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的文革(如大陆的文革1.0)是要得到当局批准的:假如毛泽东不批准大陆的文革1.0,当时大陆的造反派是没反好造的。
自下而上的文革(如美国的文革1.0, 美国的文革2.0,以及早年台湾黄信介/施明德/陈水扁等所组织的台湾版本的自下而上的文革(又称台版文革1.0),只存在革得成革不成的问题,也就是个本事大小的问题,不存在要谁谁谁批准的问题。
之所以倡导文革,是因为文革的性价比远高于武革。毛泽东的伟大之处来自其在野阶段的表现: 能按“和(平)理(性)非(暴力)"向当时的当局索要到民主最好,在"和理非"根本不work的情形下,毛泽东并没有迂腐的执意于"和理非", 相反用“拳头”向当时的蒋中正当局索要了民主: 站在毛泽东的角度看,他确实要到了他想要的"民主": 至于他弄到"民主"之后有没有对他的对立面实行"民主", 那是另一个大话题。
现在那些民运处于尴尬的位置:共党官僚资产阶级的头等大事是预防文革2.0,因为人家有重大贪污成果要保卫, 另一方面,这些民运也怪兮兮的反了几十年的文革,有事没事的来个 "十年浩劫"+"饿死3千万"+"饿殍遍野": 这些民运有哪些重大的贪污成果要保卫或捍卫?
必须指出,文革2.0几乎不可能把大陆直接引向民主,但如果不搞资本清算,就算民主了,那些黑钱依然是操纵未来选票的核心动力:等于白白民主了一把,让共党官僚资本手中的黑资本变成洗白了的白资本:假如是那种版本的民主,今日的中华人大代表就是明日的中华国会议员。所以,文革2.0是通往彻底民主的必要步骤。
以下是一些老的notes.
【2018年的留言】之所以叫文革,是为了尽量回避破坏力更大的武革:总体讲,文革的性价比远远高出武革。换句话,对整个社会来讲,文革比武革划算:假如文革推动起来很累,接哈去的武革那个肉馒头会更难吃。另外,之所以叫文革2.0而不叫维权8.0,主要考量是"革"字:维权这玩意,属于"维得了最好,维不了拉倒"的意思,而"革"字则带有1定的使命感,提出了"革得动要革,革不动也要革"的具体的hang目企划及要求,并自动平反了张扣扣/胡文海等革命先驱。
【2019年的留言】 关于两个民主(以前叫两条道路)的notes
2019.8.11
如今,假如共党想继续一党独大,该党的唯一选择是全面复辟社会主义,彻底公有----要富一起富,要穷一起穷。但是,共党所伺奉的既得集团一方面绝不允许共党复辟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则绝不同意在清理不法资本的大前提下彻底私有化---既得派的最大愿望是维持现状,让注册商标为"共产党"这三个字的党继续为其贪污事业保驾护航,退而求次的愿望是在不碰其脏钱前提下的私有化。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唯党论"人士绝不能象邓力群们那样顿足捶胸的拥抱愚蠢:在满清之前,中华族群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在马克思还没出生之前,中华族群也已经存在了数千年,死了张屠夫,吃肉照样不带毛----就为了"共产党"的这三个仅具注册商标意义的汉字而退让如此巨额的真金白银,这是舍本求末。顺带连篇累犊1哈子两个民主的老论调===》
有两种民主:社会主义(彻底公有)民主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文革;资本主义(彻底私有)民主的最高表现形式是选举。现在的大陆既要拼命抵制文革2.0, 又不肯选举。那些拿了血卡的,进入中共权力体系后,一直是既反文革又反选举的积极分子。
半公半私的大体系是贪污的温床:要么彻底公有,要么在清理不法资本的大前提下彻底私有. 再强调1遍:对于在野的,左右之争不是主线,东西之争不是主线,土洋之争不是主线。整个华人世界,主线是朝野问题。搞1党制是可以的,但前提是搞人人均穷(或”均富“)的社会主义;数钞票也没啥不对的,但必须搞人人有选票的资本主义。现在的既得集团,既反对社会主义的最高民主(文革),又不肯搞资本主义的最高民主(海选),企图在特色主义的旗号下继续壮大自己的私有资本,这是不可以的:不仅在中国行不通,在美国也行不通。希望在野的左中右立即停止内耗,枪口一致的对准贪官手中的非法资本。
【二十多年前的留言】又有不少人提左右问题,科普一哈子: 中西方的"左"和"右"可能正好相反: 大陆的"右"与美国的liberal是一码子事,大陆的"左"(比如多年前的邓力群)是十足的保党派和保皇派,按西方价值判断,邓力群是十足的右翼分子,甚至是极右分子。再比方说,当初美国的那些前头扛着大胡子后头扛着大辫子的反越战的青年(男)学生,按邓力群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定义,那些嬉皮式美国青年应当是反政府的右翼,但美国说他们是左翼反战青年。事实上,在美国的共和党华人(美右),绝大部分在大陆问题上不仅很在乎大陆贫民的living condition, 而且对大陆贪官的炫富深恶痛绝; 相反, 在美国拥戴民主党的华人(美左), 口口声声要保护弱势,但在大陆问题上,相当一部分是很买大陆贪官的帐的。这个pattern与当初鲁迅二心集所反映的那些问题正好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