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圣劳伦斯北岸的深深浅浅

(2022-10-09 06:19:00) 下一个

Day 1, June 20, 家 to Sagunay, 40 -175公路,484公里

La Montagnais酒店
酒店如歌。歌有流行、摇滚、R&B…古典。连锁是流行,通用和弦的模样,住过就忘。不用说,城堡酒店如芳堤娜是古典,均衡外貌,结构稳固,各种装饰音弥漫各处。

我们今天入住的La Montagnais接近Country。简朴不陋,霉霉那种流行乡村。第二天起床后,在太阳照进的餐厅里品尝continental早餐。大快朵颐,嘴里充盈满足的唾液,眼里穿梭蝴蝶般翻飞的女侍者。阳关跳跃在bacon与french toasts间,正好配搭不复杂,但抓耳的旋律的背景音乐。

后来餐厅打电话说我家庄主忘了外套,呵呵,"If she forgot her hermes bag, you may ask some ransoms next time”, 我说。

Day 2, June 21, Sagunay to Baie Comeau,175-170公路,314公里
萨根奈扶摇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
of the Fjord-du-Saguenay)
我们能够到达的山水不是真正的原生山水,而是被精心修葺的山水,游客只能在规定的trails(sentiers)活动。一路上,除看上去似乎是野生的石阶,还有漂亮得像阳台围栏的木廊。周围群山环抱,树木葱茏,但修木廊的木材却是捆得整齐价格不菲的treated wood。我们猜这些木材是如何运到山上的。如果在中国,有可能是人背上去,早些年那些佛教道教名山的古刹名寺都是人工修建,如峨眉山。八十年代,还可以坐人力滑竿上山。加拿大呢?一定是直升飞机。山道上,居然遇到正在修木廊的工人。一问,果然是直升飞机。

一路上,问了好几次返回的游人,何时可以登顶,都说快了快了,转个弯弯就是。而几个弯弯就是四小时。值得庆幸的是,在几乎放弃时候,发现顶峰悄然而至,不容易啊。

冰川用亿万年造了这个遗世独立的峡谷,我们却只用几分钟就看完。极目远眺,湍急的萨根奈河在此处减缓,撒切尔的裤腰带,不知为何会联想出这样粗鄙的比喻。别怪我,怪Saguenay,萨根奈,撒切尔,谐音的自由联想。裤腰带很流畅,没打结,有白色游轮缓行。近看呈铁锈色的河水,魁北克的河水都这颜色,在艳阳下发蓝,天空美丽的蓝色压住了丑陋的锈迹。U型山谷,左边叫éternité,右边叫trinité。永恒峰,三一峰,注视这俩峰的是圣母。我们登的这条同名的山道即取名于这座圣母塑像,看上去像极了中国某旅游点新造的佛像,特别是衣服描的金边艳俗,想想米开朗基罗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圣母"圣殇”,"还我河山”,我说。

Parc Simon, Baie Comeau
有了旅行支票、护照和牙刷,你就春风得意,活似神仙了。柏油路、铁路和轮船使旅行失去了旅行的滋味。人们稀里糊涂地突发奇想而外出,闹闹嚷嚷拥向外国旅游,因为出国旅游之方便,与上影院、翻杂志并无多大差别。这样的人从未真正脱离过他们因循守旧的无知觉的路子,也从未到过任何新的地方。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里这句似是而非的酸话现在也应该改改才更酸酸甜甜。旅行谁还用支票,现在有各种支付,比如我就用Apple Pay. 影院与杂志应改为微信或Insta.。

更酸那句是"呆腻的地方……”,还有"万卷书万里路”。呆腻是因为此地我们必须选择与面对,别人呆腻的远方是因为我们不用选择,不用面对。就像今天在卡姆湾海边这位在涛声中的冥想者。她可以在家里,为何来海边,因为海边没有电话没有FB, 只有六月依稀刺骨的海风与一尘不染的岩石。


Day 3, June 22, Baie Comeau to Havre St-Pierre
-138公路,447公里
失而复得
山一程,水一程,盘缠辎重也全程。Fully loaded的长衣短裙,从精华素到玻尿酸的化妆品,数了数多达12双鞋跟燕瘦环肥的鞋。终于在外套失物成功招领的第二天,香奈儿洗面奶被遗弃在科莫湾的酒店。这一路,心心念念除被美景如画纠缠,还有就是洗面奶。"我要穿过大半个魁北克去找你”,庄主说。以她多次失而复得的故事,这次应该重复一次相同情节吗?

PS: 返程时经过这家酒店,居然失而复得,像中了奖,高兴好久。

Day 4, June 23, Havre St-Pierre to Sept Iles
138公路,219公里
圣皮埃尔港
这是一次追逐太阳的旅行。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天气预报,哪里有太阳,哪里就是下一站。六月的魁北克,天气如同少年庄主,脸色说变就变。今天的魁北克哪里天空不下雨,除了此时此地。

圣皮埃尔尔港很小,小得不像一个镇,倒像一个camping营地。简陋的木板房,稀疏的街道,还好有一座小教堂的尖顶,至少勾勒出了些天际线,小镇因此而生动。投宿一家面目模糊的旅店,被面目同样模糊而冷冻的老板要求说法语,虽然他自己一口阿拉伯弹舌音让人耳朵里春雷滚滚。

窗外已经透露出黄昏的慵懒,风很大,带了海的咸腥味,从鼻孔迂回至脑门,各种与海及海的记忆也被刷新,虽然这里还不算真正的海,海河或河海。外面很安静,我怀疑我们是不是走错了地方。静谧容易给人一种荒凉感,可实际上这里并不荒凉。

追了一天的太阳,关节打结,饥肠辘辘。打开行李箱,准备找点吃的安慰一下洗脑易洗胃难的胃。但行李从有序到无序,重庆小面了无踪影。只好Google Map上找一家Subway, 打发了嗷嗷待哺的胃。

敏甘国家公园(Mingan Archipelago National Park Reserve)

网络改变行为习惯,也改变心理期待。从前信息匮乏,旅行更像探索;现在几次点击,信息蜂拥而至,方便了,但不免有隔夜饭的味道,失去了旅行本应该的尊严。在各式App中, Google Maps大有武林至尊,一统天下的态势。酒店,餐馆,风景点,一目了然,甚至不用跳转到其他专业App。

敏甘公园全称“敏甘群岛国家公园保留地”。去那些岛,除非游主席(我一位朋友)可以游过去,我们还得乖乖坐渡船。圣皮埃尔港有两家渡船公司,私人的,但应该与加拿大公园(Canada Parks)有啥猫腻,售票处与公园管理柜台在同一建筑里,这里也有沆瀣一气。未雨绸缪是网络时代的必修课,预定酒店,预定门票,预定停车位,预定餐馆。习惯驱使我订船票,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订票的链接。以为法语不灵光,把页面翻译成英语后发现,船公司的网站前天才开始。唯一确定就是去三个岛在八点半出发。看来明天得早起。

船很快,船尾那面看上去像法国旗而实际上是阿卡迪亚人的旗在六月依然凛冽的风中猎猎作响,远处群岛隐约。见同船渡的一位游人一直笑眯眯,欲言又止。我便主动与其闲聊。得知她也是第一次到敏甘,问为啥选这里,说因为这儿人少。确实如此,谁千里迢迢到这儿看石头啊。

甫上跨骑岛(Quarry),固有审美立即沦陷。矗立的巨石,在海边簇簇盛开。他们彼此独立,优雅地保持一定距离,但又不分离。公园解说员用生涩的英语解说这个像城堡那个像动物。而我眼中,他们就是石头,遗世独立的巨石。潮起潮落中伤痕累累,沧海月明间新颜旧貌。亿万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一部石头记。漠视侏罗纪的热闹,横眉冰川时代的撩动,我自岿然。若不是规定不能攀爬与接触,真想摸摸他们,测试一下他们的体温,总觉得他们是有生命的,某日会蹦出个海豚或海狗啥的。

我们在瞠目结舌,眼光繁忙中边动容边拍照。社交媒体把我们变形成拍照狂魔。我们能留下他们的影像并在网络传播,但却无法阻止他们终有一天消失。

石灰岩的宿命。

Day 5, June 24, Sept Iles to Saint-Siméon
138公路,466公里
日出
凌晨四点半,曙色初现,云近水缓。太阳依然是传说,不知何方。悻悻然,找个理由说天气预报不准,准备回笼睡觉。

但此时理性的声音从云层隐约传来:太阳通常从东方升起,你现在望的方向是东南。谢谢!我立即绕过旅店,朝岬头东方奔去。

天低连海平,依稀可见光斑开始渲染,云缀上金边,渐渐明亮。

一分钟后,海开了口,太阳出来,是跳出来的。刹那间,除了wow, 居然speechless, 初阳的景象无法容忍诸如啊喷薄而出像枚TMD鸡蛋黄之类的陈词滥调。

只有静默的愉悦,温暖而湿润。

高峡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
Hautes-Gorges-
de-la-Rivière-Malbaie)
一条道,四小时,可以在半山腰,山一半在上面,水一半在下面;另一条,八小时,登顶,山水都在下面。庄主寻思半天,权衡再三,选了四小时道。

一路没啥起伏,修得很好可以开车的碎石路,沿山脚缓缓上升。"我走过最Boring一条trail”, 我说。在半梦半醒间走完,除记得在观景台看河让眼皮不打架外,其余都迷迷糊糊。

好事儿传千里。后来游主席戏言说庄主:你这是进了山却没爬山,与一代女侠失之交臂。阿丹反驳:庄主的理想是做女神而非女侠。你白认识庄主这么多年了。


Day 6, June 25, Saint-Siméon to Isle-aux-Coudres
138公路-Rang St-Aime, 73公里
138公路加轮渡,68公里
酷的岛
Coudres,听起来就酷,岛也酷,需轮渡才能到达。去渡口的斜坡超过45度,还好刚换的新刹车,尽管这样,还是开得脑门出汗。到了,又是一个同样的大斜坡。这俩一上一下,车累,我也不轻松。

小岛散发某种与世隔绝的氛围,周遭的声音也不真实,几乎没有其他车辆,路却修得不错,眉清目秀。环岛一侧是海滩,黑乎乎的烂泥滩,布满贝壳碎片,太阳下露出狰狞。另一侧是山坡,烂漫着大片大片各种野花,有一种红色花,花型很大,肆无忌惮地招摇,美颜不可方物。沿路房屋,童话尺寸,不大,与环境配搭,相得益彰。各家门前总有各种装饰,或一只老式水桶,或一艘退役的老舢板,涂了新鲜的油漆,愈久弥新,诉说房屋主人的故事。恰好翌日寻访圣保罗画廊遇到的Brad就住在酷的岛。从爱尔兰来,一住就是三十多年。我很吃惊听他说岛上一半居民是英语人,以为魁北克腹地都说法语。

岛上景色不温不火,伙食乏善可陈。环岛路上骑行的人也没精打采,像圣劳伦斯河水在此处的颜色,灰暗的蓝。

次日启程前,去打卡风车,岛上唯一的封面。风车前搞了一下怪,扮演了唐吉可德,庄主就是托波索之达辛妮娅,好长的名字。


Day 7, June 26, Isle-aux-Coudres to Quebec City,138公路,125公里
圣保罗镇
一直纳闷为何圣保罗小镇以艺术著名,到了才明白,夏龙湾犹如巴黎郊外的巴比松,饱满的色彩孕育巴比松画派,圣保罗招来魁北克风景画家。其主街圣约翰街上,九成都是画廊。

被这家门外几幅点彩技法的画召唤,进去一探究竟。Curator叫Brad, "叫我Brad Pitt”。家住酷的岛,我们头天晚上住在那儿。

"我们只收藏并卖唯一位画家,Cristo Jos, 他风格兼收并蓄,30多年前从西班牙来魁北克,画夏龙湾的山山水水,当然也画其他如肖像,现代派”。

"就是,难怪他的肖像有明显的西班牙味道”。

"你看这幅,两颗缠绕的树,Cristo带我去了他写生的地方,真有这两颗树”。

"Very symbolical, can tell the appreciations of inner libido”,

"Yes, very erotic”.

我凑近看了看价格,多少?下次讲……

PS: $3620, 有点贵。

圣安妮大教堂
圣安妮Basilica的银色双尖顶在无云的蓝天失去了透视感与距离,心中被平时压缩至潜意识的宗教情绪与那天在莽莽群山间的时空迷糊纷至沓来。圣安妮是耶稣的外婆,也是信众的外婆,到了外婆家,怎么也得进去坐坐。

作为加拿大五大主教圣殿之一,这座教堂很本土化。里面的Pew凳上雕刻有河狸,Moose,花窗Stained Glass还描绘了少见的建筑工人和矿工,与使徒圣人,帝王将相,教皇主教比肩。地面上马赛克镶嵌的七宗罪与七美德的图示,还有ram羝。柯林斯柱美丽的谷穗也被耶稣各时期的故事取代。

我还是最喜欢祭坛左侧,模仿乔托拜占庭风格的圣母子镶嵌画,文艺复兴的气息,在本土化中显摆着欧洲传承。

抬头可见祭坛上方的穹顶画。左圣母,右圣外婆,中间耶稣,耶稣上方,就是上帝,My God! 上帝果然是照他自己的形象造人,那么动物又是照谁的模样造的呢?

这些精致的绘画雕塑无非是宗教的世俗版本,偶像犹如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电视,现在的社交媒体,大众是不吃圣奥古斯丁们所创的精微的神学理论那一套的。这点上,宗教殊途同归。庙里随喜功德,教堂里点蜡烛。从前赎罪有赎罪券,进入天堂明码实价,童叟无欺。

毕竟是20世纪的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更强,拱券也从六字改为十字。外墙也不是中世纪的石头加火山灰混凝土,而是大理石压制的砖,看上去少了欧洲的厚重,但也不失现代感。恢弘美丽的新罗曼建筑。

芳堤娜之夜

很少有酒店盘踞在一个城市最耀眼的地方,为其注入灵魂,吸引人们在此逡巡嘻游,怀旧发呆。在此留影的人以为酒店是背景陪衬,而实际上,酒店很多时候比人更像主角——Hotel Frontenac,芳堤娜酒店,中文名字颇具贵族气息又明显女性化色彩,虽然其本意只是一个地名,新法兰西总督的姓的一部分。总督可是位纯爷们。

出发的第一站,也是回程最后一站。那天是下午,今天是夜里。白天我们受缚于日神的规矩;而夜属于酒神的迷醉与放纵,当然少不了缪斯和她们的音乐。

每次匆匆而过的魁北克老城,今晚可以放缓脚步,细心丈量。四百年,在欧洲只用来修坎特伯雷教堂、鲁昂教堂等超级大教堂。而在北美,我们用来收获了最古老的一座城市,她的街道,街道铺陈的cobblestones,cobblestones吸纳了四百年的脚步。我现在踩的这块看上去凹凸有致的石头,当年,某位国王的女儿哒哒的鞋跟也踩过。顺着古老的哒哒声,我们缓缓行至夜幕下的芳堤娜。

夜色中的圣劳伦斯河水透出青灰色,宁静而缓慢,丝毫不为岸上的人声鼎沸而动。河面有大小不一的船划过,在水面留下皱褶,曲折像刚才走过的小尚普林街道。芳堤娜这儿最热闹的也叫尚普林,他的塑像前的一块方形平台,杂技英才展示天才的宝地。大家伸长了脖子,等候英才们说得比演得多的瞬间,不时爆发出哗哗的掌声。不要钱的表演,你想咋的。他伫立在大天使之上,每天都这样注视着脚下欢乐的人群。慢慢地,新法兰西成了魁北克,成为加拿大。

我在离他不远的餐馆晚餐,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法式风情与法餐味。我用同样快乐的眼光注视着他——芳堤娜的第一居民,百多年前,诞生在一位泰坦尼克幸存者的手中,用与巴黎凯旋门同一产地的石灰岩。百年不孤独,因为有芳堤娜在侧。

但我们最爱还是沿河的阔大terrace木走廊。那儿才是芳堤娜应具的气质。在幽暗中尤显雍容,这种暗夜场景是用很多灯光内敛地营造出。她们摒弃那种直线条的通用灯光,明亮直白,一览无遗。犹如拉菲vs可乐。

但拉菲不仅漂亮,也醉人,也热辣,如拉丁。木廊上,不期而遇的弗拉明戈争先恐后地在一位年轻吉他手的挥洒下鱼贯而入至我们寻觅的双耳。初到一个城市,如果无法判定哪儿是downtown或centre ville, 只要有街头艺人,一定错不了。他们通常怀才不遇,如眼前这位演奏级水准的吉他手。在西班牙节奏的催动下,如果身体不为之律动,要么饿得动不了了,要么累得不能动。此时,不出所料,蛰伏多时的舞蹈精灵开始苏醒,夜色缭绕中,随着每一粒交待得饱满清晰的32分音符的结束乐句,乐与舞戛然而止,为今夜的芳堤娜平增妖娆旖旎。

一座城市的外貌改变得比人心还快。波德莱尔在他的"天鹅”里感叹。但四百年的魁北克或许是个例外,一百岁的芳堤娜更是。

Day 8, June 27, Quebec City to 家,138-136-40公路,278公里
趁记忆新鲜,细节尚存,不然就像远飞的鸟,终将飞出视线。码字是个体力活,下次也拍拍录录,不写了。

全程2958公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