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法国戴高乐总统的言论自由和加拿大的官方反应。

回答: NBA,south park和中国的言论自由WinstonSmith2019-10-09 12:20:41

“自由魁北克万岁!”(法语:"Vive le Québec libre!"发音:[viv? l?keb?k ?lib??])是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在1967年7月24日演讲中备受争议的一句话,当时他正以参加蒙特利尔世博会为由正式访问加拿大。当他在蒙特利尔市政厅阳台上发表即兴演讲时,他高呼:“蒙特利尔万岁!魁北克万岁!”(法语:"Vive Montréal; Vive le Québec !")在一片欢呼声中,他又接着喊出了:“自由魁北克万岁!”(法语:"Vive le Québec libre!")这一魁北克独立运动使用的口号。戴高乐的演讲被视为是对魁北克独立运动的支持,并引发了法加两国的外交危机。加拿大总理莱斯特·皮尔逊当即谴责这一言论,并宣称:“加拿大人不需要被解放。”(英语:"Canadians do not need to be liberated.")在法国,尽管许多人同情魁北克民族主义的产生,但戴高乐的演讲仍然因违反外交礼节而遭到许多媒体的批评。四十多年后,它仍然被视为加拿大英语区和法语区之间的关系和政治的一个转捩点,而法国和加拿大的外交关系一直紧张直到2008年时任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宣布不

反应[编辑]

这次演讲被视为严重违反外交礼节,受到了诸多批判[11][12]。它使得魁北克独立运动愈演愈烈,并且导致两国领导人之间关系紧张[12]。听众对戴高乐演讲的反应十分情绪化,并被描述为“疯狂的”[13]。在英裔加拿大人之中,该演讲也引发了巨大争议,许多人认为它威胁了加拿大的领土完整,并为此感到愤怒[11]。7月25日,加拿大总理莱斯特·皮尔逊向法国大使馆递交了一份斥责戴高乐的官方声明,并于晚间在国家电视台上宣读了这份声明[14]。他说:“加拿大人是自由的,加拿大的每个省份也是自由的。加拿大人不需要被解放!事实上,成千上万的加拿大人在二战中为了解放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14]

由于媒体和外交方面的骚动接踵而至,戴高乐不得不缩短了他的加拿大访问之旅[13]。演讲后的第二天,戴高乐参观了蒙特利尔世博园,并主持了法国馆的宴会。7月26日,他没有按计划访问渥太华并与总理皮尔逊会面,而是搭乘法国军队的喷气式飞机返回了法国[15][16]

新任加拿大司法部长皮埃尔·特鲁多公开宣称,他很好奇如果加拿大总理高喊“把布列塔尼还给布列塔尼人”的话,法国民众会作何反应[13]。但戴高乐却不为特鲁多所动,他说:“我们对在加拿大的法国人的敌人特鲁多先生没有任何让步和妥协。”[17](法语:"Nous n'avons aucune concession, ni même aucune amabilité, à faire à M. Trudeau, qui est l'adversaire de la chose française au Canada.")戴高乐同样遭受到了大部分的法国媒体对他违反国际礼仪的举动的批评,尤其是世界报[18]

另一方面,魁北克独立运动的运动家们认为该演讲是一座分水岭。他们对该演讲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在那以后经常引用它[12]。之后的魁北克省省长瑞内·勒维克认为,此时魁北克寂静革命刚刚结束,加之当时法裔加拿大人的经济水平和政治地位都很低,因此外国元首的支持在许多人眼中增加了运动的可行性[19][20]

在飞回法国的途中,戴高乐对他的外交顾问瑞内·德·圣-莱热说,这一事件是“一种可以预测,但其形式完全依条件决定的历史现象。当然,和其他很多人一样,我也会说几句客气话或者外交辞令,但我是戴高乐将军,我不会诉诸这种权宜之计。我做的是我不得不做的。”[21]

1969年,戴高乐访问布列塔尼时,他在坎佩尔慷慨激昂地朗诵了一首他叔叔(名字同样是夏尔·戴高乐)以布列塔尼语写的诗,以表达他对布列塔尼文化的热爱。在对布列塔尼民族主义的镇压后,这次演讲受到了民众的好评。之前他被指责为双重标准,一方面因为语言不同要求从加拿大英语区中获得“自由”,另一方面镇压布列塔尼的独立运动[22]。在坎佩尔演讲中,他回应这种批评说布列塔尼是自由的,而且是被布列塔尼人和其他法国军队解放的。他还说二战中布列塔尼的抵抗是法国中最为激烈的,许多布列塔尼人加入了自由法国军[23]

再支持加拿大魁北克省独立为止[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