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唐宋韵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唐宋韵》58.《回乡偶书》贺知章

(2024-02-06 11:16:19) 下一个

《回乡偶书(1)》

 

贺知章

 

(一)

少小离家老大(2)回,乡音无改鬓毛衰(3)。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4)。

惟有门前镜湖(5)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 偶书:随便写的诗。

2. 老大:年纪大了。

3. 衰:此处是减少的意思。

4. 消磨:(1).逐渐消失、消除;(2).消耗、折腾。

5. 镜湖:湖泊名,在绍兴会稽山的北麓。

 

贺知章(约659—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三国时东吴名将贺齐的十八世孙,初唐至盛唐时期官员、诗人和书法家。贺知章早年迁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年)中状元,先后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太子宾客、检校工部侍郎、秘书监、礼部尚书等。天宝三年(744年),贺知章因病恍惚,上疏求还乡里,唐玄宗以御制诗赠之,皇太子率百官饯行。回乡后不久即病逝,高寿85岁。乾元元年(758年)唐肃宗追赠礼部尚书。

贺知章作为唐朝前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其诗作对盛唐诗歌的发展具有导引和示范意义。由于生逢盛世、仕途顺利,加之具有旷达洒脱的个性,贺知章的诗中鲜有惆怅哀叹,其诗风雍容豁达、清新潇洒、意境深远。此外贺知章擅长书法,尤以草书和隶书见长。

贺知章的诗作今已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十九首,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3

 

宋雨:到此前为止,我们在这个系列里已经赏析了来自44位诗人、词人的共62首诗词。今天的这位诗人贺知章是我们在这个系列遇到的第4位状元。前面几位状元分别是唐朝的张九龄和王维,以及南宋的张孝祥。后面还要介绍陈亮和文天祥两位状元的作品。如果不是因为学问以外的原因,北宋的欧阳修和苏轼也本可中状元的。看来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状元比例不小。

唐风:当然啦,状元是进士的第一名,每年全国只出一人。科举考试是自隋朝以后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虽然进士中也有“高分低能”的庸才,同时一些杰出人才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等皆不是进士出身,但在那个时代,优秀的官员和学者大多来自科举考试的成功者,这是不争的事实。

宋雨:贺知章大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那时正是大唐气度逐渐恢弘,开始向盛唐过渡的时期。贺知章虽出身望族,但他7岁丧父,家境比较窘迫,有时还需要族人的一些接济和帮助。母亲腿脚不好,年幼的贺知章很有孝心,现在在他的家乡还流传着一些关于他如何孝敬母亲的故事。

唐风:直到母亲去世后,贺知章才开始考虑入仕。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36岁的贺知章离开家乡,进京赶考。贺知章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记录在册的状元。武则天时期朝廷重视选拔人才,贺知章很快被授予四门博士,然后又迁太常博士。

宋雨:他这样的起步可以说相当不错了。虽然四门博士和太常博士是两个官阶并不高的学官,但有人获得它却是费尽周折。如韩愈科考和制科考试都不顺,进士及第后也无法获得朝中职位,只好先去给地方节度使当了几年幕僚,之后才得到四门博士一职;而太常博士更是柳永奋斗一生、为官20年得到的最高职位。(他退休时另给了个“屯田员外郎”的名誉官衔。)

唐风:贺知章在武则天统治下为官多年,然后发生了逼迫她退位的“神龙革命”。从这场宫廷政变到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这8年间,朝廷相当动荡,很多旧官员被清算,但贺知章却安然无恙。

宋雨:我想,贺知章仕途平稳的原因可能跟他在63岁前仅担任学官,不涉政、不站队有关,也许还跟他的个性有关。贺知章学问大,为人爽朗,广交朋友。朝廷大臣陆象先说自己与同胞兄弟们阔别多年都不想念,唯有与贺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就是出自陆象先之口,他后来做了宰相。他如此推崇贺知章,可见贺的人格魅力。

唐风:开元八载(725年)唐玄宗打算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关于封禅的时间,朝臣们争论不休。有人主张清明时节,另一部分人主张开国之日。贺知章却说根本没有必要争论,封禅之事贵在为民之心,何必拘泥于时间呢?玄宗被暗夸爱民,且时间也随意,心中自然高兴。可见贺知章情商是比较高的人。

宋雨:贺知章如不倒翁一般在朝为官近50年。到了天宝三年(744年),85岁的贺知章生了一场大病,虽未丧命,但觉精神恍惚,于是上疏请求告老还乡,而且希望舍本乡家宅为道观,求获得周边湖泊数顷为放生池。皇帝诏令准许,给道观取名“千秋观”,并赐宅旁镜湖的一部分。

唐风:贺知章的“返乡仪式”也是非同寻常。玄宗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让皇太子率百官为之饯行。这还不算,他又亲自写了两首诗相赠,诗有长长的序言。第一首《送贺知章归四明》写道:“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这诗虽算不得文彩惊人,但凸显皇帝对老臣的心意。

宋雨:可以看出《回乡偶书》的第一首是诗人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后不久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出走是春风得意的少年,归来时已是垂垂暮年。诗人一路舟车劳顿,心情很不平静。如今,人们有时把初唐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中反映的心情与之类比:“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风:这也是一首好诗。从字面上看与贺诗是可以类比的,但实际的背景迥然不同。宋之问当时被朝廷贬到岭南。一段时间以后,他觉得太苦了,就偷偷溜回洛阳。(他久居洛阳,故称其为“乡”,虽然籍贯不是洛阳。)他离洛阳越近,越怕碰到熟人告发他,所以用了“怯”和“不敢”,反映的是心虚。

宋雨:哈,我想起这个事情了。当时是“神农政变”之后,武则天退位,她的男宠张易之兄弟被杀。宋是二张的红人,被发配到岭南。他偷偷溜回来以后藏在一个朋友家中。他听到朋友与他人密谋,要除掉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于是马上告发。结果朋友被满门抄斩,宋之问立功复职。

唐风:史书上的确是这么说的。他的告密导致朋友张仲之全家被杀,还牵连了其他一些人。这种恩将仇报的人渣,难怪被人千古唾骂。我们在本集中,不选宋之问的作品专门赏析,这是主要原因。宋之问的诗好,人有才,但实在是难以把他的人品与作品切割开来。

哈,贺知章可是名正言顺地回乡。然而,几十年过去,他的后代都已是地道的长安人了,无人跟他回去。据说他只带了一个仆人同行。一位85岁的老人,大病初愈,从西北长安回归江南故土,路上花费至少月余时间。这种落叶归根的信念真是让人佩服。

唐风:但贺知章做到了。而且,因为他是带着皇帝的诏令荣归故里,他的乡舍成为道观,镜湖的一部分作放生池。他写下此诗后不到半年就去世了。但他的心愿也了却了。

宋雨: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以不变的“乡音”映衬改变了的“鬓毛”,“乡音无改” 可以看出诗人对家乡的执念。这里诗人将“乡音无改”与“鬓毛衰”作对比。“愁鬓”、“衰鬓”、“霜鬓”,还有“鬓如霜”等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表达。难道古人掉头发或头发变白都是从鬓角开始吗?有没有谢顶的问题?

唐风:贺知章36岁进京,一口吴越方言。那时不同于后来的宋朝,朝中以北方仕人为主。贺知章尽管人缘很好,但他的口音还是遭到同僚的嘲笑,他心中颇有不平,还曾写诗反击。至于鬓发的变白和稀疏与年龄的关系,我想人人如此,所以在诗词中就成了标志。至于脱发和谢顶,古人当然与今人差不多,且有个体差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都有诗为证。陆游还叹道“脱发应无术可栽”。他要是生活在今天,恐怕是要花钱去植发的。

宋雨:“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两句是入画的,我曾经看过好几幅反映这两句的中国画:一位老者拄着拐杖,被几个欢快的儿童围着。本是家乡人却被当成外来的客人,孩童不经意地一问,诗人心中百感交集。然而小诗有问无答,就这样结束了,弦外之音很有意味。

唐风:这首诗在韵脚和平仄上稍有可说:韵脚三个字“回”,“衰”和 “来”在平水韵中同属“十灰韵”,但在现代汉语中“回”的韵母已经不同,读起来不太押韵。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也是这种情况。另外,第三句末尾的“识”字在古语中是入声字,属仄声,所以用在这里是合适的。

宋雨:总的来说,中古音中的平声字与现代汉语差别不太大。但如今以汉语拼音ei为韵母的字,古今读音却常有较大的不同,这些字在平水韵中分属好几个韵部。这个问题稍有点复杂,就不多说了。这首诗如果想用普通话读起来押韵,把“回”发成huai2(同“怀”)就可以了。现在很多地方的方言还是这个发音。

唐风:第二首诗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应该是回乡以后过了一小段时间以后写的。“离别家乡岁月多”重复了“少小离家老大回”意思。“近来人事半消磨”— 诗人回乡以后,通过与亲朋交流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那时通讯落后,可以想象作者对许多变故是茫然无知的,因此新的信息会生出许多的感慨来。然而,“近来”二字怎么理解?

宋雨:可能是因为难解,很多赏析文章对此语焉不详,不作解释。有的把“近来”解释为“最近”,有的说是“很长久的时间”。

唐风:诗人家乡各种人事的“消磨”(消逝、改变等),是在他离家长达50年的时段里面发生的,因此把“近来”理解为“近期”似乎是不合适的,我认为作者的意思恐怕是“最近这几年”。

宋雨:我对“近来人事半消磨”有一个不同的理解 — 我认为“半消磨”是说自己这段时间被折腾得够呛:大病初愈,告老还乡,舟车劳顿,家乡安顿,与族人叙旧...... 这些事情不要说是一个85岁的老人,就是一个年轻人,也会被“消磨”得够呛。

唐风:嗯,你的理解有新意。我想绝大多数诗评者,很自然地将“人事”想象为诗人离家几十年里家乡的变故,而很少想到从作者主观角度去理解“近来人事”可能的不同含义。不过,我还是倾向于把第二句理解为家乡人事的变化(比如生老病死),道理我下面解释。

宋雨:作者刚刚感叹完近日人事对自己的“消磨”(我的理解),或家乡人事的变故(他人的理解),就转写“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眼光从人的感受或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你认为这样的跳跃合理吗?

唐风:我认可这样处理非常巧妙。注意“惟有”和“不改”,表明只有湖水这种自然景观经过几十年变化不大。这里暗示有一个变化大的东西跟它对比,这就是前面的“人事半消磨”。因此,我倾向于同意将其理解成家乡人事的变化。诗的第三、四句的转折、别开生面,提高了整个诗的境界。诗人以水波的“不改”反衬人事沧桑,难以言状的感叹跃然纸上。

宋雨:这是两首写于返乡之后的小诗。第一首诗写出了久别的游子在刚回到家乡时的那种亲切而又惴惴不安的感觉;第二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故乡安顿下来以后的所见所感,突出了变与不变的对比。

唐风:这是真正的“偶书”,随手写来,朴实无华。清朝学者刘宏煦在其《唐诗真趣编》中说:“人皆知气象开展、音节宏亮为盛唐,不知盛唐中有如此淡瘦一种,却未尝不是高调。” 贺知章85岁高龄告老还乡,人生圆满,但小诗却写得朴素而真挚,丝毫没有荣归故里的得意口吻,这是他一贯的为人处事风格。

===========

【论坛与网友交流:】

https://bbs.wenxuecity.com/poetry/925295.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mysj/305383.html

https://bbs.wenxuecity.com/romance/951347.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花似鹿葱
花姐好。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唐宋的沙发!你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