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唐宋韵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飞鸟在,良弓藏:与摄影暂别】

(2023-12-29 13:17:50) 下一个

飞鸟在,良弓藏:与摄影暂别

最近几天WXC上聊摄影、显美图的朋友挺多,我却决定与之暂别了。心中有些不舍,扯得稍微远一点儿 —

1.

我最早按快门要追溯到大约上初二的时候。做机械工程师的父亲的实验室有一架“海鸥”DF135照相机。他们在工作中,有时须换上特殊镜头拍一些金属断面的照片。我印象里,大约有三、四次,我们家里有比较值得纪念的事情或是全家周末出游,父亲就把相机(带50mm或58 mm镜头)借回家,我们买一卷胶卷一次拍完。在这过程中,他大致跟我介绍了一下光圈,快门速度,胶卷的ISO以及景深等概念,我明白了个大概。那个相机当然是没有测光表的,曝光指数完全依照经验。这是初学者使用全手动相机最大的挑战之一。

到了大学里,班级集体出去玩经常也是租一个相机。学校边上就是做这种生意的。我们一般租那种双镜头相机,使用120胶卷。只要把几块钱押金(忘了具体数)和学生证押在店里,就可以租一个相机出来,一日的租金也比较合理。这种相机的拍摄者是看上面的毛玻璃,被摄者的上下是反的,颇有趣味。现在看那时候的老照片,毛病之一是人拍得太小,构图也成问题,这些都是经验不足所致。到了大学的后期,有同学开始有相机了,就再也不用去租。记得我们班有位女生的父亲从日本出差回来,带给她一个135相机。虽然后来想想不过是个全塑料、固定镜头、非单反的初级相机,但当时觉得很高级。

2.

在出国前的5年里,我有一个稳定的第二职业,即在北京的某个周报当兼职编辑。一名理科生怎么有那个经历,说来话长。那是一个独特、有趣的经历,以后有机会单写。我负责一个版面的组稿和排版,出席每周的编辑、记者全体会,然后呆在编辑部一整天,所以很快跟七、八个全职编辑记者就混熟了。摄影记者老钱原来是《中国青年报》的摄影记者,见多识广,颇受主编器重。在我们这个小报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批准他购买了尼康F4机身外加三个顶级镜头。我进编辑部时,器材刚到,老钱爱不释手。其他编辑记者也好生羡慕嫉妒,尽管他们不摄影。为什么呢,原来老钱这套行头,价格超过了报社广告部的那辆“松花江”小面包车,是我们小报编辑部里最昂贵的资产,且完全由老钱一人把持。

很快,老钱就发现我喜欢摄影。于是他就有时跟我聊聊摄影的技法,还把他的尼康F4让我摸摸,甚至拍两张,但都是他在场。这玩意在当时的中国是巨额财产。他说他认识的一个摄影记者,几年前带着顶级摄影器材去外地采访,结果器材被抢,人被打成重伤,留下后遗症。过了一、两年,他建议我买一套自己的。他说尼康F3很不错,我一查价钱,买不起。他说这样吧,我陪你去西单摄影器材商店,看看有什么选项,你买可以负担的最好的。我从银行取出了我所有的钱储蓄约6700元。我95年之所以如此之“富”,是因为这包括了我大学毕业后去讲师团一年的津贴,与他人合译一部专业书的稿费,以及到编辑部一年多的外快。我告诫自己,绝不能花过5千。结果呢,在老钱的和店员的双重建议、鼓励之下,我买了尼康F50机身,Sigma28-70 mm和 Sigma70-300 mm 两个镜头。离开商店的时候,除去摄影器材,我的总财产只有人民币两位数了。

3.

这套尼康器材虽然是纯业余级别,且不是原厂镜头,但毕竟是自动测光、自动对焦的新一代产品,且有从28至300 mm的很宽的范围,这为拍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套系统跟了我8年,记录了我在国内最后3年和美国生活前5年的重要时刻。这个时候,相机主要是用来拍摄纪念照和旅游照片,偶尔拍几张风景照。记得当时在北京,我有一次背着摄影包去拍摄一位朋友的婚礼,也很像那么回事儿。Candid camera是对他们婚纱摄影的很好的补充。

到美国以后,2000年我搬了一次家,住隔壁的中国老兄是一位摄影发烧友。我看了他的照片,再听他云山雾罩地侃摄影器材,心中顿生羡慕。他说自然摄影中,自己不敢尝的试摄影门类主要就是“打鸟”(拍摄飞鸟的行话)和拍微距。两者的成功率都太低,对器材的要求也高,用胶卷拍摄成本吃不消,而且不能马上看到照片以调整参数也是问题。我当然更是没有尝试的可能。但他的话确勾起了我的兴趣。我知道如果不考虑限制因素,这两类摄影应该是我特别喜欢的。我不喜欢拍摄肖像,我不是在这个类别上精益求精的人。我更不喜欢在街头巷尾把镜头对着陌生的人抓拍。

2003年,佳能在世界上首先推出$1000的数字单反Canon 300D。我看了一下介绍和样片,6.3 Mpix足以产生不亚于一般胶卷的画质。于是我当机立断,在ebay上卖掉了那套尼康系统,买了300D加kit镜头。数字相机没有成本的拍摄为“打鸟”创造了条件。然而打鸟需要长镜头。我当时一个博士后,有家有口,不太可能马上再花几千刀。于是就想找省钱又可以接受的办法。然而在这个事情上,我是走了弯路的,直到2008年才正过来,具体细节就不细说了。恰好此时我在纽约州找到了工作,于是,在家人搬到纽约州之前,我很自由地独自拍摄了3年,拍了至少5万张照片,以打鸟为主。下面是几个例子:

与此同时,我也添置了微距镜头和专用闪光灯,开始拍摄一些微距照片。我的家人从大学城搬过来之后,我每个周末整天出门就不太合适了。我记得2014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六,家中要请客。我一大早出门去拍摄燕鸥和shore birds,准备下午两、三点往回赶。那天由于拍摄机会太好,我居然把事情完全给忘了。我老婆快7点打电话过来问,客人已经来了,你在哪儿?哈,我还在一个半小时车程以外的长岛海滩上呢…… 于是,打鸟活动减少,微距摄影逐步增加。拍微距一般不需要去远处的野地,去植物园、花园就可以了。比较小块的时间,比如半天,也凑合。下面是我拍摄的几张微距照片:

4.

摄影,对我来说不是光是“拍照片”。如果认真地做,远不是按快门那么简单。它首先需要有一个心理的状态和投入,然后才有器材和行程的准备,再有拍摄时的精心与合理,回家以后还要不受干扰地对照片加以浏览和取舍,然后对选出的少量照片进行后期制作等等。在过去的几年里,因为两个孩子上高中、申请大学等原因,导致我首先缺乏心理准备状态,拍得越来越少了。家中的共识是,等2023年女儿去大学了,我就全面恢复摄影。而且,鉴于近年mirrorless取代dSLR的大趋势,以及它在连续对焦和机身防抖方面的巨大优势,我将投入1-2万刀更新器材。我的同学、朋友也常开玩笑等待我“再造辉煌”呢。

然而,世上的事情有时会节外生枝。有时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着事物的走向。我来文学城多年,原先用另外一个网名,喜欢在“交点新闻”和某些栏目中发评论,经常@#¥%与某些人吵得不可开交。几年下来,觉得鸡同鸭讲实在没什么意思。小时候其实就明白,人不能被压服;长大以后更明白,人其实也不能被说服。于是就决定不再啰嗦,进而有了开辟自己的园地的想法。由于唐宋诗词之美和对它们的兴趣,博客一开始的考虑是系统研读和和欣赏唐诗宋词。作为一个在公司里上班的理科生,这个工程其实是有些过于庞大了。特别是有很多地方我不想人云亦云或蒙混过关,思考和查询就特别费时间。此外,诗词这种“小众”的东西,我花那么多精力,也只有很少的人感兴趣,认真去读。我有时自嘲,自问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使得我去费这傻劲。

这还不算。因为有了自己的园地,一段时间以后,就想着“种”点别的。于是博客中加入了分析、评论、回忆、科普等文章。从点击率来看,这些文章反倒是“大众”,网友也给予诸多好评,鼓励我多多写下去。这样,时间的矛盾愈发突出。无论如何,我也无法将博客与摄影兼顾了。摄影我已经做了20余年,知道了其中的基本门道,那就暂时放一放吧。但心中也真是不舍的。两个月前我写了一首小诗《纠结》,反映了这种心情: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01/202310/4466.html

5.

15年前开始,每年我都用我的自己拍摄的照片,为亲朋好友做一个年历,这是我每个年末的“保留节目”。这个年历是实用的,每一天的空白处可以加注、写字。其实,我照片的存货多得是,即便我不再拍一张照片,这种日历做到我死也没有问题。但是最近几年来一直多用“存货”,我感觉不好。于是,就在前几天给朋友的圣诞祝贺中,我告诉朋友们,今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我开始了一项新的个人计划。极其花费时间,我需要专心致志。我希望将来有一天再恢复摄影。

人的生命总是单向往前的。所以未来不管是否再拿起相机,都不会是过去的重复。它究竟怎样,我又是不知道的,让未来自然展开吧。我知道的是,我得跟的过去的一章告个别,开始新的一章……填小词【捣练子令】一首(平水韵七阳):

飞鸟在,角弓藏,

满目青山面夕阳。

百味人生多采撷,

静观世道涌苍黄。

【论坛上与网友交流。点入在最下。】

 

 【美坛综艺秀假日篇】与摄影暂别 A temporary farewell to photography. 唐宋韵 - ♂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27019 bytes) (2887 reads) 12/31/2023  23:46:37 (8)

【飞鸟在,良弓藏:与摄影暂别】 唐宋韵 - ♂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13699 bytes) (89 reads) 12/31/2023  23:41:58 (7)

【飞鸟在,良弓藏:与摄影暂别】 唐宋韵 - ♂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13699 bytes) (45 reads) 12/31/2023  23:40:58

【飞鸟在,良弓藏:与摄影暂别】 唐宋韵 - ♂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13699 bytes) (79 reads) 12/31/2023  23:41:33 (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多谢您鼓励。祝新年快乐!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1

赞摄影作品!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Uusequery' 的评论 :

谢谢临读。其实,我20多年前开始摄影时,已经普遍用ISO了,但“定”的概念也知道一点 ——
21定=ISO100;24定=ISO200;27定=ISO400;30定=ISO800.
27定/ISO400的胶片已经比较粗了,我没有用过更高的。
“定”每加1感光度增加1/3档,而数字相机也是以1/3档增加的。比如23定=ISO160; 28定=ISO500,等等。
Uusequery 回复 悄悄话 早年胶片的感光度好像是用"定"来区分的,如21定, 24定.是吗?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井底之蛙-77' 的评论 :

谢谢朋友,谈不上研究。大家一起学习。
新年快乐!
井底之蛙-77 回复 悄悄话 还是诗词的研究对我们的帮助大受益多!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花姐过奖了。高手多着呢,我学还学不过来。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onsony' 的评论 :

谢谢褒奖。令郎可能有一个潜伏、积累阶段。。。既然买了器材,就要用心、用功。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唐宋厉害,诗词摄影都专研到家啊!
fonsony 回复 悄悄话 赞博主摄影艺术,我儿子买了一大堆器材摆满房间,也没有见他有什么好作品。等下要问一问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