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亲密

人未识,情己在。这是一种追求,追求一个人的亲密与宁静。
个人资料
正文

道与亲密

(2008-06-29 23:44:40) 下一个
回答网友就亲密之路,无路之路之五的两个提问.

<><> 
和一个人的亲密商讨

或许我没太看懂,但是有两个地方有疑问。

第一,关于道德经。如何从中得出一种亲密之路?老子的主要观点不就是无欲?自然自在状态为最高。这种观点层次在自由和亲密之上。

第二,你说,人的意义在于寻找到一种亲密之路。愿闻其祥。我以为自由亲密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而非目的。

粗略地谈一下 , 道与亲密的关系 .

老子说, 道生一, 一生二 ,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抱阳, 冲气以为和 .

在这里,  道是推动复杂性进化的动力. 也就是说是本体论方面的第一因的概念 .  

换句语说, 我们走出来的道, 是人在大地上交互作用留下来痕迹. 世界上的自然现象也是自然的力量发生相互作用, 我们是通过相互作用的结果(某种痕迹)来寻找因果关系, 来追求规律性的. 老子的三生万物就是世界哲学中一种较早的进化与自然演进的唯物观 .

道为什么可以进化创造万物呢?是事物本质上存在相互作用的力的, 阴与阳, 雄与雌. 老子接着说万物是负阴抱阳 , 阴阳是矛盾统一成就了和的. 这里和是关键, 是万物可以进化之所在. 这个和, 就是我说的亲密之意. 人与人正是通过社会性的和, 成就了文明社会与各种制度 .

这是对你的第一问题的简要答复. 老子的无欲, 更多的不是说不要亲密. 而是不要将个人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 强加到自然之上. 因为我们对道的认识往往是主观之道,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了.我们是现实社会的现象,上升到主观的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一个过程,要意识到主观的有限性.
 

再说你的第二个问题. 老子在道德经的最后一章的最后两句话说:天之道, 利而不害; 人之道(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我个人以为, 这个为而不争, 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很高的境界. 这是人与人达到人和, 天人合德的途径. 老子前面说过, 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 因为生命最早的诞生就是在水中, 一些分子亲密和谐地复合产生生物大分子, 有更多的功能与德. 人与人也是如此, 彼此亲密友好, 为而不争, 就产生创造力与和谐丰富的社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