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不了朋友,还得做人

(2023-07-15 00:31:21) 下一个

香港有一部影片,名忘了,只记得是周润发主演。只是其中另一位男主角有一段话让我永远记在了心中。

剧中,他对自己的朋友(周润发饰)说:“朋友,如果有一天,我们闹掰了,我肯定不会在你背后添油加醋说你的坏话,希望你也是如此。因为我们做不了朋友,还得接着做人。”

做不了朋友还得做人,振聋发聩直指人心,当为百代经典。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总有一些朋友,朋友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因子;故古人非常重视朋友,将其列入“五伦”之中。所谓“五伦”,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五种人伦关系和言行准则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而古人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的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便我们民族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几千年以来,留下了多少朋友中间“生死之交”的佳话,如伯牙和子期的“知音之交”,廉颇和蔺相如的“刎颈之交”;羊角哀与伯桃的“舍命之交元伯与巨卿的“鸡黍之交”等等,无不让人为之感佩。

梁实秋先生曾在《论友谊》中说:“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由是可见,朋友在人际关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人与人之所以成为朋友,虽也有世俗门第金钱地位的关系,但主要还是两者的“意气相投”。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气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用今天的话说,“三观”是维系友谊最根本的东西。因此,朋友的交恶,大抵上也是说不到一块了当然还有相当多的“君乘车,我戴笠”君提簦,我跨马的金钱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如果地位发生变化,双方都有智慧,也可能还是朋友。昔陈涉杀当年垄耕之友,其心胸狭窄品质低下固也,但佣耕者“夥颐”之叹,亦为愚也。而汉光武严子陵大腿压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严子陵毅然决地归隐于林下,则尤为智慧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不应该不做朋友做仇人昔日的那一份友情应该永远保存在心中。“余情可怜”是为正道,“反目成仇”诚为不值。

做不成朋友,并不意味着对方就是敌人。我们说的“意气相投”,很多时候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和德没有根本的关系。意气不相投,坐在一起都是一种煎熬,不如分手各奔东西。但不能说对方便是政治上的敌人,道德上的败类。说不定,对方的立场比你还进步,道德还胜你一筹。所以,千万不能以“不做朋友”为“人伦法庭”的裁决依据。不做朋友了,只是脾性不合。如同夫妻,实在是无法弥补融洽双方情感,各自放手是也。作为道德层面来说,念及昔日之情是主动放一条生路,理应送上自己诚恳的祝福。旧恩已断,无可挽回,但旧情仍在,何必绝情?

“朋友做不了还得做人”,是语伟大之处,就在于明确一点,无论是多大的疾风骤雨,也无论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舍弃的“情”一定要舍弃,但一个根本的东西不能抛弃,那就是“做人”的原则。我们常常说“做官是一阵子,做人是一辈子”“经商是一阵子,做人是一辈子”“做工是一阵子,做人是一辈子”,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尘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妄的,只有一个人的人品道德才是真实的。亿万家产,人一走,全没了;封侯拜相,人一死,全作废;只有自己的人品才是实实在在的当你离开这个世界一切烟消云散,但如果人品还在,就不枉此生矣。如果离开这个世界之后若干年,还有几个人没有忘记你,这人品也就在。恰恰是因为人品,所以才会让人们会多记住你一些时间。

既然不是朋友了,人生路上已各奔东西,毫不相干。你又何必在昔日朋友背后说三道四,更不要说添油加醋了。如果还是朋友,你必须说三道四,但只能当面说,这才是铮友如今朋友也不是了,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所作所为负责,又何必要你背后喋喋不休去横加指责事实上,在昔日朋友背后说三道四,无损于对方名誉得失,反倒伤害了自己的人品自尊。

就算是自己交友不慎,与人切割可也。对方为人不好、道德缺失的责任完全是他自己承担,你又何必自己去背后诋毁。汉人刘向曾说:“交绝不出恶声”,即君子之风也。夫人生天地,若因朋友不贤而交绝,责在对方;若交绝而屡出声,责在自己。为君子者,可不慎乎?

择友如择妻,贵在坚守。“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为升沈中路分”但“人生有波澜,世事有弯曲”,朋友既已恩绝义断,还是保留过去的一段风雨同行,总不失为一种君子之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