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2020可以重启

来源: kylelong 2020-02-07 01:35:2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245 bytes)
2003年SARS疫情结束6个月之后,政府建立了如下五套体系: (1)在各城市、城镇、乡村,每千人左右的村镇、小区、社区、地区、公司、学校、部队,或人口聚集场所(比如聚会、集会、庙会、比赛、旅游、运动会、招商会等),拥有一个流行性传染性疾病报告点和监测点(可能设立在各类医院、药店、超市、学校或医疗机构);所有报告点和监测点,全部采用手机或移动电子设备采集数据,并处于全国统一管理与联网中,相关APP也随同网络系统同时建立并发放,称之为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实时实地信息网络体系(全国公共与公开级别); (2)全国各大医院、医学院、医学研究机构以及相关机构联网,旨在针对某一个重大医学与医疗事件提供最前沿、最客观、最科学的意见、建议、判断以及方法与措施,这是一个纯学术与纯专业的体系,直接与国家最高决策层对接,不受各级地方管理层管辖,也不受学术级别与职位职称约束,称之为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医学医疗信息网络体系(专业公共与公开级别); (3)在互联网和物联网基础上,基于5G技术与手段的普及,建立了全国重要医疗战略物资储备与医疗基础设施的快速生产、采购、集装、转运、发放、监督、上报的系统与网络,接受卫健委与国防部共同组建的指挥小组管辖,称之为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医疗物资信息网络体系(国家保密级别); (4)在互联网和物联网基础上,基于5G技术与手段的普及,建立了由社会公众公开与透明监督的全国交通(海关、机场、车站、码头、高速路等)、通讯、媒体的统一控管网络,控管的方式、流程、权限、尺度等,不受各级地方管理层管辖,也不受学术级别与职位职称约束,公安部、交通部、文化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安全监督局等各个职能部门只负责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称之为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健康安全信息网络体系(全国公共与公开级别); (5)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国际安全管理信息网络体系(国家保密级别)。 时间飞速到达2019年12月份。 12月上旬,武汉出现了多个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网络从其中一例病例中发现一种从未报道的冠状病毒,并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由此获得了引发武汉肺炎疫情的第一个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全病原谱分析,推测其可能为此例肺炎的“原凶”,明确其是一种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 12月中旬,中国医学科学院又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作为平行检测单位一同完成引发此次疫情的病原学确证工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王健伟教授联合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金奇教授、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以及广州微远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等单位,基于武汉5例不明原因重症肺炎患者病原学研究,完成病原的发现和鉴定。但未做进一步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12月中旬,5例患者于2019年12月15日-29日因高热、咳嗽等症状入院,临床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病情进展迅速,4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死亡(61岁男性,合并慢性肝病和腹腔粘液瘤)。3例没有已知的基础性疾病。 12月下旬,李文亮等8名医护人员,将上述医院疫情直接上报《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医学医疗信息网络体系》。 2020年1月上旬,卫健委、国家监察委员会、国家安全监督局等部门派出联合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医学医疗信息网络体系》上报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 1月中旬,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医学医疗信息网络体系、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实时实地信息网络体系、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健康安全信息网络体系、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国际安全管理信息网络体系等四套体系正式启动。 1月中旬,武汉市SARI疫情传播人数达到2000人,但得到有效控制,并未向全国和全球传播,一场SARI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