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小说《太门西》连载5:第2章:神龙古刹(2)

(2023-12-18 22:21:57) 下一个

长篇小说《太门西》:山上长弓 著

第2章:神龙古刹(2)

第二天一大早王东就醒了,起床后推开门,只見小沙弥抱着一个大扫帚在扫院子。

小沙弥看見王东,走过来打个辑,“施主起来了,我带施主去用早膳。”

王东问小沙弥:“小师傅怎么称呼?”

“我叫天星,我师傅法号山月。”

王东随天星到后院,进屋后见老和尚也在,便道谢:“山月法师,谢谢昨天相助和收留,打扰了。” 王东知道老和尚的法号后改了称呼。

“施主怎么称呼?” 山月问道。

哟,我还忘了,得给自己编个故事,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来的吧,“法师,我是陕甘人,家里人都叫我旱生娃,说是我出生那一年天大旱,差点沒活下来,后来他们就叫我「旱坚强」。” 王东信口胡邹,“这几年我们那里连年打仗,到处抓丁,我娘让我到江南投靠我舅舅。”

山月叹息一声:“嗳,到处都一样,兵荒马乱,施主先吃点东西吧。” 说起世道,山月就叹气,不想多说。

王东見桌上还是半个山芋和一碗菜汤,皱了皱眉头,想说什么但还是忍住了。

山月看见王东的表情,知道他在想什么,便说:“施主,不是本寺慢待你,我们就这点粮食了,这还是天星沒吃,留给你的。”

“什么?这是天星的早饭?” 王东吃惊问。

山月不想隐瞒,也隐瞒不了,寺里已沒有粮食,无法收留王东,这事早晚要告诉他。

“实不相瞒,我们就剩几个山芋了,昨天晚上我的半个给了施主,今天早上天星死活要我吃半个山芋,而把他的半个留给你。”

王东看向天星,天星说:“施主,我不饿,真的!”

看着天星瘦小的身子,王东心里好难过,十分惭愧。

王东对山月师徒说:“你们等一下,我马上就回来。” 说完转身跑了出去。

不一会,王东跑了回来,双手抱了一大堆吃的东西,王东把自己带的干粮全抱来了。有一盒酥麻饼, 原来五个,王东昨天上山时吃了一个,还剩四个。还有一袋牛肉干,一袋香肠,一袋高蛋白早餐块,一盒压缩饼干,几根香蕉,一些巧克力和奶糖,外加几个方便面。

上峨眉山来回只要两天,其实用不着带这么多吃的,但有经验的驴友都知道,进山时最好多带点吃的,如果迷路了,这些食物可以救命。

看到桌上这一大堆东西,天星和山月虽然从来沒見过,但鼻子早闻出来是吃的东西。天星两只眼睛更是离不开了,不自觉的的咽了一下口水,喉头咕咚一声,小孩子还沒有吃早饭呢,都快饿昏了。

王东拿出一个酥麻饼,递给天星。

天星看着师傅,山月点了点头。

天星接过饼,仔细看了看,又闻了一下,这才咬了一口。

饼到嘴里天星就流泪了,这饼太好吃了,五仁冰糖火腿馅,酥皮脆里芝麻香,天星从小就沒有吃过一顿饱饭,哪里吃过这么好的东西?

天星第二口只咬了一小快,然后闭上眼,漫漫的品味。看着天星那神圣的表情,王东一阵心酸。

王东拿出另一个酥饼给山月,山月本想推迟,但还是接过,山月咬了一口,不由得暗叹,这饼肯定是神仙吃的,怎么这么好吃。

酥麻饼肯定好吃,但更主要的是这师徒二人挨饿太久了,吃什么都是人间美食。

山月师徒吃光酥麻饼后,王东撕下一块牛肉干,犹豫了一下,递给山月和尚,并解释说:“法师,这是牛肉干,我不是想诱惑你破戒,但天星那小身子实在是缺养。”

还沒等王东说完,山月拿过牛肉干咬了一口,“不错,是肉。” 然后把牛肉干递给天星,这让王东大吃一惊。

山月说:“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师徒都快饿死了,我们死了谁给佛祖上香?吃肉求生,我生侍佛,我想佛祖是不会见怪的。”

王东心想,这老和尚到还能变通,不过这也是沒有办法的事,人都快饿死了,哪还管得了这许多。其实许多人当和尚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不至于饿死,没几人是真正为了修炼。想当年朱元璋当和尚时,把左邻右舍的鸡狗都偷吃光了,佛祖不但沒有惩罚他,还送了个皇帝给他当。

桌上还有不少好吃的东西,但不管王东怎么让,山月都不吃了,山月说:“施主,这是你的干粮,你还要出远门,我们不能吃光了。”

王东问起为什么这里这么穷,山月说这神龙寺本也是一个大庙,年头好的时候香客很多,有些还远道从成都而来,最盛的时候庙里的僧侣有一百多人。这一两年,北方的兵开始入侵蜀国,蜀国不大,倾国力相抗,把国家都掏空了,再加之天旱,很多地方粮食绝收,香客沒有了。这沟深坡陡的大山哪养得起这么多和尚,于是大家都出去化斋讨饭去了,只有他们师徒二人,一个年老体残,一个年幼体弱,那里也去不了,只能守着这庙子相依为命。

他们师徒二人指望能熬过这青黄不接的季节,等到秋收后就会有一些善男信女送些粮食和几个香火钱。现在庙里沒有一粒粮食,他们都是靠野菜和挖些山芋冲饥,只是附近的山芋也挖光了,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天星说:“施主,山后陡壁上有一个水塘,水塘边上还有很多山芋,以前师兄们常去那里,只是师傅不让我去,说我人小,上下太危险。”

王东眼睛一亮,“你知道怎么去那里吗?”

天星说:“知道,我跟师兄们去过。”

“那好,你带我去。”

王东喜爱攀岩活动,每次到山里徒步旅行时都带上绳索和勾挂,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今天还真用上了。如果有了吃的,王东就可以在这里借宿一段时间了,他刚刚穿越时空而来,需要找个地方静静呆一段时间,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

说走就走,王东带上攀岩行头,天星背了一个背筐,两人就往后山走去,不一会就来到天星说的那个陡壁前。

山月说得不错,这壁太陡,天星这弱小的身子怎可能爬上去。更危险的是背着筐从陡壁下来,只要重心一歪,人就会摔落下来。

这徒壁不是太高,也沒有云台绝壁那样险峻,王东根本不用攀岩工具,背上绳索就往上爬。

岩壁上有些灌木,王东抓着灌木,踩着石缝,旅很快就爬了上去,然后把绳子扔下。

天星把绳子捆在腰上,王东把天星拉了上去。

上了石壁后往前走了一段,果然有一水塘,天星兴奋的叫起来:“看,那就是山芋。” 天星指着長在水边的大叶子植株。

水边長满了这种大叶子的东西,王东也是很兴奋,从天星的背筐里取出一个小锄头,脱下鞋,跳到圩泥中就开挖。

王东挖出一个根,好大一个,看起来像一个大脚,天星说:“就是它,山芋长大了就像脚板,我们都叫它 「脚板苕」。”

王东和天星挖了一背筐脚板苕,高高兴兴的回到寺院,煮了一大锅, 山月师徒终于可以饱吃一顿了。

以后一段时间,王东天天上山挖山芋,顺便捡些板栗和山核桃。峨眉山这么大,总能找到一些吃的,特别是在哪些人们很难达到的地方,王东卖力的到处找寻,是想给山月师徒留下足够吃的,能撐到秋收,他自己是早晚要离开的。

沒事的时候,王东就坐在山门的门槛上,望着远处,独自发呆,有时天星也会过来陪他坐坐。山月老了,身体又不好,这寺庙里的一切杂活都是天星在干,烧火做饭,挑水洗簌,打扫院落,擦拭佛台,都是天星的话,沒吃的时候,天星还要出去採野菜。天星做完功课和干完活后,如还有时间的话就会在王东身边坐下,他也不说话,就陪着王东一起默默的看着门外的大山。

王东常想,自己在天星这个年龄还是个任性的小屁孩,有一个保姆照顾自己,想要什么家里就给买什么,吃饭要保姆催好几次,半天也吃不完。看看天星这小沙弥,生活这么艰辛,却从未沒有抱怨过,还这么体贴人。每次看见天星那弱小的身子挑水做饭,王东心里就一阵难过。

王东抽空悄悄回过云台几次,想看看能不能穿越回去,但再也沒有见到过佛光,有一次还差点撞见峨嵋派的人。想起那凶巴巴的小灭绝师太,人不大点,却自以为是的腰挂一把剑,动不动就要杀人的样子,什么玩意儿!不过自那次以后王东再也不敢去云台了,最好还是躲着点峨眉派。

这天寺里来了一个客人,是个药材贩子,过去常来神龙堂收购药材。峨眉山里有不少药材,神龙堂的和尚採集药材,卖给药贩子,也是寺里的一笔收入。只是这两年寺里的和尚都走光了,沒人採药,药贩子也就不来了。

山月把王东介绍给药贩子:“汪老板,这位施主从北方来,要到江南投靠亲戚,走迷了路,近来在本寺打尖。汪老板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帮帮这位施主。”

汪老板也是一位热心人,爽快的道:“好说!” 汪老板冲王东一抱拳说:“在下汪全福,峨眉本地人,做点药材小生意。”

王东赶忙回礼:“汪老板万福,在下,呃...” 王东结巴了一下。

这是正式结交,应该告诉人家真名实姓,不能再说自己叫旱生娃了,否则显得不够诚意。

王东脑子飞转:不行!不能告诉他我的真名实姓,我王东穿越到这个时代,要是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哪王东就成了历史名人,我父母就不会给我取名王东了,沒有人会给自己孩子取个历史名人的名字,你见过有人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孔子,关羽,岳飞,程咬金,朱元璋,潘金莲吗?

给自己取什么名字好呢?一时半会儿又想不出来,王东有点急,我从峨眉佛光那个 time machine (时空机器) 穿越时空而来,一想起穿越王东就恨,不由自主的嘟噜一声,他姥姥的 time machine!

“什么?太门马新?” 汪老板等了半天却听了这么一个怪名字,他当然不知道王东嘟嘟的是英文。

“哦,对,NO,不对!” 王东有些慌乱,“不不不,不是太门马新,是太门西。” 王东赶紧纠正,还太门马新呢,怎么不是太门驴新?

汪老板有些迷茫的看着王东,“原来兄弟姓太。”

“不,复姓太门,单名一个西字,太门…西。” 

王东稀里糊涂的得了“太门西”这个名字,突然想起太九那个庙子叫《太门观》,不由皱皱眉头,怎么这么巧?

汪老板有些尴尬的说:“对不住,太门这个性氐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在下孤陋寡闻了。”

王东解释:“就像大唐太祖是胡人一样,我祖上也是胡人,所以名字有些特别。” 王东给自己乱编了个族谱,还沒忘了把唐太祖拉来做陪衬,好像他也有皇室血统似的。

二人相识后,王东才知道汪老板这次进山是急需名贵药材石斛。汪老板有一大顾主,多年来都从他这里进货,没有了峨眉山货源,汪老板可以到其他地方收购,但唯独这石斛只有神龙堂后山石壁上有。这里的石斛与它处的石斛不一样,石壁顶上那个水塘终年往石壁渗水,这里的石斛長得特别好,可以与霍山石斛媲美。霍山石斛可是中国九大仙草之首,又叫救命仙草,或皇帝草,极其名贵。

神龙堂后山的石壁是神龙堂的庙产,外人是不能来这里採药的,汪老板知道神龙堂的和尚都走光了,这次来只是想来试试运气,或许庙里还有一些存货,但却很失望,庙里什么都沒有。

见到王东后,汪老板生意人的脑袋又开始转动了,王东住在庙里,欠神龙堂一个人情,何不让王东帮忙,这小子身板不错,攀爬那石壁应该不成问题。

汪老板直接把这想法说给了王东和山月,问王东能否帮忙採集。

王东要去江南,需要一笔盘缠;神龙堂需要钱买粮食;汪老板需要这批货;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汪老板的这个提议不错,山月看看王东,王东当场就同意了。

三人说好,汪老板一月后来取货。汪老板还说,其他的药材,不管是天麻,杜仲,当归,还是何首乌,他都要,有多少要多少。

当天晚上,汪老板留宿在寺院里。汪老板做成了生意,心情好,从行囊里拿出一酒葫芦,非要王东陪他喝酒。

几口酒下肚,汪老板话多起来,天南地北的一通海聊,王东正想知道外面的情况,求之不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