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些数据可以告诉你中医理论在这次新冠抗疫中的一些贡献

本帖于 2021-06-13 06:24:42 时间, 由普通用户 ephd 编辑

在是个视频,是张伯礼院士讲他领导的两个武汉方舱抗疫的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0pjKXo5zQ

这里是一些摘要: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0-03/11/c_1125693490.htm

张伯礼:截至(2020年)3月3日0时,在全国确诊病例中,中医药治疗病例达到92.58%。其中,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参与比例分别为91.86%、89.40%。武汉市隔离点当日服用中药患者的比例为96%。方舱医院累计服用中药人数超过90%。因临床治疗的数据多在整理中。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首批52例患者(普通型40例,重症10例,危重症2例),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4例,单纯西药治疗组18例。数据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相比,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少了2天,体温复常时间缩短了1.74天,平均住院天数减少了2.21天。中西医结合组2例患者从普通型转为重症,单纯西药组6例转为重症。临床治愈率中西医结合组,较西药组高30%。

江夏方舱医院收治567例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以宣肺败毒汤和清肺排毒汤为主,配合颗粒剂随症加减,有的辅以太极、八段锦和穴位贴敷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咳嗽、发热、乏力、喘促、咽干、胸闷、气短、口苦、纳呆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目前没有患者转为重症。硚口方舱医院收治330例患者,几乎未予以中药治疗,后有32例患者转成重症。这显示了中药干预确有防止病情转重的效果。

张伯礼:江夏方舱医院收治567例患者,轻症约71%,普通型29%,目前没有患者转为重症,已经累积出院284例,目前无患者出舱后复阳。患者年龄分布:20-40岁占29.5%,40-59岁占49.3%,60岁以上占17.7%。患者入院症状:约30%的患者存在乏力、气短的症状;约40%的患者有咳嗽症状。中医舌象以舌红苔黄腻、舌淡胖苔白腻为主,脉象以滑脉和濡脉为主。以上中医症状也符合湿邪致病的特点,从热化和寒化表现。经中医辨证,以清肺排毒汤和宣肺败毒方为主,少数人配合颗粒剂随症加减,辅以太极、八段锦和穴位贴敷,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经治疗后,患者体温控制良好。99%患者体温小于37℃,仅有1%的患者体温高于37℃。患者CT影像治疗后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咳嗽、发热、乏力、喘促、咽干、胸闷、气短、口苦、纳呆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我们非常关注的是患者痊愈时间和轻症转重症比例,这两个指标是评价中医药是否有效的核心指标。从以上几个研究都可以看到,这两个指标都有确切疗效。

 

中医在这次抗疫最大贡献就是及时截断了病程,阻止病人病情发展为重症。可以说挽救的生命数量大概=总阳性病人数 X 中药有效率 X 中药治疗率 X 重症率 X 重症死亡率.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