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OLwUvsvM86qciG4e5_sJZA
假如这次徐州得势...历史学家李亚平重磅预言
面对她人的不幸,我把人的情感体验分为这样几个层级:围观起哄挑唆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走开的;对比显出自己幸福优越感十足,假惺惺表示同情的;即使没有遭遇类似不幸,但是同理心待之的,能给予绵薄之力帮助的;身受感同,竭力帮助的;不怕危及到自己,不惜付出的。
前面三种类型的人越多,人文环境越冷,我们生活其中,家人朋友生活其中,也会寒意凛冽的,后面三种人越多,人文环境越暖,我们生活其中,家人朋友生活其中,也会暖意盎然的。
无法苛求别人,更不能坐享别人付出,自己得益其成。好像精致利己主义者。内心总是不安。我们关心他人,也是关心自己,因为我们是社会一份子,谁都不能脱离这个大环境独存。
历史学家李亚平对圈里女士的善意提醒愚以为值得借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群指的是同类人。所说的同类人不是指性别一样,职业一样,身高一样,服装一样,地域一样,国别一样,肤色一样,而是指思想观念一致或接近。
如何能判断是同类人呢?那应该是面对同一件事儿的看法。人们根据这个看法来判断是否同类。比如八孩母亲事件,作家贾平凹说的,文学家严歌苓说的,艺术家张东风说的……不都一样,你认同谁,你的思想观念与谁一样,你们就是同类人。
思想观念为何不同?这与人的性格、阅历、品质、阅读、思考、精神、所知等密切相关。这几个方面哪一个起主导作用,不同的人看法或许有别吧。
个人以为,所知与品质非常重要。所知影响判断,信息来源影响所知,品质决定底线,底线看出品质。品质是一种选择,聪明是一种天分。两者之间,我看重选择。
知之甚多的人如果没有天良品质打底,也会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判断来。与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同类?他们会为了所谓的利益不择手段。
认清他人的思想观念,认清生活的残酷真相,认清人性的复杂幽暗,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丢掉底线,不是让我们变得冷酷无情,不是让我们与幽暗同谋,而是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找到同类,抱团取暖,形成合力,善待他人,不要把世界让给我们鄙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