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且慢说中国传媒经济位居世界前列

(2023-01-02 00:14:56) 下一个

且慢说中国传媒经济位居世界前列

                           2006年5月17日

何必

我国日报总发行量世界第一、电视机拥有量世界第一、手机拥有量世界第一……(略。)

这个“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5家单位共同主办”的旨在“搭建起与世界传媒经济学界沟通的桥梁,是中国传媒界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发展成果、向世界同行学习的难得机会”(此次大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表示)的世界性会议在北京的召开,本身就是个媒体热炒的点,昭示着中国又一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然后,就是中国的传媒业取得了何等优异的成就,在这个地球上又占据了那么多的第一,足以让我们吹一阵子牛屄的了。

其实,这类消息早就不绝于耳。去年5月3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据联合早报援引法新社消息,世界最畅销100种日报,有四分之三在亚洲;去年,亚洲的报纸销量上升4.1%。据统计,全球的报纸销量去年增加了2.1%,广告收入也取得5.3%的涨幅,这是四年来最大的一次。世界三个最大的报纸市场都在亚洲,中国位居第一,去年每日销量9350万份。中国的报纸销量继续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去年增加了3.7%,过去五年中增加了26.5%。现在,中国的报纸发行量已经取代日本高居榜首。世界销量最大的报纸仍然是日本的《读卖新闻》,日发行量近1407万份。2004年,中国报纸广告收入增加29%,比2003年多一倍。

就此,老潘曾经以“中国的日报销量全球第一?”为题进行过质疑(参见笔者博客)。抛开中国日报订阅数量之中,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行政命令方式强行摊派下去,很多订户只是以交钱完事来讨好衙门,报纸从来不看只是当作废纸这种尽人皆知的情况不说,报纸印刷数量缺乏准确数据是报刊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为了蒙蔽广告客户而夸大印刷量,导致中国根本无法准确统计出真实的报纸印量。这也是新闻行政主管部门长期头疼的事,更是体现出中国特色的数据水份。据此得出中国日报总发行量世界第一的结论,姑且不论内容的信度与效度,光这个排名本身就够让中国人做贼心虚的了。

实际上,传统媒体的状况都差不多。电视机拥有量世界第一,可作为电视工作者,太知道其中的形形色色魑魅魍魉了。从央视到地方台,在事业单位体制下,哪个不是从非法用工单位到官方意志的应声虫传声筒以及权钱交易的重灾区?光是如今广电部玩命推动的数字电视,就呈现出中国电视媒体领域中央军和地方军的殊死较量,而所谓的IPTV更是形成了广电部门与电信部门的拼杀。4月5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而泉州这种奇怪的情势不过是全国数字电视以及IPTV领域里的一个缩影。所以嘛,电视机拥有量世界第一,背后就是这样的景象。

扎基•拉伊迪在《作为世界现象学的世界化》中强调,在最近15年中发生的五件大事,世界化就是围绕这五件大事进行的。一是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二是切尔诺贝利,三是柏林墙的倒塌,四是互联网的诞生,五是西雅图会议。

由此可见,世界化被当作是由这般几个元素构成的。足以看到互联网在世界化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4月17日,商务部举行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4-2005年)》发布会透露,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400亿元,比2004年增长50%;(何必注,略。)

但是,在如此美妙的图景之中,中国正在飞速失去对互联网核心竞争力的控制。4月27日快讯,(何必注,略。)

而坊间认为,微软此举更是瞄准了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基础设施发起攻击的信号。事实上,中国在互联网领域中的核心技术层面,早就被西方扼住了喉咙。

可即使如此,在技术上已经全盘输得精光的情况下,在内容控制方面却丝毫不输给全世界的任何人。2005年9月19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世界著名传媒大王、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最近批评北京在管理外国媒体方面出尔反尔。报道引述默多克的话说,中国领导人不再向外界开放巨大的中国传媒市场,而在一年以前,北京还表示欢迎外国媒体到中国。法新社介绍,默多克之所以表示不满是由于他在中国发展的计划已经碰壁。《金融时报》披露,默多克此前是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于纽约主持的一个讨论会上发表上述谈话的。

2005年9月25日媒体广泛报道,中国制定新的互联网新闻管理规定,以进一步控制网站。新华社报导说,新规定立即生效。报导说,互联网新 闻网 站和内容必须服务于社会和国家,不得散发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新闻。中国官方一直密切监督互联网内容,并取消那些他们认为不合适的内容。中国还要求对网站和电子博客网进行注册。

今年4月初,德勤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在科技、传媒、电信(TMT)行业中,中国和印度拥有丰富资源和巨大市场,但中国将继续充当制造商角色,印度则有望成为服务供应商。(何必注,略。)

我们对德勤这份被告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解读呢?开篇热炒的中国传媒经济,只不过是中国作为国际民工的又一个版本而已。在包括传媒在内的TMT领域,中国还别说拿到什么世界第一,就算与印度一起,也要分道扬镳,由中国提供硬件,印度提供软件,中国在第二产业,印度在第三产业,中国在微笑曲线的底部,印度在笑眯眯的嘴角。

还吹中国传媒经济呢,能不能洗洗睡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