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涉红鸭蛋后北京禽蛋准入制之扯淡

(2023-01-09 00:07:44) 下一个

涉红鸭蛋后北京禽蛋准入制之扯淡

                          2006年11月16日

何必

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透露,继水产品、蔬菜、豆腐之后,他们正在准备实行禽蛋的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禽蛋经销商提供有效的产地证明和检测报告,扩大蛋制品的抽查范围和检测项目,为的就是从源头实施监控……(略。)

就那么个《每周质量报告》的电视节目,就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到现在,媒体、社会以及衙门还都没完没了,揪住这个里面有苏丹红的河北鸭蛋不放,或者说三道四,或者胆战心惊,或者煞有介事,给和谐社会平添了些许色彩。

现在这则报道又告诉我们什么呢?目前在市场上那些大型正规的商场超市当中出售的鸭蛋,都是具有合格证件的。

这说明了什么?大概有两个方面。

其一,现在的消费环境弄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到处都是雷区,到处都是陷阱,小商小贩们兜售的物品几乎没有什么可信度,假冒伪劣充斥这个区域。每当媒体披露出,又有哪个小摊贩上出售的物品具有对人的健康和生命具有很大甚至到了触目惊心的危险性之际,最后都不忘了提醒消费者,要到那些大型的、正规的商场超市中购买合格的物品,不要轻易选购小商小贩兜售的货物;尤其是食品,人命关天,病从口入,祸也从口入,吃下去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危害,因此就更需要到正规大型店铺里去购买了。

但涉红鸭蛋事件告诉我们,即使是那些大型正规的商场超市当中,也照样出售危险物品,也照样存在致癌的苏丹红鸭蛋。就是说,大型正规商场超市也不可信。

这样,以后当媒体再进行如此这般的提醒,也就只能权当作是瞒天过海了。

如此,我们还能够信什么呢?

其二,那些涉红鸭蛋都具备出售合格证,都具有合法上市必备的全部检测过程及其见证文件,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就是说,目前针对这些上市的食品所进行的检测范围里,其中并不包含苏丹红。

如果说,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以前,我们似乎还不以为然:苏丹红是个什么玩意儿?没听说过,也就更无从知晓其效用。但是,经过了去年涉及到肯德鸡、亨氏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跨国巨头们一个个都跌入苏丹红事件当中后,这苏丹红可算是一夜之间迅速撺红,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也就是说,苏丹红能够对人体造成伤害,是尽人皆知的事。

苏丹红这么个凶神恶煞,却根本不在食品检验范围之内,这告诫我们,纳税人供养的委府们,对如此一个涉及千家万户食用的可致癌物质,竟然在食品准入方面大门洞开,毫无防备,让我们这些缴纳了越来越多的税款的消费者赤身裸体没有任何遮挡地承受苏丹红的亲密入侵。

也许有说,委府也无从知晓那些丧尽天良的黑心作坊竟然会使用如此卑劣的手法来加工鸭蛋,这是防不胜防的。但这并不能免除委府不作为的问题实质。要知道,消费者纳税的义务之中,对应的是权利,而这种权利的具体表现,就应该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傻瓜式的消费,而不是让消费者成天到晚提心吊胆担惊受怕;黑心作坊或者商家的存在,正是委府治理方面的失职。

而那些红心鸭蛋被黑心商家们畅行无阻地送往城市,经过了装模作样的检测,全然不顾苏丹红的危害,并由官方给出了合格准许上市的通行证,有国家的质量检测机构点头称是,最终到了消费者的餐桌上和肚子里,这当然也是官方的失误。

这次鸭蛋里含有苏丹红,是被媒体发现的。可我们应该知道,首先,媒体并不具备检查和执法的资格,而且,媒体的力量本身无论是从法律地位上,还是动员资源的能力上,以及自身可能覆盖的范围上,都有着巨大的缺失,不可能发现所有问题产品和服务。指望着媒体能够检查到问题食品并公诸于众,这是很不实际的,必定会有着非常大的疏漏。

而法定担当此责的,正是委府里的相关部门。可我们看到的情况是,现如今我们只能依靠媒体在凶险的大千世界里捕捉沧海一粟,然后全社会蜂拥而上,形成一个自欺欺人的治理假象。而最应该出现的委府却深藏不露销声匿迹了。

也许还可以说,面对形形色色的有害物质,现在的食品质量检测只能是挂一漏万。如此说法也是掩耳盗铃之术。委府之所以存在,就是要为民众提供包括市场监管方面切实有效的服务。不管存在什么样的祸害,都应该由委府通过行政方式,阻挡在市场之外。要不然,我们花钱纳税养那么个食品安全部门干什么?

很多国家都把食品安全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在食品准入方面制定并实施了异常严格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程度的措施,目的就是把住作为入口物品的食物的市场关口,为国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消费条件。

但是,我们周边的情况是什么?即使在街边,随便支起个小摊,只要向官员们上贡行贿,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进行食品加工制作,造就了纳税人不得不战战兢兢担忧无时不刻吃下去的食品说不定哪个就会导致灭顶之灾。

现在,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终于要向红心鸭蛋下手了,要设计并执行禽蛋类的市场准入制度。我们似乎该为此拍手称快了吧。

远没有那么简单。

此前已经有了水产品、蔬菜、豆腐的市场准入制度,效果又怎么样了呢?众所周知。人们最熟悉的,就是今年福寿螺事件了;而雕白块、农药残留蔬菜的无处不在,印证了现有的那些准入制度到底是什么货色。

现如今,针对涉红鸭蛋,北京市委府方面又要设立禽蛋市场准入制度,我们可以推想其实施效果到底会如何。

以前水产品、豆腐、蔬菜出问题,有了准入制度;现在是河北鸭蛋出现苏丹红,于是北京市方面要设立禽蛋准入制度。那么以后呢?如果调料出问题,再有个调料准入制度?如果干鲜食品出问题呢?如果乳制品、速冻食品……成千上万的食品出问题(这些种类的食品出问题并不是没有过),被媒体或者其他什么社会主体发现,那么食品安全办公室是不是都要设立针对性的准入制度呢?也许,我们最后会看到,葵花子、鸡屁股的准入制度赫然隆重地登堂入室,在举国欢庆之际让我们的钱袋万劫不复。

设置如此丰富多彩的食品准入制度,增加了行政成本,这些成本都必将转嫁给纳税人。而在让人眼花缭乱的七七八八的制度上,都形成着公共资源的巨大消耗,造成了根本上制度供给不足,而那些形而上的制度却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怪状,其背后,倒是委府借着每一次事件都完成了自身权力的一次脚踏实地的扩充,安排了越来越多的七大姑八大姨负责制度实施,却于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没有任何改善。

现在时髦的词汇是制度设计。我们来不来就说着什么科斯的路径依赖,需要考虑制度的供给,以及制度的转换。可是,在根本性的制度岿然不动的情况下,产生贪官污吏徇私枉法的制度无法动摇,只能在隔靴搔痒的层面上设置这样那样的制度来蛊惑人心自欺欺人。

这种禽蛋的市场准入制度到底能够有什么样的效果,咱心知肚明。要是指望着这么个制度就能够别开生面国泰民安,做梦去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