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食品安全丑闻迭爆引发加强监管修法惩戒让咱们越来越充满安全自信

(2023-12-01 00:55:20) 下一个

食品安全丑闻迭爆引发加强监管修法惩戒让咱们越来越充满安全自信

                                                          2013年6月20日

何必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施行已满4年……(略。

这又是现如今一个热点不?

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

(何必注,略。)

来自俺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呵呵。

装修噪音里的写作。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中国从庙堂到江湖挥之不去的阴影,无法解决的难题。

现如今,中国官方三大媒体的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每天都充斥着食品安全方面的内容,并且以揭短曝光为主。

他妈的,早干什么来着?

这就不得不老生常谈于,俺在北京台曾经风光无限那个节目2007年被釜底抽薪打断了脊梁骨的惨痛经历吧?

那并非是俺们节目的过错,而是在俺们的《首都经济报道》、以及俺曾经参与策划并出镜担任评论嘉宾的胡紫微的《身边》等以揭短曝光为主的节目的带领和忽悠下,北京台太多节目都想如法炮制,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增加广告收入。

于是乎,那个曾经产生了让俺们这些个做电视节目的人作呕不止的刘元元的《元元说话》后来改成《第七日》的北京台生活频道,也忙不迭屁颠屁颠学着俺们的节目,但是又找不到轻车熟路而安全经济的路径,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试图发掘第一手的丑闻素材。

结果呢?还真被他们丫给赶上了。朝阳区工商局提供线索,在辖区内发现了后来尽人皆知的纸箱包子馅儿行径。具体是什么样的呢?就是把收废品来的废纸箱,放到加入了火碱等材料的水中溶解,然后将溶解了的纸箱粉碎,加入到做包子的馅儿里面,滥竽充数。这之中的公共卫生以及丧尽天良成分一望便知吧?栏目组得到如此线索,如获至宝,立刻派出精兵强将前往采访拍摄。

不成想,当工商局带来摄制组感到现场时,却人去楼空,作案者早就望风而逃。这可肿么办呢?

如果按照俺所在栏目组的操作方式,就会另辟蹊径,或者鸣金收兵,等待下一次的作案。

可是,这些个揭短曝光的“新兵蛋子”们不知道天高地厚,初生牛犊不怕虎,与工商局的主儿们商量后,设想出了“摆拍”的馊主意,让人扮演作案者,现场操作了一番,拍摄下来,打道回府。

频道负责人当然知道这是摆拍,但为了与其他节目竞争,也就不管不顾,公诸于众,节目就这么播出咧。

要是换了往常,电视节目里这种摆拍的事儿比比皆是,无处不在,弄虚作假欺世盗名不计其数,俺们节目如此货色就多如牛毛。不在话下。

而且,当天中午在看到北京台新闻频道转发了如此节目后,下午到栏目组,吁请当班副制片人也拿来该节目图像播出。

可是,当年中国的食品安全却是全世界口诛笔伐的题材。出口美国的宠物食品里被检测出毒素,出口韩国的饺子里被检出毒素,非但如此,饺子有被人用针头扎过注射毒素的痕迹,一时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举世哗然。为此,中国当局手忙脚乱四处灭火。恰逢此时,那个栏目组竟然播出了纸箱包子馅儿丑闻,而且轻而易举被查出是摆拍,或者说新闻弄虚作假,这可惹怒了中南海,下令北京市彻查北京台,北京台停止所有负面报道,电视台总编辑被拿下,频道主任撤职,该栏目组解散,摆拍编导訾北佳因此锒铛入狱,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整个北京台,又回到了文革时期,所有电视节目第一线人员都得早请示晚汇报,俺们栏目组更是因为播出了该节目,制片人以及当班副制片人和主编都不得不写检查,并被罚款。

俺呢?当然不可能改变嬉笑怒骂污言秽语的风格。

于是乎,制片人放了俺一个月的假,躲避风口浪尖,别因为宁折不弯不肯写检查之类的行径,闹出大乱子来。

所以,这才有了当年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找韩方明帮俺紧急签证比利时而俺直接去了挪威的事儿。

此后,北京台就再也没有了揭短曝光节目,全部被干掉了。因此俺说,为了中国的食品安全,牺牲掉了一个电视台。打那以后,俺们节目也就歌舞升平,吃喝玩乐咧。

现如今,看着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们连篇累牍食品安全丑闻,太有些不是滋味儿了吧?他奶奶的,如果这些个娘养的早些个如此大做文章,纸箱包子馅儿事件也就不会那么显山露水,被看成是顶风作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北京台也不至于被彻底噤声。当然喽,以北京台之左,即使没有如此事件,噤声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想想看,现在的訾北佳看到如此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食品安全丑闻,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啊?丫挺的太是个先驱并且成为先烈了吧?

现如今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们对食品安全丑闻群起而攻之,是因为“毕竟进步了”?非也。这是因为局面已经失控。

事实上,改革之后言论自由尺度的宽松,这并非是天朝的恩赐,而是因为中国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媒体与宣传部门玩儿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最初,对中国官方机构的冷嘲热讽,集中在中国足协,这是个突破口吧?中国足球之烂,有目共睹吧?烂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恐怕妇孺皆知。本周,中国队在合肥被临时拼凑业余球员的泰国队打了个1:5,成为中国足球历史上创纪录的丑闻,卡马乔下课已经进入倒计时。俺因为丫挺的说话太装腔作势咬文嚼字非常反感的那个足球专家颜强撰文指出,该倒霉的绝不止卡马乔……中国足球之烂,折射出中国之烂不是?因此,对中国足球以及中国足协的指责,成为一个宣泄不满情绪的渠道。

由此,从中国足协开始,媒体和舆论就在尝试着不断扩大冷嘲热讽对象的空间,而随着中国丑闻迭爆,官方机构无一例外表现出无官不贪的景致,官方内部争权夺利,也被媒体求之不得,投机钻营,并且,去年十八大前夕中南海内部四分五裂,所有政治局常委都利用海外媒体揭露其他人的短处,一时间,彭博社揭露习特勒家族财产,纽约时报揭露温家宝家族财产,然后更是一次性揭露老毛八个战友后代全部富可敌国,这当然是中南海内部爆料出的惊天秘闻,因此,中国官方媒体也乐得有彭博社纽约时报们冲锋陷阵,官方媒体可以跟在后面循序渐进,不会出现訾北佳那样的锒铛入狱。

如此大背景下,现如今中国食品安全丑闻没完没了,当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喽。

北京台只不过先行一步,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

俺看着央视们拿着食品安全丑闻大做文章,就有令人作呕的感觉——他娘的,好端端的题材,被他们丫粗制滥造成为如此惨不忍睹的模样,甚至比食品安全丑闻本身更加丑劣不堪。唉声叹气吧,现如今,中国的电视人也每况愈下。央视新闻频道晚间《24小时》节目,干掉了邱启明,找来了那个什么徐卓阳,长的那幅性吧,作为出镜主持人,起码的容貌要求都不顾咧,兜齿儿那种歪瓜裂枣的模样实在让人有着生理性的反应;而丫挺的一说话,北京人讲话,那种嘴里像含着个大JJ似的含糊不清,并且很有些女性化的发声,让俺每每太有想大嘴巴扇丫挺的半死不活的冲动咧。据说,这个娘养的是什么央视主持人比赛里的获奖者,于是乎,就连最基本的主持人普通话必须具有一级甲等考试通过证书的要求都被作废咧,找了这么个王八蛋,昭示出中国具有普通话播音主持能力的人都死绝啦。胡占凡倒行逆施得可以吧,用如此混蛋来污染受众的视听。怪不得,俺过去在央视的同事告诉俺,央视收视率现如今跌跌不休得非常厉害,节目档次、质量飞速下跌,从这么个主持人上,也就可想而知咧。每当这孙子开口说话,俺就想到当年纳粹进行的人体试验,用战俘来测试人类对噪音忍耐的极限以及超过了如此极限后如何乃至因此死亡的状态。

这孙子装腔作势正人君子地评头论足着,食品安全最关键的是要加强监管,必须加大违法成本……

当然喽,这些个无非都是些个照本宣科,倒背如流。看看开篇,一目了然了吧?

实际上,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无一例外,全部把矛头都集中在了加强监管上。

但是,这可能么?

加强监管,这嚷嚷了多少年了?监管状况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

昨天,央视节目里,广东惠州屠宰牛然后注水的视频,没完没了地播出。当地监管部门说,监管有难度。

现如今的食品安全丑闻迭爆,千篇一律都是监管部门说有难度。

问题早就不在什么加强监管,而在于如何对监管者进行监管了。

谁来监管那些个监管者呢?

当然是行政执法部门喽。

可是,当郑筱萸被执行死刑时,最高行政执法当局的一把手都只能被借项上人头一用,还指望有什么货真价实的监管监管者么?

郑筱萸之死,并非是中国食品安全丑闻迭爆,而是因为丫挺的贪赃枉法。郑筱萸所有罪名里,并没有渎职罪吧?

浦志强曾经专门撰文,为郑筱萸鸣冤叫屈,认为以郑筱萸被法院认定金额,根本不足以一命呜呼。

郑筱萸临死时说什么来着?不要做官,要做也别做大官。

对此,俺早就嬉笑怒骂过吧?

郑筱萸到死也没有明白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死的。

丫挺的一无所知于,日的官还不够大,因此才被斩立决。如果丫挺的真混到了政治局,也就有了免死牌,而如果到了常委,连绳之以法的危险都荡然无存咧。

按照我党宣传里的路数,杀了郑筱萸,自有后来人不是?

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丑闻,彻底击碎了中国当局所谓的仨自信。什么理论道路制度自信,全部被食品安全越来越触目惊心惴惴不安所颠覆。

连食品安全自信都彻底不存在,没有了安全自信,还他娘的说什么仨自信呢?

再加上环境污染、人渣儿化……上哪儿找他妈什么自信啊?

食品安全法颁行4年到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如何,这恐怕是个太让人耳熟能详的事儿了吧。

于是乎,人民日报也不得不红口白牙,面对着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修法迫在眉睫。

并且,官方媒体口口声声,乱世用重典,增加违法成本,加大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力度。

两高也不失时机,发出了要严惩不贷的振振有词。

不仅仅是食品安全领域。

面对着乱象频仍,两高最新出台的司法解释,对环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方面也有着大幅度的提高,加强了打击力度。

乱世用重典。

见了鬼了,不是仨自信么?怎么又变成了乱世了呢?乱世与理论道路制度自信之间,如此水火不容,如此南辕北辙,如此不共戴天,怎么可能既乱世必须用重典的同时,又具有着全方位的自信呢?

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发来的相关内容里,标题就是这是个互相投毒的民族。

一个互相投毒的民族,其自信会是什么样的自信呢?凶手的自信、人渣儿自信吧?

如果整个民族都是互相投毒的凶手,那么该肿么办呢?

就算是三权分立,立法司法行政者本身也是投毒者,这又该肿么办呢?

如果整个民族无一例外都是凶手,怎么个乱世用重典呢?

如果执法者本人就是罪大恶极的凶手,具有用重典能力者被被重典者更加恶贯满盈,谁重典谁呢?

最终,只能回到自作孽不可活了吧?

当整个民族都是自作孽不可活的情况下,也就只能遭到天谴了不是?

当然喽,另外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乱世用重典,这让重刑主义如日中天。俺曾经对郎咸平主张在中国严刑峻法的说辞嗤之以鼻。如此话题另当别论,于此不赘。

如此,就算是食品安全法修订得青面獠牙枕戈待旦,中国死翘翘还是可以预期的不是?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