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宋士雄又要出山啦

(2023-01-24 00:05:28) 下一个

宋士雄又要出山啦

                                        2007年11月11日

何必

北京奥运电视解说国家队名单将于明年春节后最终确定。老资格体育解说员宋世雄将复出解说女排项目。(略。)

人们对央视针对即将召开的北京奥运会的解说人员构成非常有兴趣。

央视运动解说员,早就为人津津乐道了。网上流传的不仅仅是著名的韩乔生语录,还有更为丰富的。

韩老师颠峰之作:荷兰vs捷克zz

(何必注,略。)

说到这奥运会的解说,网上流传的也很是有趣。

(何必注,略。)

当然,人们最为熟悉的,还是黄健翔在德国世界杯足球赛期间的表演了。他对着全世界的颠狂,让人们知道了,央视的人们在赌球风气盛行的情况下,是如何将运动赛事与个人进项联系、以及个人赌球运道是如何与职业相勾连的。

应该说,我是听着宋士雄的运动现场解说长大的。对他的娘娘腔很是熟悉。而他的风格,影响了中国电视运动解说的整整一代人。孙正平、韩乔生都是在如此路数当中沿着师傅带徒弟的路径成长并走红的。

这种娘娘腔能够红极一时,原因也很简单。宋士雄是上海人。上海人原本就娘娘腔得很厉害。而现如今,上海人作为中国男人的榜样,有着姚明、刘翔、王力勤这三大法宝。当然,人们也会记得还有陈良宇、及其后台黄菊……,再往前则是姚文元、张春桥等等。

宋士雄出道时,电视还是高级干部才能享受的玩意儿。普罗大众都只能听收音机。于是,宋士雄也就在广播当中凭借着公鸭嗓那犀利而尖锐的声音占得了先机,并且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谈不上什么竞争可言。再加上宋对权力极尽谄媚之能事,自然讨得尚方宝剑,得以手眼通天。

电视机普及后,由于这种媒介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相比,更容易成为公共人物,按照电视圈儿内部的话来说,就是很容易成“腕儿”。技术水平进化,使得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但电视行业却毫无准备。那时候,央视刚刚建立时,从广播电台抽调人员,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只不过是那些赋闲被边缘化了的人才到电视台混饭吃。

电视对于运动赛事的转播当中的解说员,更是无人担当。作为政治任务,同时也是捞取政治资本,宋则一马当先。

于是,这就奠定了中国电视在运动赛事转播解说方面的基础。

所以,宋式风格的娘娘腔在中国陪伴了太多的人。可以说是噪音,也可以说是悦耳。各得其所。

而在接班人的选取上,还是套用了宋式路数。孙正平、韩乔生莫不如此。这也影响到了地方电视台相关解说员选材,形成了类似金铁霖垄断下的中国民族唱法科班训练出来全都是一个德行样的格局。全中国但凡到了运动赛事转播解说,统统娘娘腔。

后来,张斌一代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套路。不过,张斌由于升官而迅速退到了幕后。我在与张斌交谈时,一再对他说,希望他还能够保持适当的处境比率。而电视圈儿里的人(比如我在央视时的同事、朋友杨宏,等等)也都知道,张斌在解说、以及现场调度方面的能力在央视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而刘建宏、黄健翔等的涌现,则被世界杯上他们的糟糕表现所证明。

刘建宏是不是在解说说扯着脖子大叫,让人真是怀疑那到底是运动赛事解说,还是毛片儿。

黄健翔的心理疾病被视若无睹。这种小家子气的主儿,离开央视后,更加气急败坏,做了那么个令人作呕的什么招聘网站的广告,也太有些自我作践的味道了。

至于段瑄,我实在担心他在解说中会憋死过去。前年一次与张斌、胡紫威夫妇晚餐时,我又一次表现出对这个段的无法容忍。张斌问我是不是又因为那个我喋喋不休指责的崇洋媚外的天下足球板块当中连个中文名字都没有的TOP TEN?我说不,而是因为那小子故弄玄虚的断句,故意要在节目当中抑扬顿挫些个,故意要拉长一句话的节奏,但却远未达到训练有素的程度,结果就会弄出类似“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闹剧来。

当然,咱数落央视,还是留着些个面子的,不仅仅因为我与张斌等的私交,也因为俺的堂哥也在该频道的“名将说牌”节目中作为嘉宾曾经独当一面。

不过,现在想来,宋式解说也有着30年的历史了。30年,中国运动赛事电视转播竟然还是那么几张老面孔,还是娘娘腔掌控天下。到了北京奥运会,不得不让令人担忧尚能饭否的老掉牙的宋士雄再度出山,也真是表现出央视、以及中国电视界无所作为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