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指勃讽习

来源: 狄冠元 2024-06-29 18:10:5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8345 bytes)

https://mp.weixin.qq.com/s/YHK7iW-BHterg7Rab-msnQ

帝国的黄昏,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是如何毁掉苏联的?

笑漹杂谈 2022-01-14 21:36

在帝国的黄昏,命运把埋葬苏联的使命交到了戈尔巴乔夫手上,然而苏联解体的祸根早在勃列日涅夫上台时便已埋下。他将苏联逐步带入死胡同,当人民无法忍受这种制度时,墓也就挖好了,何时下葬是时间问题,谁来埋葬这个帝国也不过是历史的偶然。

 

Image

01身材魁梧的美男子

 

晚年的斯大林,虽然还是喜欢组织小弟们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但身体确实已经严重老化,不能承担长久的政务工作。

 

 

但是内心依旧对权力有澎湃的欲望,这种欲望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使得年轻人,尤其是俊美的年轻人成为他内心世界的投射。

 

 

身为领袖的斯大林知道已经到了培养接班人的时候了,于是他会挑选一些中意的年轻官员出来历练,而当时47岁的勃列日涅夫就是斯大林欣赏的年轻官员。

 

Image

 

1952年10月,苏共19大上,斯大林亲自点名勃列日涅夫入选中央主席团(相当于政治局),成为候补委员兼任中央书记,小“钳工”正式进入苏联权力中心。

 

 

那勃列日涅夫为何会入了苏联二代目斯大林的法眼呢?

 

 

因为此前的他非常沉稳,不投机、也不落井下石,对权力表现得极其平淡,不骄不躁地工作了二十几年,有了一份完美的履历。

 

02赫鲁晓夫的嫡系

 

1906年,勃列日涅夫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冶金工人家庭。中学毕业后,不喜欢读书的勃列日涅夫就开始为继承家业做准备,15岁就跟随父亲在冶金厂做一名钳工。

 

 

此时,他未来的老大赫鲁晓夫已经是工龄13年的高级钳工了。

 

 

1923年,当了两年钳工的勃列日涅夫体验到了工人的艰苦,决定去读个技校,增加理论知识,4年学期满后被分配到县农业部,担任部长职务。

 

 

果然,知识改变命运。

 

 

其实相比于读书,勃列日涅夫更喜欢打猎和社交,这两个爱好也被他保持了一辈子。

 

 

部长做了三年,勃列日涅夫决定继续上学,继续改变命运。

 

 

1930年他来到莫斯科农业大学学习,大学期间加入苏共并应征入伍,大学生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吃香的,初入军营的勃列日涅夫被任命为坦克连政治指导员。

 

Image

 

30年代正值二代目斯大林的大清洗时期,很多干部要么被流放,要么被枪毙,这就使得很多位置空着,需要根正苗红、三代清白的优秀干部顶上去。

 

 

知识再次改变了勃列日涅夫的命运。

 

 

当过工人,体验过工人阶级的辛苦;

 

 

读过大学,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服过兵役,是思想觉悟深刻的革命战士。

 

 

恭喜你,勃列日涅夫同志,你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1940年,经过毕业后的五年历练,34岁的勃列日涅夫被任命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负责国防事务的州委书记,团政委。

 

 

此时,46岁的赫鲁晓夫任乌克兰第一书记。

 

 

两代钳工手牵手,正式走上历史大舞台。

 

 

换句话说,勃列日涅夫早就成为赫鲁晓夫的嫡系爱将,火速提拔,年少有为。

 

 

但要说勃列日涅夫有什么政绩,那也谈不上,终其一生在他众多评价中,平庸已经算得上不褒不贬的中肯评价了。

 

 

话又说回来,生在以铁血著称的斯大林时代,平庸是福!

 

 

斯大林的高压政策和铁腕手段,让苏共干部战战兢兢,不是流放就是枪决,平庸度日、不犯错就是万事大吉的为官之道。

 

 

1941年,希特勒杀过来了,勃列日涅夫回到部队担任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Image

 

当朱可夫在前线大杀四方,在二战中建立不朽功勋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时,身在后方的勃列日涅夫毛都没有,看着如日中天的传奇元帅胸前的勋章,小人物勃列日涅夫从此对勋章有了心结。

 

 

二战结束后,老大赫鲁晓夫把他调回乌克兰,担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这里成为勃列日涅夫的大本营,契尔年科就是出自日后大名鼎鼎的“第聂伯帮”。

 

 

此后,赫鲁晓夫被斯大林找回莫斯科,对于自己的这位亲信小弟自然是不遗余力地关照,有机会就带他出来露脸,在斯大林面前混个脸熟。

 

 

终于,47岁的勃列日涅夫被二代目斯大林看上,老大赫鲁晓夫在斯大林面前都是一只弱鸡,自己只是弱鸡翅膀下的仔。

 

Image

 

斯大林看着勃列日涅夫这份履历,人长得俊美,还能文能武,应该可以成为接班团队成员之一。

 

 

于是大手一挥,进主席团吧小伙子。

 

 

进入主席团不到半年,斯大林去世,老大赫鲁晓夫上位。

 

 

成为苏联老大的老大仍旧看中这个乌克兰带来的小弟,1960年提拔小弟为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三年后,苏共第二书记病危,盖了三年印章的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实际上的二号人物。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勃列日涅夫一定是有大气运的人,没有付出任何代价,没有钻营投机,没有遭受过任何打压迫害,喝水一样爬到苏联权力中心。

 

Image

 

赫鲁晓夫是他最大的恩人,为了回报老大的厚爱,他对赫鲁晓夫表现出奴仆一样的忠心。

 

 

胆大心粗、蛮横无礼的赫鲁晓夫对这个小弟非常满意,感觉这就是自己的家奴,从来没有把这个小弟当成威胁看待。

 

 

可他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个体态憨厚、扮演家奴的小弟正在密谋造反。

 

03密谋造反

 

赫鲁晓夫经过几年时间,彻底扫清政敌后,站在了苏联权力之巅。

 

 

自小受生活所迫,14岁就去当钳工的赫鲁晓夫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文化程度水平很低,他的言谈举止常常流露出愚昧无知、粗鲁野蛮。

 

 

他头脑混乱,喜欢凭主观臆想行事,对重大问题采取轻率、浮躁的态度,因此没有政策、策略观点和正确认识,作为一国最高领导人,简直不可思议。

 

 

越愚昧无知,越自以为是;越是低微卑下,越是自高自大;越是昏庸,越想装腔作势;越是不学无术,越是喜欢对他人指手画脚。

 

 

总之,钳工闹腾了十年,丢人丢到了国际上。

 

Image

 

苏联所有阶层都被他得罪干净,农民和工人讨厌他,干部时常被他羞辱记恨他,军队因他削减军费怨言不断,甚至连克格勃内务部他也毫无尊重可言,动辄辱骂撤职。

 

 

这伙人围在一起:“要不废了他吧。”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在黑海边的中央别墅安然度假,喝着伏特加吹着海风的“钳工”怎么也想不到,此时的莫斯科一场密谋政变已经悄然发起。

 

 

曾经的小弟勃列日涅夫被苏共中央主席团内定为下一任第一书记,随后勃列日涅夫给赫鲁晓夫打电话,让他回莫斯科开会讨论划分农业机构的草案。

 

 

被扰乱清梦的赫鲁晓夫断然拒绝返回莫斯科,勃然大怒道:“真是一群废物,我不在你们什么都解决不了。”

 

 

两天后,勃列日涅夫再次打来电话,告知赫鲁晓夫如果不回莫斯科,主席团将在他缺席的情况下开会。

 

 

略感不妙的赫鲁晓夫这才同意返回。

 

Image

 

回到莫斯科的赫鲁晓夫在主席团会议上态度粗暴,发言充满侮辱性。

 

 

勃列日涅夫站了出来:“大哥,您老了,回家休息吧。我们已经决定将你罢免。”

 

 

赫鲁晓夫看着这个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小弟,突然感到有些陌生,这还是曾经那个像家奴一样的家伙吗?

 

 

说到底,废掉赫鲁晓夫是苏联既得利益团体的反击,为了维护以前的特权和利益,他们不得不联合起来对赫鲁晓夫下手。

 

 

1964年10月14日,赫鲁晓夫被迫下台,成为“特殊养老金领取者”,每月500卢布。

 

 

赫鲁晓夫下台后,苏斯洛夫和谢列平因为争夺大位陷入僵持,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他们同意推举勃列日涅夫出任苏联最高领导人。

 

 

灰衣主教苏斯洛夫和克格勃主席谢列平以为他们找了一个傀儡,但结果是被小“钳工”勃列日涅夫KO出局。

 

04“不作为”的最高领导人

 

原本无欲无求的勃列日涅夫意外登上苏联权力之巅,开始了长达18年的执政,统治时间仅次于斯大林。

 

 

他选择继承斯大林模式,至于执政了十年的赫鲁晓夫,除了留下几个名字外,其他全被勃列日涅夫废除,和几十年后的奥巴马待遇一样一样的。

 

 

通过否定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挽回了人心,特别是特权阶级,毕竟他是苏联既得利益集团推出的代表。

 

Image

 

勃列日涅夫很配合特权阶层的要求。

 

 

因为他前半辈子都是一个听话、听命令的平庸干部,本来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就是想好好活着,吃好喝好,偶尔去打打猎,可你们非要我来当最高领导人。

 

 

那好吧,你们让我好好活着,我也让你们好好活着,凭借“不作为”的技能,勃列日涅夫团结了绝大部分苏共高层干部,这或许也是他可以平安执政18年,并寿终正寝的原因吧。

 

 

其实勃列日涅夫的情况很特殊,有“两个没有”。

 

 

一是,没有心腹班底。

 

 

二是,没有治国规划。

 

 

而这两个经常又是一回事,没有治国规划,就无所谓方向对错,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没有心腹班底,就只能团结革命同志,有钱一起挣。

 

05经济改革 从稳健到停滞

 

上台初期,勃列日涅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口头禅是:“改什么革呀,把工作干好就行了”。

 

 

在否定赫鲁晓夫的一些列改革后,没有治国规划的勃列日涅夫嘴上不改革,身体却很诚实,在1965年通过了三项关于改革的提议,准备于1966年推行“新经济体制”。

 

 

主要是减少中央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指标、改革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同时强调企业领导和工人的物质性刺激作用。

 

 

其实质是在计划经济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管理经济。

 

 

这个改革一度取得了明显效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使得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影响力达到了鼎盛期。

 

Image

 

但是,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并没有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为了维护苏联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他们排斥学习西方的改革,认为只有坚守斯大林模式才能保护苏联胜利的果实。

 

 

因此终止了“新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忽略掉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如何持续增长这一实质性问题。

 

 

毕生理想是安安稳稳混到退休的勃列日涅夫,后期的政策保守僵化,面对早期一片大好形势,没有迎头猛追。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缓慢,直至停滞不前,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日益暴露。

 

 

究其原因:

 

 

其一,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作用缺乏认识;

 

 

其二,“新经济体制”改革的中断,官僚主义、平均主义盛行。

 

 

苏联难得的一次复兴的机会,没了。

 

06狂欢开始 全面贪腐

 

勃列日涅夫对斯大林模式的继承是全面的。

 

 

上台后第一时间取消了赫鲁晓夫在苏共22大上制定的干部轮换制,恢复官员职务任命制和终身制。

 

 

之前一个官员在某个职位上一般干三四年,现在一干就是20年。苏共23大连任率达91%,除了命短去世的,其他全部原职不动。

 

 

人人都想吃公粮,公务员队伍在他手里扩大了5倍,一个工业部里就有1个正部长,18个副部长。

 

 

1980年时,2.2亿人口的苏联拥有1800万公务员。

 

 

勃列日涅夫是个“好人”,他对于部下犯错也只是批评几句,认个错很快就可以官复原职。

 

Image

 

终身任职的制度保证,加上领导是个温和的“好人”,造成了干部的有恃无恐。

 

 

叶利钦曾回忆道:“苏联州委书记的话,就是不折不扣的法律。”

 

 

这种情况下,官员特权泛滥成灾,一头猪都能飞上天。

 

 

狂欢从勃列日涅夫开始。

 

 

人间富贵他做到了,勃列日涅夫本人很喜欢贵重礼品、豪华轿车、钻石珠宝,自己拥有10套别墅。

 

 

举贤不避亲他做到了,“第聂伯帮”和党内的校友会说明了一切。

 

 

薅社会主义羊毛他做到了,为了给自家孩子谋福利,亲自跑到内务部长面前给自己的女婿要官。

 

 

“世界获奖章最多的人”他也做到了,看来当年朱可夫给他种的心结实在太深,勃列日涅夫一生共获得114枚各类勋章。

 

 

整个苏联都成了勃列日涅夫的家天下。

 

 

大“钳工”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官员贪腐只是个别现象,到了小“钳工”时期从个别贪腐演变成全面贪腐。

 

 

苏联的高层、中层不能和勃列日涅夫一样搞家天下,那就凭本事努力搞钱,一切为了搞钱。

 

 

官商勾结、走私贸易、买官卖官现象层出不穷。

 

 

苏共的全面腐朽,人民并非视若无睹。

 

 

但是,相对后来俄罗斯的极端贫富分化,虽然勃列日涅夫时代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一潭死水,官员大肆捞钱,但整体上人民的生活还都过得去。

 

Image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1965年,苏联人的平均工资只有96.5卢布,到了其执政晚期上涨到170卢布。很多苏联人在这段时间内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购买了像样的家具、甚至汽车。

 

 

他真正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

 

07帝国黄昏

 

苏联经济停滞不前,政治上全员贪腐。

 

 

勃列日涅夫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

 

 

他为什么不管?

 

 

他管不了,也不想管。

 

 

他的上台就是既得利益群体的反扑,而且他的毕生理想也只是混到退休,他只想团结利益集团,守住苏联的一亩三分地。

 

Image

 

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透支的是斯大林,赫鲁晓夫时期攒下的家底。

 

 

他将苏联逐步带入死胡同,经济发展停滞,体制陷于僵硬,官僚主义盛行。

 

 

当人民无法忍受这种制度时,墓也就挖好了,何时下葬是时间问题,谁来埋葬这个帝国也不过是历史的偶然。

 

 

而这个历史的偶然,则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必然。

 

 

1982年11月10日,76岁的勃列日涅夫睡梦中死在别墅的卧室里。

 

Image

 

70岁的安德罗波夫接任,他是苏联最后的希望

 

 

安德罗波夫敏锐地察觉到了苏联的种种问题,并对症下药进行改革。

 

 

但在位一年多,因肾病去世。

 

 

接任安德罗波夫职位的是“第聂伯帮”的大总管,勃列日涅夫的心腹契尔年科。

 

 

苏联的第六任话事人契尔年科先生是最没有存在感的领导人,资质和他的老大一样平庸。

 

 

平庸了13个月,挂了。

 

 

1984年2月接任苏共总书记,4月开始说话都困难,离世前半个月还被人从病床上架起来接受电视采访,1985年3月病逝,享年74岁。

 

 

1982年到1985年,苏联在三年里死了三任国家领导人,以至于1981年上任的美国总统里根没来得及会见任何一个,他们就都离世了。

 

 

那时候美国的报纸用漫画讽刺苏联:一个挂着中央主席团牌子的病房里,坐着一排奄奄一息的老头,医生摸了摸其中一人的脚趾,兴奋地说:“这个还能动,得了,下一任总书记就是他了。”

 

 

勃列日涅夫恢复了官员终身制的后果终于显现出来,20年后苏共权力核心全都是垂垂老矣的老头。

 

 

他们不敢再选个年迈的人出来做苏联话事人了,真的是死怕了。

 

Image

 

于是,在帝国的黄昏,命运把埋葬苏联帝国的使命交到了最年轻的政治局成员手上,一个痛恨苏联体制,甚至痛恨共产主义、亲近西方的年轻人——戈尔巴乔夫。

 

 

六年后,他将与布尔什维克决裂,并亲手埋葬苏联帝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