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盦

出生于中国,现居澳洲。职业医生。曾經馳騁澳洲政壇。
正文

生日礼物

(2023-11-29 03:19:38) 下一个

叙事散文

生日礼物

剑冰

    今天是我生日。

    近几年来貌似越来越不想过生日了。

    随着年龄的日渐增长,身体精力等等各方面与年轻时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想借生日狂欢一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哎,不过也罢。

    不是周末假期,也不打算自己放假,于是乎照常上班不误。

    面是吃了,方便面;方便。

    忙忙碌碌地一天过去了。该回家啦。

    拿着平版计算机正往车那儿走呢,突然听见有人在大声喊叫:喂,喂,你怎么啦?醒醒,醒醒!

    放眼望去,一个小伙子光着上身躺在地上,貌似昏迷不醒。旁边另外一个年轻人正焦急地试着唤醒他。

    这时又有一位女孩从她车里走了出来,看来也是想施以援手的。

    我本来很累,想回家。但医生的职业本能及一种大概在做 Hippocratic  oath (希波克拉底誓言) 时就深植脑海里的医生职责,使我不由自主地朝他们走去。

    ‘他怎么啦?’我问。

    ‘不知道。’那个第一个到的小伙子有点一筹莫展。

    ‘要不要叫救护车?’那女孩拿着手机问。

    ‘叫吧……’

     我快快地把平版计算机扔进车里,戴上橡皮手套(车里随时备着的)。为了预防新冠,我也一向罩不离口。

    那姑娘播打了000。大概因为紧张,她在被问及是要急救车还是警察时竟然说了‘警察’。

   ‘不对,要救护车!’我赶紧纠正。

    ‘对对,救护车!’那姑娘在知道我是医生以后高兴地笑了:‘有医务人员在,真好!’

    电话那头非常专业,一方面告诉大家该怎么办,一边说救护车马上就到。

    在等待期间,我正好用所有医生都应俱备的基本急救知识对患者进行了一番检查。他虽然不省人事,但呼吸正常,也没有任何癫痫痉挛等等征状。我虽对那人的病史一无所知,但根据经验判断,大概不外乎酒精药物之类过量中毒。那位先到的男士说他看见周围有个破碎的酒瓶。

    因那小伙子光着膀子,我怕时间长了他会体温过低 (hypothermia),遂让人给他盖上毛巾保暖。

    急救中心说需要一个心脏起搏器以备不时之需。

    这好办。我诊所就有。

    救护车很快就到了。两位 paramedics (急救人员)快快地做了检查。初步结论和我的基本一致。

    又来了不少人,都很热心地想帮忙。澳洲人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还真值得称赞。

    随后他同住的一位小伙子也过来了。他说那患者刚从医院出来不久。就是因为药物而导致昏迷住院。他们刚纔还想着一起抽根烟放松放松呢;没想到转眼就又出事了。

    药物!果不其然。

    急救人员动作很麻利。三下五除二地就把病人放到电子担架床上推进了救护车。说到这我不得不为现代科技在这方面作出的贡献点赞:以前用一般的担架要化很大力气纔能把患者弄上车;现在按钮一按,病人进去了。

    救护车走了。大功告成。

    有点饥肠辘辘,该回家吃饭了。

    今天是我生日。没花钱(祇是花了点时间)给自己买了一个很好的生日礼物。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神圣天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乘桴人_CA9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白猫妈妈' 的评论 : 謝謝!
白猫妈妈 回复 悄悄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