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王朝的诅咒:大陆式政权更替为何总是血腥又短视

在中国大陆历史中,有一种权力循环早已深入骨髓,那就是:以暴易暴、杀功臣、清异己、重新制造一个暴政体制,再等下一波草莽来推翻。这一模式不仅令人痛恨,更让人绝望,因为它反映出一种制度性失败:权力无法合法继承,只能通过流血接力。而每一代“开国皇帝”,几乎都是小人、贱人、文盲、流氓的综合体。

一、皇权之耻:杀功臣是默认设定

我们翻阅中国史,无论是刘邦杀韩信、朱元璋屠胡蓝,还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看似讲究文治,其实都是对军功集团的赤裸镇压。这些“开国之主”,深知自己的上位方式非法,因此越怕别人重复他们的路。于是,最先倒霉的一定是那些曾出生入死、手握兵权、甚至还讲点义气的老兄弟。

这跟西方中世纪的君主形成鲜明对比。虽然王权神授未必靠谱,但军事贵族在许多情况下拥有被承认的继承权与独立地位。法国的诺曼底家族、英格兰的约克与兰开斯特,斗得你死我活,但一旦登基,绝不会第一时间诛尽支持者,而是拉拢、妥协、赐爵,形成一种“血统加契约”的权力平衡。

二、武力夺权不等于合法性

武力推翻暴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或许是必要之恶。正如当下对中共的反抗,我们都知道这不是为了谁当皇帝,而是为了终结这个极权怪物的统治。问题是:推翻暴君之后要干嘛?中国历史太多次证明了,没有后续秩序重建的武力革命,只是新一轮的黑暗前夜。

大陆的悲剧在于,政权太容易更替,却从不反思“合法性”的问题。打赢就是爹,活下来就是理,哪怕你是杀父弑君、火烧邻里,只要最后坐稳龙椅,一切都可被粉饰。而这种心态本质上反映的是政权对“继承权”与“制度规范”的蔑视。

三、天皇万世,未必进步,却稳定

看看隔壁日本,天皇制度并不是民主典范,但起码形成了“万世一系”的象征性传承。你可以说那是装饰品、是橡皮图章,但它维系着一种文明传承:政权不能随便推倒重来,不能说换就换,不能说你杀了前朝就是英雄。

西方贵族制、宪政君主制、共和体制等制度发展脉络,虽然历经血战,但逐步确立了“权力不可滥用”、“权力需经授权”、“权力要可继承”的基本原则。而这些原则,在中国土地上被屡次踩在脚下,换来的只是一个又一个以暴制暴的新暴君。

四、反共不是终点,而是破局起点

我们今天反对中共,是因为它是现存暴政。但我们不能陷入历史的恶性循环,推倒一个暴君,结果又扶起另一个“新时代英明领袖”。真正的破局之道,是建立一个合法性可以持续、权力可以制衡、政体可以进化的秩序。

必须告别“谁拳头硬谁当皇上”的草莽逻辑。必须承认:合法性并不来自枪杆子,而来自程序、公义、制度、承认与制衡。

西方君主传统的贵族军事制度:制度性容忍多元权力

相较之下,西方尤其是中世纪欧洲,国王往往不是一战定天下的草莽,而是:

  • 出自某个贵族系统,合法性有教会或血统加持;

  • 与地方贵族共享某种程度上的权力(如英格兰的贵族议会制);

  • 骑士、军功贵族的存在能长期延续,甚至形成家族世袭军功的传统。

 

这让西方王权天然具备一定容纳功臣的机制,形成某种“政治贵族共同体”,哪怕彼此斗争,也不至于像中土那样你死我活地清洗到底。

五、结语:大陆需要的不是“新皇帝”,而是终结皇帝

每次有人问“你希望中国再出一个明君吗?”我只想冷笑。我们不需要明君,我们需要不再有君。大陆历史中最可怕的,不是某个昏君、暴君,而是整个“皇帝-草莽-夺权-杀功臣-再轮回”的体制魔咒。

如果我们不能终结这个循环,我们就会永远是流血的看客、被榨干的韭菜、以及每一场改朝换代中的牺牲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GOT -lzr- 给 lzr 发送悄悄话 lzr 的博客首页 (47 bytes) () 07/24/2025 postreply 05:57:0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