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有个难得的长处,表扬一哈

来源: 2019-09-09 19:30:4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要问习有什么优点,说出来诸位大吃一惊。请问:中共头子谁的普通话最标准?我说的是口音。结果,习总的最标准,还有谁比“习别字”的普通话好?数一数吧,毛泽东,邓小平,胡赵江胡?有没有一个比得过他?

问题是在我为他辩解之前,习的错别字也似乎念得最多。呵呵,诸位趁机踏我,岂不是自相矛盾?我其实满不在乎。因为我要说的只是他的口音标准,换句话说,是普通话悦耳。同时请大虾们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说我的文章前后不一致。同时,也不要对一个人的错别字揪住不放,要看人家的真才实学,那是求全责备。我们小时候念书,错别字连串,只要不是钻研文学艺术,其实亦没有什么坏处。

(我不是追求每片文章一个观点,即前后的一致。我声明达不到,因为我是一事一评,信手拈来。我不是政治家,亦不是理论家。不是那种歇斯底里的左派或者右派,尽量就事论事而已。因此我一贯吃亏,左右不逢缘,四面受敌。嬉嬉。)

习一次把“精湛细腻”错读成“精甚细腻”,官媒随后新闻稿中,特地改为“精谨细腻”,企图掩盖习近平念错讲稿的事实。五四一百周年,习近平致辞把“老人赡养”,错读成“老人瞻仰”,分不清“赡、瞻”二字。他还把“迸bèng发”读成“并发”。

还有一次他把乒乓,说成“冰邦”。有人为此辩解,北京孩子爱说“冰邦”,而不会说乒乓。尽管是白字,但约定俗成。

照理说简短的开场白,小范围的座谈会或者谈判会不需要读稿。几句话事先想好,打个腹稿就行,记在心里亦不难啊。不过,习有时候似乎连这么点记忆力也没有,非要写成文字稿照着念不可,让人看着着急。

譬如,今年他在G20会议上和老川谈判,照着文告读得一丝不苟,满头大汗。这次幸好没人抓到错误。其实,照着读稿不好,就是犯错误的源泉。再看比他大七岁的川普倒是不用稿,张口就来滔滔不绝。不过老川是小品大王,也是电视媒体大亨,大市面见得太多。另一个原因老川是天王,世界第一,没有敢说他坏话。错的也是对地,也得照章办理。而习不一样,中共的所有事情必须得经过政治局常委会通过,否则他负不起责任。中共的官员,实际上颈子架着枷锁,他不敢造次,不敢海阔天空随意发挥。

当然,习的错别字问题是历史问题,历史悠久。早在2016年的G20中国杭州峰会时,习近平在演讲中引经据典也曾口误,把「通商宽农」说成「通商宽衣」。当时被人抓了正着。网友认为可能是习近平眼睛不好,「看错」才出错。另一部分人讥讽「再用简体字啊」、「被残体稿害到死好」。搞得满城风雨,中国官方不得不封杀相关言论及电视和视频。

不过,我倒认为这是一个对习口误的错误解读。习的学识渊博,据说,下乡之时就带了一担书。他不可能不认识农,亦不可能不认识衣。但是他似乎还是有些紧张,没有老川那么老辣。所有一时疏忽读漏了嘴。所以,中共的头子不好当。

我趁机帮他一个忙,就是他现在很后悔当初修宪,因为这党中央总书记不是个差使,能退则退。中美贸易战,本来就没有解,“江西”的后台又暗中搞起了香港革命,很是焦头烂额。否则以后年龄进一步增加,错别字必然几何级数增高。怎么办?

这就是我的风格,表扬的同时,批评没有忘。又要招人骂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