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综合了银行和信用卡的功能,技术上是先进的,这个不得不承认。至于微信背后的公司和当局可不可靠就另说了

来源: 2022-10-27 08:17:40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在美国呆过十年的,大部分都有信用卡被盗用/银行要求更换的经历。我至少已经被3家银行更换过8次信用卡了,其中美国银行5次。周围的同事都有类似的经历。主要的问题在于,美国的信用卡支付过程中,信息在商家(网店或者实体店)是看得到的,所以不安全。虽然只有银行或用户及时发现,这些损失用户不用承担。但是换卡过程的等待也是麻烦事,还有如果超过三个月以后用户才报告,损失由用户承担(仔细看看信用卡条款)。

中国的银行支付、微信、支付宝都用了第三方认证(SET或类似机制),用户信息在商家是看不到的,所以避免了盗用。国内90%的年轻人都用微信、支付宝,从来没有听说谁被盗用的。

至于信用卡的借钱功能,微信支付宝都有,它让你选择用自己的钱还是借钱,他甚至让你绑定信用卡。至于返现,那只不过是个数字游戏,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你在美国开过公司就知道,美国的信用卡公司收取商家2.5%至5%或更高的手续费,然后返现给用户1%至3%(pomotion时可能更多),但是商家把这些费用都加到商品的销售价格里了,最终还是用户多付了钱。你看加油站、唐人街付现金有折扣就知道了。中国人精打细算,多付3%返1%绝大部分人不干。所以返现的信用卡在中国也有,用的人不多。

微信、支付宝的最大风险是,这些公司是否有诚信,还有在中国,党管一切,一声令下,钱就可能被冻结了。在中国,钱存银行也一样,比如前一段时间,河南的几家本地银行,不想给储户提款,直接就赋红码,让你去不了银行。这是体制性风险。

从应用技术上讲,美国的信用卡支付体系设计是基于几十年前的设计(70、80年代),中国的(网络)支付体系是1999年左右才设计的,而且一开始就考虑了防盗(当时中国还没有信仰体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