪山,湖泊,雅丹,石林等等几乎我们可以想象到的大多数地貌,可以说除了溶洞和海洋没有,其它的都有。
 
今天我们来介绍北疆游中看到的第三个让人难忘的地貌,雅丹。
 
雅丹(Yardang)一词源于维吾尔语,意为“陡壁的小山丘”。在新疆和中亚干旱地区,当地人用这个词来指代被风长期吹蚀后形成的长条状土丘。也就是说—— 这是一个原生的民间地貌名称,不是科学家发明的术语。
 
 
它是干旱区风蚀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地貌:风长期吹蚀地表,将松散物质不断削去,使地面逐渐形成高低起伏、方向一致、间距规则的“风蚀墙”和“风蚀脊”。
 
虽然雅丹是维吾尔语的词汇,但是真正让“雅丹”进入现代地理学和地质学体系的,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他在 1900年与 1930年左右多次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罗布泊和准噶尔盆地探险,在记录地貌结构时,首次用西方语言记录并描述“Yardang”这种地貌,将当地人使用的词汇直接音译进入科学文献,提出了“雅丹是风蚀作用刻画出来的巨型地表雕塑”,赫定在其著作《穿越亚洲》《沙漠中的海市蜃楼》中对雅丹进行了大量文字和手绘记录,使其为世界所知。
 
因此可以说:雅丹成为国际科学术语,是从新疆走向世界的地貌概念。
 
那雅丹地貌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要形成典型雅丹,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极端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厚层的沉积物(如粘土、砂质泥岩)
强劲且方向稳定的风
较长的地质时代(成千上万年)
 
雅丹地貌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呢:
 
呈“长条状”排列:像刀切一样整齐,方向一致
迎风面缓、背风面陡
造型奇特,城堡、宫殿、石柱、龟壳…天然雕塑感极强
颜色层次丰富(部分地区因矿物差异呈现红、黄、紫等色)
 
而北疆的雅丹主要集中在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西北—东北一线。包括北疆旅游环线中的的“五彩滩”“乌尔禾魔鬼城”等其实本质上都与风蚀、流水切割、沉积结构有关,但严格意义上北疆的雅丹地貌分为:
 
典型雅丹地貌:         乌尔禾魔鬼城、布尔津魔鬼城(五彩滩北侧)
彩色沉积岩+流水侵蚀:  五彩滩
雅丹+戈壁复合地貌:   吉木萨尔魔鬼城、江布拉克—将军戈壁区域
 
我们因为是旅行团,真正的雅丹地貌,我们只是去了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另外一个是开车路过。
 
一路从布尔津向北开,就会路过雅丹“公路风光段”(布尔津 → 哈巴),沿着217国道某些路段,两侧有天然雅丹丘陵 + 彩色沉积,这些属于小规模、零散雅丹群,算是开往五彩滩之前的开胃前菜吧。
 
而我们真正见识雅丹的壮观绝美是在五彩滩,在布尔津北部,算是第一天长途旅行后的真正的落脚点,虽然我们到达时已经是下午五点了,但是根据新疆的时差,日落通常在晚上8点半左右(夏季会在9点多),实际上,有经验的自驾游都是六点多到达,可以在走马观花后,找个好的位置,静静的等待落日余晖下,五彩滩最绝美的一面。
 
傍晚时分的五彩滩,总像一幅被风吹开的油画。这里的地貌并不温柔——干裂的台地、起伏的沟壑、层层叠叠的岩丘,被阳光点燃后,呈现出绚烂的红、紫、黄、绿等色彩,宛如大地亲手调出的颜料盘。站在观景平台上,人们常会下意识屏住呼吸,仿佛怕惊扰这场色彩的静默爆发。
 
五彩滩脚下,就是北疆最灵动的一条河流之一 —— 布尔津河,也是中国境内唯一的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与上游的喀纳斯河一样,它源自阿尔泰深处的冰川雪山,却在这里变得温柔而宽阔。布尔津河呈弯月形从五彩滩脚下滑过,水质清澈,河面常在日落时反射出金色波光,像是为这片彩丘镀上最后一层柔光。相比奔腾湍急的山谷河流,布尔津河在这里显得从容、安静、有韵律,给荒凉的雅丹地貌带来一丝意外的柔情。
 
而在布尔津河的对岸,生长着一片大片的白桦林 —— 宛如天然的滤镜,为五彩滩的荒野之美添加了一抹北方森林特有的清爽。秋天的白桦林金黄如火,树干笔直,画面干净而辽阔,与五彩滩的艳丽形成了罕见的视觉对比:一边是大地的烈色,一边是森林的静色,一动一静,一冷一暖,恰恰构成这里独一无二的风景层次。
 
如果你抬起头远眺,会看到更宏大的景象:天边矗立着一排排巨大的风电机组。它们像未来世界的守望者,耸立在荒原边缘。白色机翼在高空慢慢旋转,与彩色大地、清澈河流同框,形成五彩滩最具标志性的背景画面。很多游客第一次看到这幕景象时都会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西北风景 —— 古老的大地与现代能源,如此自然地交融在一起。
 
五彩滩不是喀纳斯那种“人人都说美”的风景,而是一处“到了才懂”的奇境。它的美,是色彩与柔风的交响,是荒野与河流的对话,是现代与远古之间的巨大空旷。在这里,看一场日落,就像是见证大地写下的一封情书。
 
旅游贴士:
 
严格分类说,五彩滩属于彩色砾岩沉积+风蚀地貌的复合体,它是以“颜色”而著名,而非典型长条状雅丹,五彩滩的红紫黄绿灰等多色层理极为鲜明,它是由亿万年前河湖沉积后经风蚀、雨蚀形成,日落时的颜色最通透,河对岸是茂密白桦林,“荒漠+绿色河谷”强烈反差。
 
中国唯一的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穿将五彩滩分为南北两岸;南岸有绿洲、沙漠,北岸则是色彩斑斓的泥岩、砂岩及砂砾组成的奇石怪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遥相辉映,“一河隔两岸,胜似两重天”。
 
在旅游开发之前,五彩滩只是 布尔津河上游的一段彩色台地,当地哈萨克与蒙古族牧民在迁徙途中会路过这里,牧民称之为“彩石河岸”,但是没有具体的名称,直到后来被地质队勘察发现记录,然后又有摄影师的小圈子内部传播,直到2004年开始正式命名开发。
 
如果说五彩滩还是让人产生看到塞北江南的丹霞的错觉,那后面第四天去乌尔禾魔鬼城的体验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西北苍凉广阔的雅丹地貌。
 
从喀纳斯景区游览完后的第二天,抵达乌尔禾魔鬼城的那一刻,你会产生一种奇妙的错觉 —— 仿佛踏入了地球之外的另一颗荒凉星球。这里没有温柔的山,也没有柔软的草原,只有大风、黄沙,以及一座座被吹刻成奇形怪状的土丘、石堡、孤塔和峡谷。它们的线条硬朗、棱角分明,像是大地在漫长的时间里,与风反复切磋出的巨型雕塑。
 
乌尔禾的风,是这里真正的主人。年复一年、日以继夜,风挟着砂砾拍打在这些沉默的土丘上,把原本平庸的台地雕刻成今日的魔鬼城:有的像远古的城墙,有的像城堡孤塔,有的像宫殿残垣,有的则如猛兽昂首、巨舰巡航。你站在观景台,只需稍微眯起眼睛,就能看到“城影”在日光下不断变幻,仿佛旧时代的巨人从沉睡中苏醒,那些土灰色如同小山丘般巨大的形体,让人不得不佩服自然的力量。
站在城中,你会感受到一种罕见的时间尺度。脚下的每一块岩丘,都经过了上百万年的风蚀;每一条沟壑,都是大自然手中最慢、最耐心的笔触。你会突然理解,为什么电影《卧虎藏龙》《七剑》《九层妖塔》愿意把这里当作奇异世界的背景 ——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足以代表荒野、孤独和神秘的天然舞台。
 
当你离开乌尔禾魔鬼城,再回望那片被风雕刻的迷宫,会突然意识到:这里的美不是热闹的,而是苍凉的;不是瞬间的,而是永恒的。正因为如此,这片“魔鬼之城”才会如此深刻地留在旅行者的心里。
 
 
旅游贴士: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典型、最壮观的雅丹地貌群之一。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被誉为“雅丹地貌天然博物馆”。乌尔禾魔鬼城号称“雅丹之王”,一排排风蚀墙宛如巨型城堡、塔楼,风大时会产生类似呼啸声,因此叫“魔鬼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风蚀蘑菇、堡垒、飞船、宫殿式雅丹,这里是多部武侠片的取景地。
 
最佳游览时间是日落前 2 小时,拍摄逆光的边缘线,极为震撼
乌尔禾魔鬼城除了有巨大的雅丹地貌,还有一个区域展示了几十年前,第一代新疆的石油人在克拉玛依开采石油的遗迹,那些不算巨大的磕头机,配套的机房,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过去的故事,在几十万年风化的土灰色的雅丹巨城中间,看到的那些现代工业的痕迹,同样让人感到时空的转换。
 
当然,如果想看更原生态的雅丹,比如吉木萨尔魔鬼城,布尔津魔鬼城(需越野车才能到达),吉木萨尔魔鬼城、江布拉克—将军戈壁,就需要自驾游并且有越野车才能到达。
 
这里还有几个与“雅丹”名字相关的几个趣事
 
火星上也有“Yardang”
 
NASA 在火星表面观察到大量类似结构,也直接称为 Martian Yardang(火星雅丹),说明这种地貌的成因具有行星共性。
 
Yardangs on Mars - Wikipedia
雅丹其实带有“风声呼啸”的意味
 
维吾尔语原始含义与“被风侵蚀的墙丘”相关,因此中国很多雅丹景区被称为“魔鬼城”,因为风吹岩体会产生怪声。
 
最后,对于很多到过南方丹霞地貌的人,可能会误以为雅丹是和丹霞一样的地貌,但是它们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地貌,我们的很多误会来自于它们都很“红”、都很壮观,但其实它们的成因、环境、岩性、气候、形态都非常不同,几乎是两种南辕北辙的地貌。
读一读赤水丹霞-旗书网
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对比,来分析一下这两种南北两个极端的地貌,体会一下大自然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杰作如何塑造着今日的奇景。
 
            雅丹地貌(Yardang)    丹霞地貌(Danxia)
主要分布 新疆、西北干旱区     广东、湖南、江西、福建、贵州等南方湿润区
气候特征 极干旱、多风、少雨    湿润、多雨、温差小
典型环境 古湖盆/荒漠台地      红色砂岩丘陵与峡谷
 
雅丹是西北大风与干旱刻出来的雕塑
丹霞是南方红色砂岩被雨水刻出的峭壁与峡谷
 
在北疆看完一座又一座雅丹之后,你会突然明白,大自然从不急躁,却拥有最狠的耐心。风花了几百万年的时间,慢慢把石头削成城,把荒原刻成画,把时间变成可以看见的形状。站在五彩滩的彩丘之上,或在乌尔禾魔鬼城的风声中闭上眼,你会感觉自己与这片大地一样渺小,却同时在精神上被无限拉长。
 
原来旅行的意义,不只是抵达某个地方,而是让我们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重新认识自己的尺度——知道自己微小,却也知道自己可以被辽阔拥抱。北疆的雅丹,就是这样一种震撼:荒凉,却温柔;沉默,却有力量;让人在风中看见时间,也在时间里看见自己。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