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我们让中国孩子成为人类垃圾

(2023-01-19 00:59:04) 下一个

我们让中国孩子成为人类垃圾

                                2007年6月1日

何必

六一了,家长开始忙着给孩子买礼物……(略。)

网上有关那个破小孩的内容有。

 “有热的吗?”第一次让破小孩自己到麦当劳去买东西,他非常地紧张。收银员微笑地把他请过去:“小朋友,你要什么?”“我,我要一份套餐。”“大人的,还是儿童的?”“儿童的,”破小孩松了口气,于是他故作老成地追加了一个重要的附属问题,“嗨,有热的吗?”

社科院唐钧兄对我如此路数嘻笑为凡是有这种说破小孩的内容都可以跳过忽略不看。

我只不过是在文字里添加点子正统到了装孙子的语境里不可能等大雅之堂的市井内容罢了。

六一国际儿童节又到了。每当遇到这个当口,媒体总是会煞费苦心,找些个新鲜的题材来说事。可作为一个经年累月的新闻节目,每年都要针对这儿童节做选题,还要避免与过去已经做过的选题重复,更要防止与其他媒体的选题撞车,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活计。

特别是,在目前意识形态控制非常严厉的情况下,还不能做那些负面报道,宣传部门的指令就像是发扑克牌似的无所顾忌,使得新闻机构经常处于选题策划、设计、安排、操作等过程中突然接到禁令不得不前功尽弃,因此媒体也会为了安全性选择风险小的无关痛痒的选题,最终使得媒体集体性粉饰太平。

这个节目后,有亚洲食品信息中心中国代表郭小云在演播室里出现,并且解读新闻的内容。对于孩子肥胖现象,也算是集中展现真实状况了。紧接着,节目又有一则很具有所谓服务性的内容。(略。)

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中国的孩子里,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而其中,又以北京为甚。孩子的肥胖率已经仅次于美国,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这个结果恐怕会让很多中国人大惊失色:在中国社会未富先老的情况下,同时发生着中国孩子集体性的未富先肥。换句话说,如果把现如今还能够喘气的人都算上,我们这些中国人正在干的,就是迅速将中国推入老龄化时代,同时又将中国的孩子们悉数毁掉。

这些天,媒体郑重其事说,北京现在按照人均GDP达到了6000美元的档次,已经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对于这种结论嗤之以鼻:人均GDP不过就是个掩耳盗铃的工具,就是个自欺欺人的幌子。本来在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个没有意义的概念,根本没有比如社会保障方面任何的含金量,如果再用产值代替收入,就更加别有用心了。

即使在人均GDP的层面上,我们了解到的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儿童肥胖率却已经高居全球次席。这也算是中国对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不可或缺的一个可歌可泣的范例吧。马克思说,“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选集二第114页)我很想知道的是,如果他现在还活着,对于中国人会怎么说呢?“中国儿童是正常的人”?这有些扯淡吧。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餐饮业大国。中国人能吃会吃,这恨不得在全世界家喻户晓。我在欧洲看到与我同用一个厨房的那些欧洲人在吃时那样的凑合,不住怀疑洋鬼子们活着的价值:就那么敷衍了事,毫无烹炒煎炸咕嘟炖的制作过程享受,更没有色香味俱全美轮美奂的四菜一汤,如此的传统也不具备,还活什么劲呢?

看看咱中国人的菜谱,那个不是浩浩荡荡层层叠叠?一个传统相声段子《报菜名》,被当作是内容复杂到了可以让人数落着直到喘不上气来的地步,其中的满汉全席更是让祖祖辈辈的中国人垂涎三尺。连作为饲养家畜的泔水都能够命名为珍珠翡翠白玉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吧。

非典把果子狸当作了元凶,禽流感扑杀了太多的家禽,福寿螺让北京谈之色变,多宝鱼引起了全国性的恐慌,却也没改中国人啥都敢吃的豪情壮志,网络上流传着的取活着的熊的胆汁食用的画面,甚至有广东等地竞相吃人类的婴儿的图片,也是现实中国和谐社会的真实写照。

可这丰富多彩的饮食当中,到底吃什么才是卫生安全的,却没有了调性。甭说儿童,成年人谁知道吃什么是健康的,或者反过来,吃什么是危险的?反正我很无知。

温铁军给我发来了有关的材料。

世界卫生组织评选的最健康与最垃圾食品

(何必注,略。)

由于在这样的文字里,是超文本格式,无法表现温铁军发邮件中的图文并茂的原文,在数字序号上也就如此了。

最近,台湾的一个名叫林光常的博士,风靡全球,其有关如何合理安排饮食的著作史无前例地在全世界位于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这个瘦猴子在大陆到处演讲,所到之处也呈现出洛阳纸贵的景象。他援引国际上的研究结果,告诉中国人,预防癌症的最佳食品,第一位的是红薯,第二位的还是红薯,只不过有生熟之分。一时间,全国红薯价格猛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脱销。

这个家伙不仅仅在现场作秀,还跑到电视节目中推销丫挺的货色。被央视心怀鬼胎在315晚会上公报私仇往死里整的郭德钢,在现如今央视公信力急遽下降的背景下,郭在北京电视台所做的节目依然红极一时;而这样的节目里把那个博士弄了去,更是相得益彰,极大地影响了北京人的饮食习性。

反正,我现在也在吃红薯。

瘦猴子还认为,牛奶是个坏东西,促进了人体内矿物质的流失。这番说辞又让人们对牛奶敬而远之。

可这却犯了大忌:如果推举红薯,那还可以帮着农民;可如果反对牛奶,则动了牛奶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奶酪,更是与温家宝扩大中国人牛奶消费量的最高指示精神背道而驰。

而这时,央视又不失时机地冒了出来,人模狗样一本正经地声称,台湾博士对牛奶的指责没有根据,是不准确的。这表现出,央视在与地方电视台竞争中屡屡败北里面的酸葡萄心态。

如果超出这种你来我往的刀枪剑戟拼杀,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实际上,中国在饮食营养和安全领域的知识、经验、理论、实践、市场、监管等方面的现状是何等荒芜破败不堪一击。就那么个台湾瘦猴子,就搅得全中国鸡犬不宁,乳制品厂商对其恨之入骨,家畜生产者也对其咬牙切齿(他反对吃家畜的肉类食品)。

数据显示,日本人平均每300个人就拥有一个受过专门训练的营养师,而我国目前所有的营养师加起来也不过2000多人,平均65万人才有一位。

咱还不说,中国这点子训练有素的营养师里,又有多少人平步青云进入贪官污吏行列,有多少人鸡犬升天不务正业,有多少人红杏出墙全世界忽悠,有多少人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有多少人离经叛道声东击西……最后,还能有几许正儿八经为人民服务。

这也难怪一个台湾瘦猴子把中国大陆弄得天翻地覆乌烟瘴气——制度供给不足嘛。

成年人尚且如此,遑论孩子乎?

我因为其太啰哩啰嗦而很反感的那个法国大文豪雨果说,“没有什么能跟儿童的伟大相提并论的东西。”(《笑面人》P187)但是,中国人却能把儿童的伟大化为腐朽,把儿童的健康弄到全世界名列前茅的差劲地步。这当然是我们的丰功伟绩了。

我在挪威结识的朋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徐月宾博士在其《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一文中指出: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保护儿童、改善儿童的成长环境是政府最早致力的社会福利之一。不仅各种针对儿童的福利计划具有悠久的政策历史,为儿童提供福利也是一个极少受到争议的社会政策。但是,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中,投资儿童不仅被认为是切断贫困“代际转移”链条的措施,也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国家竞争能力的策略。换言之,投资儿童的目的不只是让儿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而是为他们的生命起点尽可能提供最好的条件(best possible start in life)。因此,不仅发达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很多政策用以保证儿童获得恰当的教育、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家庭环境等,这些都是发展型社会政策投资儿童的重要措施。   

可现在的中国社会,对待儿童却全然没有了这份关切。在所有人都胡吃海塞之际,对待孩子,也不可避免地任凭其在起跑线上就沦为人类的垃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