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 八十年代的“诗和远方”

来源: 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2019-07-29 18:27:4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828 bytes)

80年代,一个既遥远、又临近的年代。远到许多属于我们童年的事物,都一一消失了;又近到,我们随处都能见到生于那时的面孔。

改革开放后,「旅行」这个词第一次被国人所认知。如今40年过去,旅行早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家家户户的80年代之旅,成了抽屉里一本泛黄的相册,记下太多珍贵的「第一次」:第一次乘火车,第一次住旅店,第一次拍照……

翻开这本「80年代旅行相册」,它将带领你穿梭在80年代的时空隧道中,重新挖掘过往40年正在被渐渐遗忘的记忆……

「介绍信 」

“私凭文书官凭印。”这句俗语里的文书,是指一个人身份的证明。1985年,在第一批居民身份证出来以前,唯一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书,叫做介绍信。

就有点类似现在我们出国办签证,要准备的在职证明文件。但在80年代可不会有中介帮你代写的。

虽是一张薄薄小纸,可80年代出门旅行,介绍信右下角的红色印章,具有绝对的权威。有了介绍信,才能购买火车票和汽车票,才能在景区找到住宿的地方。

40年,从介绍信到身份证,虽然只是一纸小小「身份证明」的变迁,但却让旅行方式简便多了。

「粮票」

如果说介绍信在80年代是证明身份的文书,那么,「粮票」便是吃饭必需的护照。在当时,如果想要吃饭,有钱不一定行,没有粮票是万万不行的。出门旅行,一定要备好地方粮票,这样才能在省内其它县、市、镇吃饭,而且往往还需要备好全国粮票,以备不时之需。

直到1989年,粮票才逐步被取消。1992年,粮票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旅游花费」

80年代旅游,整个八天七晚的行程,人均消费在50元左右。其中,车票约33元,门票约3元,住宿约9元,吃饭约5元——现在看起来似乎很少,但当时每个家庭的月收入,大概也才100块,这次旅游大约会消费两个劳动力一个月的工资,所以还是很奢侈的。

当然,如果有一家好单位就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可以借「公差」之名,顺便旅游。

▲1979年,在北京长城上喝可乐的男孩

「绿皮火车」

在80年代的集体回忆里,家乡与远方之间,是一列长长的绿皮火车。那时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一天或两天的车程用一本书和几杯茶打发,也就慢悠悠过来了。硬座的回忆更是丰富,邻座朋友来自五湖四海,瓜子、泡面、扑克牌,热热闹闹。

当我们如今站在高铁时代,回忆曾经蜷缩在狭小绿皮车里「吭哧、吭哧」的情景,仿佛让人绝望。可加上时光的滤镜后,绿皮车却成了整个80年代的集体缅怀。

▲1988年,大同到北京的硬座车厢

▲1984年,大连有轨电车站

「目的地」

相比现在的网红城市,80年代的游客更爱去能够体现中国「历史文明」的地方。北京、西安、洛阳、苏杭等名胜古迹多的城市都是热门。故宫门票在当年只要一角钱,现在票价翻了600倍。即使再有钱的人在那个时代也不敢自驾游,因为有很多路霸拦路。

1980年,小贩们正在丰都县境内的长江边卖食物。

「招待所」

40年前没有手机,更谈不上旅行app,旅客只能在抵达目的地后实地寻找住处。那时候不允许私人经营,连服务行业也是国营。

一般人出行会选择价格低廉的招待所,男女分住。女同志四人一间。男同志最多有20人同住一房的超大间,每张床位3至4元。由于本就不大的房间里摆满了高低床,所以大件行李只能前台寄存。想洗漱的话,自己端脸盆去水房。厕所位于楼道尽头,来回要走一百多米。

▲上海外滩

「旅店」

那时的旅店,大多由平房改建,设施仍旧很简陋,可条件要比招待所好上一些。入住前,前台业务员会像医生对病患那样,巨细靡遗地向游客进行「三查八对」式询问。

除此之外,无论你是单独出行还是结伴同游,无论你们是同性朋友还是异性夫妻,业务员都会叮嘱夜间睡觉不可插门——如果遇上不听话的客人,服务员会一直敲到开门为止,目的是保证客人的安全。比如在冬天,夜班服务员会进屋添两次煤,定时查房,以防客人煤气中毒。

▲开封宋都宾馆

「涉外饭店」

1979年,中国入境人数已达420万人,但当年北京仅有7家涉外饭店。外国游客下飞机后,会被直接拉去景点,晚上再回饭店等房间。要是无房,外宾可能被送到天津安排住宿,隔天再安排回北京。

1983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广州白天鹅宾馆」建成;1984年北京丽都假日酒店开业,是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洲际集团酒店;1985年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开业,是第一家进驻中国的国际连锁五星酒店;随后还有雅高的诺富特、香格里拉,也分别于80年代进入中国。

▲1983年从芳村白鹅潭拍向新开业的白天鹅宾馆

▲白天鹅宾馆内部的“故乡水”

「纪念照」

80年代最好的旅行纪念品,不是明信片,更不是免税商品。而是在景区流动照相点拍摄的旅行纪念照。每个家庭几乎都有几张站在名山大川前的纪念照。

没有美颜,没有PS,完全纯天然。或许现在看来,那时的旅行纪念照会有些傻气——相片上的人昂首挺胸,目光炯炯有神,侧身30度,丁字步,看上去如同站军姿。

「海鸥牌」相机

那会儿没有数码相机,也许经济条件稍好的人家,会有一台「海鸥牌」相机,再配上几卷「乐凯」135黑白胶卷。虽然这种照片需要自己冲洗,而且尺寸很小,定影效果一般,难以保存太长时间,但这可是当时旅行最顶级的装备了!

如今很多摄影app都推出了80年代老照片的滤镜,回看当时的照片,早已泛黄、模糊不清,可属于一个时代的回忆不会褪色。

「国营旅行社」

中国现代旅行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

1981年以前,全国具备外联权的旅行社,只有“国旅总社”和“中旅总社”两家。由于当年监控设备不齐全,检查外来游客身份的重担便落在旅行社身上,旅行社要承担起把控国家安全大门的部分职责。1985年,随着旅游需求的多样化,《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颁布,至此私营或合营的旅行社数量才开始激增。

「导游」

“导游的微笑就是中国式微笑。”80年代,来华旅行的外国人这样评价导游。由于当时只有国营旅行社,导游也只接待外宾,因为体现的是中国形象,所以职业荣誉感特别强。不仅要在政治思想、外语及业务方面能力过硬,更要听民俗专家讲授很多传统民俗知识,比如北京烤鸭要切多少片,才能做到片片有皮、片片有肉。

那时的导游收入很高,月收入在100元左右,工资是一个普通工人的两倍。但他们的工作强度和辛苦程度却是很难计算的。

▲八达岭长城

「余纯顺」

勇气孕育了一个传奇——我国最早的职业探险家余纯顺。1988年,他孤身上路,徒步全国四万多公里,完成了多个“首次”壮举。1996年3月,在他即将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罗布泊全境的壮举时,却不幸遇难。

他的遗体倒在荒芜的沙漠中,一代传奇以永远在路上的方式,从此成为所有探险家心中的一个精神,一个符号。

「肯·沃伦

40年前,美国探险家肯·沃伦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1986年,为了争夺第一个漂流长江的荣誉,肯·沃伦率队漂流长江。为了「振兴中华」,10多支装备简陋、毫无技术的中国队伍与之竞争。最终,中国人以付出10条人命的代价,勉强漂完长江,第二年又在黄河上失去7条人命。

而肯·沃伦的队伍也没有收获好结果。成员们在大水面前陷入猜忌,相互指责,终于分崩离析。肯·沃伦回国后陷入官司,破产后突发心脏病死去。

「三毛」

从台北到西班牙,从撒哈拉到加纳利群岛,再到中南美洲、墨西哥、巴拿马……「三毛」这个名字,是「流浪」的代名词。她的幸福和苦难,牵动着读者的心;她行遍万里的足迹,又让所有读者艳羡。

这个永远「在路上」的奇女子,成了第一个带我们看世界的人。我们就这样跟随她的脚步,万水千山走遍,在心里埋下第一颗「诗与远方」的种子。

▲成都,这是三毛生前最后一次出行。

「安迪·沃霍尔」

80年代,中国也迎来了无数外国旅人。1982年,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前往北京游览。当时几乎没人认识这位明星艺术家,沃霍尔像一个普通游客那样,穿行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在天安门、长城、天坛等景点留影,甚至穿上了当时流行的蓝色中山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