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兰阁

认知无限,永无止境
正文

美国正在跨入更高阶的技术型社会

(2024-02-03 04:41:12) 下一个

为什么在高利率背景下美国经济如此强劲?原因无它,就是因为出现了大幅度提升社会生产效率的新技术进入实体经济的浪潮,AI 概念早已有之,不同的是,今天,它正在成为现实。

从英伟达开始,到最近几大高科技龙头的财报发布和之后的财报会议,AI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强大力量,华尔街分析师无需画大饼,那些实打实的盈利数据足可以做出比较靠谱的后市预期,因为产业推进的层次有先后,现在是AI架构和提供基础硬件的企业群的爆发期,这枚核弹扔下去,现在还只是初见光影,惊人的冲击波效应还在后面,这个比喻仅仅取用核弹的爆发威力,核弹是破坏性的,AI对整个人类社会,绝对是高度建设性的,将很快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个人感受到它带来的变化。

你工作中繁琐重复的部分会逐渐被智能化应用替代,你可能会因此失业,更可能会转岗到其他部门,或者升级跃迁到更高级的不可替代的人力工作,进而获得更高的薪酬。

就像当年手机逐步包揽生活中大小应用的一切那样,AI的实用化也会在生活各方面展现出来,更高效,更快捷,更好的体验,例如导航,不仅只是把你带到目的地,它会精确的,最经济,最省时间的执行这个任务。

各类企业的程序智能自动化目前的实现率还很低,AI在这方面持续的推进中,人们很快能体验到办事效率的提升,不管是蓝领们沉重的整理,搬运,包装,分类,集运,还是白领们各种繁琐的文件、图表制作,程序化的高重复率工作,AI都将会将人力解放出来,让企业获得超满意的结果,这会一点一滴的来,几年下来,回头看会发现那已经是个巨大的变化。

例如仓储的AI智能化之后,你将会在超市买到更新鲜,更有性价比的食品,获得更多的商家让利,因为仓储物流与调配,是成本占比很大的一部分,当商家因成本大幅降低获利更多,也乐得让渡部分收益,或者提升服务质量,来获得客户,提升用户体验。

如此等等,从各类企业到个人,AI冲击波会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点,很多过去只能提供的统一服务,在AI科技的助力下,可以细化到个人,从面到点,社会单元在这个技术体系下,将多次被具体化,细分化,爆发出来的变化是指数级的,举个例子,到AI的高级阶段,原来的一大类病症可以逐步做到先分类,再具体到个人,例如淋巴瘤,这个大类下有近一百种分型,应对上开始只是一两种药对整个大类,逐步的可能会开发出更适用于每一个分型的针对性药物,最后,可以做到为每一个人定制针对性的药物,这需要科技产业发展到极高阶段,才能够触及的服务,整个过程中,将会创造无数个新的工作岗位。

AI其实就是整体社会运行的一次精确化,细微化,超个性化的变革过程,说个有点极端的,就像是从服务一个人,到服务这个人的每一个细胞,这个过程,其中的变革机会之大简直无法想象。

如果这个认识是正确的话,那么这次新出炉的大非农劳工报告的一些数据,在过去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是在这个变革趋势之下,逻辑就对上了。比如劳工缺口大增,比预期高了一倍,AI是工作机会的碾压机吗?错了,相反,整个发展过程会爆发出巨大的新就业机会,那些过去更需要人的服务岗位,机会大增,比如医疗关怀,更需要人对人的那些服务变多了,同时能够被机器大幅度替代的工作,呈萎缩态势,周五的劳工报告在细分行业的变化趋势上,正在体现这个原则,增量最大的是医护服务,减少量最大的是挖矿矿工;这只是一个很初级的趋势变化,未来会有更多创新型职位涌现,我会长期观察这个趋势。

另一点,劳动时长降低了,同时小时薪酬增加,这太对头了,不正是效率提升的绝好的数字体现吗?所以AI 现在就正在发挥对社会的推进作用了,完全合辙押韵,对的上!

这样的事,很“遗憾”,又让美帝给干了,这个跃迁的级别不得了,很多国家和社会,他确实也跟不了,美国这一跳,它的领先性又上去好大一截,同时这次领先可不好追,因为基础架构几乎全部在他那里,合作就能搭顺风车,理念认同就能共赢,搞对立的,这次将被彻底甩开,这个背景下,再看看俄罗斯还在抢土地,北朝鲜还在同族同胞里拉仇恨,中国还在什么东升西降,人类共同命运体里自嗨,简直不知该说什么,天堂和地狱,只在认知的巨大差别上。

对这样一个如此高量级的巨大变革,资本市场必然会有不凡的表现,现在正在过程中,当前的美股是个极不平衡的市场,牛市牛的并不让人舒服,少部分大权重大涨,大量的中小型股完全没有牛市的作为,甚至还下跌,华尔街似乎很挑剔,很冷静,对估值,对各种财报数据扣的很认真,一板一眼的,真是没有大牛市时的那种疯劲,那种让想象的光晕迷醉的情绪一点都没有,这让很多人害怕,总觉得市场高估了,暴跌的疑虑和恐惧一直都在,对此,我想说,这很符合牛市在疑虑和争论中步步高升的心理特征,发烧的症状是一丁丁都没出现,尽管我也有不适感,但是经验和理性告诉我这在牛市中,会很长,会有波折,但大方向一定是牛市,长牛!

现在比较重要的是,大科技总是要歇一歇的,或者AI产业浪潮总还是要传导的,那谁会来接这个棒,是个重点中的重点,大科技乘着AI的大浪都能4/5倍,2/3倍的飙,中型股接棒的话,岂不是飞的更夸张?!这个群体,我想会出现在AI应用领域,就是那些正布局实施AI技术的企业群,让我们紧跟市场,我想一年以后,答案就会出来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木子力_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hniu' 的评论 : AI最大的贡献10年以后才能知道,自动驾驶应该排不上号。
木子力_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w1234' 的评论 : 中国差距一直很大,这些都是理论科技的产业化过程,理论科技方面,中国一直是零。如果成就是一个天文数字,理论科技就是那个1,没有或者不掌握那个1,中间搞什么都是没用的。
木子力_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ieftop519' 的评论 : 现在顶多是初泡,还谈不上泡沫,还早
木子力_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西岸-影' 的评论 : 技术前瞻和储备在诺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往往比现实要提早50年或更多,而且阶梯是一步一步走上去的,没有中间异军突起的可能,一点都没有,科技没有弯道超车,只能一步一步走出来。
木子力_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ustWorld' 的评论 : 级别上可以算做第四次,如果后面在量子计算上有突破,那更厉害
木子力_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号蚂蚁' 的评论 : 您怕是低估了这个趋势的潜力
ahniu 回复 悄悄话 ai 最大的贡献是自动驾驶。
tw1234 回复 悄悄话 是的,最近清华有个教授讲话也露出危机感。ChatGPT 刚出来时,中国与它差距不是很大。这一年多下来差距明显拉大了。就像谷歌与百度,现在全世界都在ChatGPT上跑,中国明显成为孤岛。加上封网,脱钩,英文等因素,差距会越来越大。
Chieftop519 回复 悄悄话 AI泡沫搞起
西岸-影 回复 悄悄话 如今一般观点第四次工业浪潮是关于能源革命,最近AI也是话题,但AI的作用是提高效率,而不是像能源革命那样出现新东西。而且AI的作用明显夸大了。
从资本的角度讲,效率提高必然带来较高资本收益,但这不意味是新东西出现。
从目前的局面来看,第四次浪潮肯定不会出现在美国,因为美国已经出现科技人才断代。甚至AI,美国仅仅是在硬件上领先,缺乏中国那种大数据支持学习能力。中国已经开始了大规模低阶芯片替代目前英伟达高阶芯片的模式方案,这也是目前美国也在做的,因为成本低很多。十几年前我一个朋友海龟后就是在这个领域,做成了世界第一,中国再也不需要租用美国的大型计算机,而是用狼群模式替代进行过去只有大型计算机才可能做到的地震,气象,和核爆数据的实时处理。
因此第四代浪潮大概率出现在中国,因为中国千禧年一代人的生活类似美国婴儿潮一代,理论上创造力最高,等到他们四五十岁。
中国目前在所谓新能源方面全面领先,但更重要是是已经实现了第四代核电站,钍盐核电站,和准备实现人造太阳,这都让人类在能源上出现新内容。
另外楼下说革命性新技术大都出现在美国也是不准确的,第一次工业浪潮出现在英国,第二次出现在欧洲,美国也算一个,爱迪生什么的。只有第三次浪潮是单独出现在美国,与美国婴儿潮一代生活的特点有关,他们是美国历史上选择最多的一代人,而美国千禧年一代没有这种特点。。
这事情很显然与经济发展和人才储备有关,中国如今平均每年有700万STEM专业毕业生,美国有7万。而第三次浪潮的时候,中国大致是7万。从先进飞机发展过程人才年龄也能对比,中国发展歼10的研究人员平均年龄是30岁,美国发展F35的研发人员的平均年龄是60岁,而这个对比是十几年前,基本是同时期的事情。如今歼20在换装WS15发动机后(性能相当于美国最好的发动机),已经是世界上最强战机,因为气动性能和雷达系统都超过美国最好的战机F22,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双方科技能力对掉的局面。
美国具有的优势是移民国家,理论上可以获得世界上最好的大脑,但美国的硬伤是已经不是工业化国家,有可能设计出最先进的技术,但没有实现的能力,锂电池上的发展已经表现了这个短板,MIT和谷歌都开发了新型电池技术,但始终不能进入生产,被认为缺乏商业意义。
而比亚迪的所谓刀片电池,超越了特斯拉迄今还在使用的第一代锂电池,安全性和续航力和充电速度明显更优。
再看吧,第四次浪潮有可能真的发生在能源方面,中国早就有了超高压输电,这允许把核电站建立在无人的沙漠里(钍盐核电站不需要水),长途输电浪费不多,提高了核电站在安全性方面的政治资本,这也是美国做不到的。世界上具有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只有中国和巴西(不难推测后者的技术从哪里来,巴西只有一条线),这就让美国发展核电技术受到制约。
而在人类发现全新的能源来源之前,核电是人类唯一可以依赖的便宜稳定和干净的能源。中国的第四代核电站法国已经要求进口,世界上第三代核电站技术是法国发明的。

JustWorld 回复 悄悄话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全民收入?全世界全民收入?炒作而已。AI I依然和所有IT发展一样,对实业生产帮助有限。基础建设,住房,交通,车辆,能源等等进步不大。人民生活水平比二十年前,五十年前,除了有手机刷,实际反而是退步的。说具体点就是白领工作智能化,墨西哥水管工无所谓。
baladirk 回复 悄悄话 有道理。但没细读。革命性新技术大都出现在美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